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326篇
中国政治   278篇
政治理论   193篇
综合类   1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竑 《奋斗》2020,(3):8-10
《求是》杂志2020年第2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创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系统论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力量等问题,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时代意义》蕴涵着习近平同志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精准论述,以及结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正在积极推进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实践所作的严谨思考。它深刻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当年为思考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科学方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性文献,是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的一次建设性对话,其思想精髓对于我们今天自觉发挥历史唯物主义在改革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并通过实践进一步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内涵,从而不断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有着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尽管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立足费尔巴哈的自然唯物主义立场深刻地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也确实揭示了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的一些内在悖论,但由于此时缺乏应有的经济哲学的基础理论,他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市民社会的经济属性和经济规定,因而也还没有真正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理念。就此而言,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期只是"颠倒"而非"超越"了黑格尔哲学。重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思想史地位,对于准确把握青年马克思的思想脉络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科学发展观明确要求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讲求科学发展的科学精神,应用于解决当前中国人民所关注的“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或发展观的一个新创造,其特点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引入认识论。因此,各项工作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所讲的“以人为本”,吸收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但既不同于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提出的“以人为本”,又不同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以人为本”,这是体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它不同于“以神为本”,或它的变种,“以大自然为本”,实质是“以自然神为本”;不同于“以官为本”,或它的变种,“以权为本”、“以管理为本”;也不等同于“以钱为本”,或它的变种,“以生产为本”,“以GDP为本”。○“科学发展”是科学观。其核心是尊重和依靠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首先是尊重和依靠历史唯物主义所阐述的历史社会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价值观和科学观是统一的,两者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矛盾,要点就在于统筹处理价值观和科学观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要从价值观和科学观的统一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观点,无论是政治的上层建筑,还是思想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并且是竖立在这种基础之上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要求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要相适应地变革。同时,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6.
彭向华 《唯实》2003,(9):15-17
人类社会的发展到底是“经济决定“还是“人的解放“,这是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在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最终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关怀较好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张文喜 《理论探讨》2005,23(3):45-49
施米特基于对黑格尔哲学的解释和黑格尔哲学在实践方面可能导致的理性主义专政的历史效应去论断马克思的专政观,试图证明作为一种政治理念,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其最终的形而上学证明是建立在黑格尔的历史逻辑基础上的.施米特以偏激立论,只取黑格尔辩证法的一个要素--敌对辩证法,且通过一个流俗的列宁形象去审视所谓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真正力量.  相似文献   
8.
严世林 《中国律师》2007,(11):68-70
当前,许多地方为了发展地方工业经济,建设现代化城市,大批的征用农民的农业用地,土地矛盾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于土地这一不动产的占有和使用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高晓丽  赵得生 《学理论》2010,(22):45-46
当代经济学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逐步走进模型世界,一切都被精算化,人作为完整意义上的人的身影渐渐淡出了当代经济学视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改造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抽象个人主义倾向,将经济学视阈中"孤立的人"变成了"完整的人",对当代经济学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7,(11):28-29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条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这就是党章里所概括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它以简洁的表述,深刻地揭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涵盖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丰富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翘示”、“实事”和“实践”,突出的都是一个“实”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