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13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74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67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22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In public archives there are a number of hand-embroidered cloths worked by suffragettes incarcerated in Holloway Prison between 1911 and 1912. Denied political status, some of the embroiderers used the hunger strike as a political tool and were forcibly fed. In this paper the embroideries are reframed as material and discursive evidence of suffragette prison experiences. The material narratives of the embroidered cloths are traced, drawing on a dialogue between critical theory, material object enquiry, practice as research and the work of contemporary textile practitioners. Embroidering by suffragettes is explored as an embodied and situated ‘thread act’ that materialised the making of networks, the need for protection of the body and mind, the powers and dangers of boundary crossing, and proto-political thinking.  相似文献   
2.
有关保险诈骗罪的主体争议:冒名骗赔的行为应定性为保险诈骗罪;隐名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可以成为保险诈骗罪的主体;保险人、保险经纪人、保险代理人诈骗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应定性为诈骗罪。虚构保险标的的表现:虚构根本不存在的保险标的;恶意超额保险;恶意重复保险;虚构保险利益;将不合格的标的虚构为合格的保险标的;事后保险。内外勾结共同骗取保险金的行为应一律认定为职务侵占罪或者贪污罪。  相似文献   
3.
妨害公务罪的本质在于对国家权力的反抗.但其犯罪对象并非妨害公务的行为,而是行为所直接作用的人或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刑法对妨害公务犯罪对象的规定也不尽相同.该罪的犯罪对象应该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以及保障上述人员执行公务的物品,并且应以宪法规定为依据,充分考虑我国特殊国情,坚持司法统一原则界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4.
暂缓起诉制度通过适当扩大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来实现对轻型犯罪的疏导和分流,从而降低刑罚适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刑罚的教育和挽救功能,进而实现社会治安秩序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客体是一种多重构造体系,除涵盖知识产权处分客体(知识产权利益)以外,还存在知识产权支配客体(使用行为)与行为客体(抽象物)之分。就著作财产权而言,权利作用"焦点"的行为客体路径更多制造的是表述模糊的历史性概念,在权利边界的设定方式上难以限定,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著作财产权的权利作用"焦点"困境。著作财产权的支配权能并非指向独占之作品,而是限制他人对作品的某些使用行为。支配客体(使用行为)路径始终贯穿于著作财产权的权利作用"焦点"思路当中。在反思著作财产权的支配客体,对使用行为进行定性与价值判断时,应避免时下"合理使用"原则、"三步检验法"传统规则的价值偏向与闭合趋势。使用行为的"商业性"和"公开性"(即"公"、"私"区分)作为"合理使用"原则、"三步检验法"等使用行为定性及价值判断基准仍具有重要的补充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赵俊劳 《法律科学》2012,(2):95-103
我国《物权法》第117条将动产与不动产一并规定为用益物权的客体,但考察传统大陆法系各国确定用益物权客体的依据、范围及其演变可以看出:以动产为客体的用益物权——用益权、使用权,只是西方固有传统下的特有制度,因其与我国的风俗习惯不相符合,为我国近代的民事立法所不采。在我国已经实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动产为客体的用益物权不仅缺乏现实的存在基础,而且也没有未来的可能性。因此,应当删除我国《物权法》第117条关于动产作为用益物权客体的规定,以使用益物权的概念更为清晰、明确。  相似文献   
7.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vagueness, and the interpretativ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greements (IIAs) and develops a new normative framework for interpreting these treaties. It focuses on the historical embedding of investment protection as a means of facilita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upon its synthetic public law nature.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a teleological approach to interpretation imposes boundaries on the meaning of substantive IIA provisions. The article then elaborates how the transnational dimension of IIAs provides a benchmark, which is the level of protection offered to economic actors against interference by the state in countries with the highest rule of law standards. The article then shows how the resulting challenges of comparative public law could be addressed through the methodology of re‐ and pre‐statement of transnational uniform ‘principles’: sophisticated and detailed rules striking the proper balance between private economic interests and the public regulatory interest, so as to provide more legal certainty for both investors and host states.  相似文献   
8.
我国金融犯罪分类在理论上的争议主要是围绕对金融诈骗罪独立设节的必要性与合理性问题展开的,在明晰金融诈骗犯罪立法沿革背景下,基于对犯罪客体概念的重申和犯罪客体的犯罪化与犯罪分类机能的认知,我国金融诈骗犯罪独立设节虽然能突出国家对该类犯罪的重视,但是违背了我国以同类客体作为《刑法》分则章节设置的标准。从实然的法规范和应然的法体系视角来看,应将其纳入《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一节中;从应然的目的性视角来审视,未来《刑法》进行补正解释或将其纳入《财产犯罪》一章也许更具正当性与合理性,也是对我国国权主义刑法向民权主义刑法转变的有力回应。  相似文献   
9.
《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对刑事强制医疗制度进行了系统的程序规制,但在强制医疗对象范围上依然需要与其他部门法做好衔接,在一些具体程序规定上还有待进一步修正.刑事强制医疗属于实现社会防卫的保安处分措施.要实现这一法律功能,并兼顾人权保障的立法任务,需要合理界定强制医疗的对象范围,依据正当性标准完善其程序规定.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通常包括中国共产党、党的理论工作者、人民群众,而其客体是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指向的对象,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体系、思想观点、动力机制等诸方面。认真分析和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客体,必将有助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客体之间进行逻辑互动,从而有效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