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偏离·混血种·汉魂唐魄——读余光中的散文
引用本文:彭京宜.偏离·混血种·汉魂唐魄——读余光中的散文[J].新东方,2007(3):53-54.
作者姓名:彭京宜
作者单位:海南省行政学院院长、教授
摘    要:英国语言学家桑纳,曾倡导建立一套“诗歌语法”。他的用意不难理解:其一,已有的语法理论不能解释诗歌,不仅不能解释,而且还会使语法理论本身变得荒谬可笑,有点类似于“偷鸡不成蚀把米”。其二,诗歌的遣词造句并非没有规则,只不过它适用的是另一套规则,一套与已有语法规则不同的规则,一套尚未被人们重视并总结出来的规则。桑纳认为,“偏离”在“诗歌语法”中具有突出的意义,偏离选择规则,尤其是在有无生命间偏离,在具体抽象中偏离,应当是妙趣横生的主要源泉。另一位语言学家麦卡罗夫斯基似乎回应了桑纳的话,他认为,诗歌语言不是别的,就是对标准语规范的“故意的充满美感的扭曲”。

关 键 词:余光中  诗歌语言  语法理论  散文  混血  语言学家  遣词造句  语法规则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