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职务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与讯问突破对策
引用本文:赵素萍,赵飞.论职务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与讯问突破对策[J].中国检察官,2011(3):3-5.
作者姓名:赵素萍  赵飞
作者单位:1.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10003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经济侦查局,100035
摘    要:在刑事诉讼中,刑事案件的侦查过程实际上是对过往事物的回溯性认识过程,对犯罪嫌疑人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的认定是一个具体的判断。从人类的认识角度看,"眼见为实",终极意义上的证明是亲身观察的结果。对亲身经历过犯罪过程的犯罪行为人而言,其所经历的事实是终极的,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千百年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如此重要并被珍视。在现代法治精神和程序正义原则的约束与规制下,摒弃刑讯逼供的做法,如何从犯罪嫌疑人的内心获取信息?本专题的讨论中,不论是对犯罪嫌疑人心理防线的认知与把握,讯问突破口的选择与运用,讯问方法一"硬"一"软"、一"张"一"弛"的变化还是对讯问方法的科学猜想,都反映出我国法治进程中、刑事诉讼法修改背景下讯问观念的转变和讯问方法的科学化发展。

关 键 词:犯罪嫌疑人  讯问方法  心理防线  犯罪行为人  刑事诉讼法  职务  程序正义原则  现代法治精神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