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朱熹“格物致知”说历史演变及其学理价值
引用本文:蔡森成.朱熹“格物致知”说历史演变及其学理价值[J].福建理论学习,2007(2):44-47.
作者姓名:蔡森成
作者单位:漳州市委讲师团
摘    要:在我国绵延数千年的以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为显著特征的儒家文化中,还旁生着一种探究事物规律,穷尽自然性质的理论源流,这就是在先秦时期就已提出而在宋明时期发扬光大的“格物致知”论。一古籍《大学》最早提出了“格物致知”之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大学》经第一章)根据《大学》整体精神和儒学大要主旨,《大学》“经”文里的所格之“物”和所致之“知”,主要不是指自然事物和对

关 键 词:“格物致知”  学理价值  历史演变  朱熹  儒家文化  社会伦理  道德修养  事物规律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