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宋代何以有两位“包公”
引用本文:张军.宋代何以有两位“包公”[J].法人,2014(2):92-94.
作者姓名:张军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新闻系;
摘    要:正一些历史人物过分闪耀的光环注定会让其同时代的另一些人物失去亮度,宋代的赵汴恰恰扮演了这类没有亮度的角色——"包青天"的盛誉几乎让"赵青天"被人遗忘宋代的包青天包拯——其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清廉爱民形象早已名垂千古,然而与包拯同时代并且也有"青天"之称的另一位人物却鲜为人知,他就是《宋史》中与包拯合传的、人称赵青天的赵汴。赵汴(1008-1084),浙江衢州人。衢州悠久的历史和纯朴深厚的儒教传统,造就了这里人们耿介直诚的品性,也培育了这里一代又一代的存天地正气的杰

关 键 词:包拯  宋代  王安石  皇帝  枢密使  儒教传统  大学士  历史人物  浙江衢州  参知政事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