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拜读《新刑法理论与实践》一书,获益良多。一个特别的印象就是该书不仅是对新刑法典的简单注释,更多的融汇了作者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见解。该书由河北经贸大学柴振国教授及包委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刘远博士生等共同撰写。由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该书在体例、内容和文字上都有新的特点。在体例上,基本上按照新刑法典的体例进行编写,以便于读者结合新刑法典进行学习研究;在内容上,包括了从理论上对新刑法的研究和从立法意图上对新刑法条文的解释。尤其在理论上,作者在继承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比如,对犯罪对象的研…  相似文献   

2.
周雪光老师的《组织社会学十讲》一书,是国内研究组织问题的优秀社会学著作。本文作者在学习该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观察,分三部分对该书中几处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部分指出本书对组织现象的效率机制缺乏社会学角度的分析;第二部分就两个具体问题和周老师探讨,第三部分是作者根据该书的思路引发出来的具体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4):144-144
毕淑敏在2004年9月24日的《解放日报》上撰文《目标要趁早》指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没有自己的目标。我们常常把别人的期待当成了自己的目标。在孩童的时候,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你会渐渐地长大,无论别人的期望是怎样的美好,它也不属于你。  相似文献   

4.
周海荣博士的力作《国际侵权行为法》填补了我国国际侵权行为研究领域的这一空白,该书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出版,共36万字。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些富有创见性的新见解。第一,作者首次创造性地提出“国际侵权行为法”的新概念。作者在掌握大量资料和文献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法治研究》2006,(6):57-57
全国律协在《关于律师办理群体性案件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群体性案件通常有着较为复杂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原因,对国家、社会有着不容忽视和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律师办理群体性案件进行规范和指导。为此,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相似文献   

6.
刘彤海 《中国律师》2009,(11):83-85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法学家格兰特·吉尔莫出版了《契约的死亡》的专著,该书在欧美法学界引起轩然大波,由此引起了关于契约理论的探讨。有学者幽默地说:“契约已死亡,而契约法的教授还活着……”实际该书的名称与书的内容并不相符。该书内容是指契约理论的衰落,而不是指契约之死。就在吉尔莫《契约的死亡》出版10年之后,日本法学家内服贵出版了《契约的再生》的法学著作,这一死一生,可谓孪生姐妹篇。  相似文献   

7.
违法合同的效力在我国不同的法制阶段有不同的结论。本文从合同法发展的历史过程出发,对效力评价的不断进步与完善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结合新出台的《合同法》司法解释(二)有关合同法效力判定的内容,对导致合同无效的效力性强制性规范的认定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8.
原告甄先生于2004年初购得被告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知识产权法》,该书是1998年9月第1版2003年5月重排本第13次印刷。随后,原告写了《(知识产权法)校订手记》(以下简称《校订手记》),指出了该书中37处错误,并告知被告。2004年8月17日,原告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对《校订手记》进行了作品登记。2005年2月,原告发现被告使用其《校订手记》改正了原书的错误后再次出版发行,改正后的图书是2003年7月第1版2003年10月第3次印刷。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刚刚结束的由中国监狱学会与司法部监狱局联合举办的《监狱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不仅规格高,影响大,而且会议通过研讨,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不少有新意、有深度、有见地的见解、观.b‘和建议、设想,对我们深入贯彻《监狱法》,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此,中国监狱学会会长金鉴在其对这次会议的总结讲话中作了全面、系统的归纳和概括。本刊现以“观点综述”为题摘发于此,供各地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参考。(一)关干《监狱法》的性质与地位。有的指出:《监狱法》是我国刑事法律体系中相对独立的、起…  相似文献   

10.
唐云仁 《法制与社会》2011,(10):139-139
《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出台以来,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程序的规范大有进步。但在审判实践中,还需进一步完善。本文试就证据的层递性及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因证据的层递性,当事人必须在开庭前进行证据交换,提出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1.
美国法学家布莱克先生在《法律的运作行为》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也是该书的核心观点,即:“法律是政府的社会控制”。【1】季卫东先生阐释布莱克这一定义时指出:“这个定义有三层意思。首先,法是一种社会控制;其次,只有统治机关对公民的社会控制才可称之为法;第...  相似文献   

12.
劳剑 《检察风云》2012,(13):14-15
温家宝总理在最近发表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重要文章中指出,“要进一步推进招标投标管理改革。整合各部门分散设立的招投标市场,加快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招投标和公共资源交易市场,…要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依法严格规范招投标活动,严格禁止利用权力干预、操纵招投标活动。这要作为一条‘高压线’,谁碰就依法处理谁。”  相似文献   

13.
市场准入监管是外资银行监管的首要环节,本文主要对《外资银行管理条理》及其《实施细则》进行了论述,指出其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科技进步法(修订草案)》就修订发布的新《科技进步法》,从法律责任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该法中有关法律责任方面的制度规范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科技进步法》法律责任规范,提出了完善行政处分分级制、强化政府职责、强化财政资助单位法律责任等方面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监狱法》的颁布施行对完善我国刑事立法体系、规范监狱机关的执法行为、有效惩罚和改造罪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监狱法》的部分内容与当前的监狱工作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有必要适时进行修改完善。对此,本文结合《监狱法》的部分具体条款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周永坤先生的新著《法理学—全球视野》的特色与成就进行了评介 ,指出该书在一些法理学术范畴的提炼和知识的细化方面有一定突破。  相似文献   

17.
祁正元 《法制与社会》2011,(34):290-291
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是《行政处罚法》、《出境入境边防检查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确立的选择和实施行政处罚的重要行为准则。科学贯彻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是体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根本所在。要在边防行政处罚的实践过程中真正实现教育与处罚的结合,就必须在理论上要有确定的见解,在当前理论研究的分歧面前,有必要对其含义进行甄辩。  相似文献   

18.
《法学》1986,(1)
李光灿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论》(简称《刑法论》,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学术价值较高的刑法学论著。该书内容翔实,论证严密,资料丰富,不仅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建国三十年的刑事立法与刑事审判的基本经验,而且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法学原理对古今中外的刑法理论作了深入细致的比较分析,对一些素有争论的问题提出了有益的见解。读后有令人耳目  相似文献   

19.
古代侦察术     
韩一民 《江淮法治》2014,(24):38-38
正法医技术影响深刻在西周时代,中国开始利用人身损伤检验进行侦查破案。秦代,中国就已经有了较为专业的法医检验人员——令史和隶妾等,现存秦代的法医检验报告中有大量关于杀人、缢死人的检验记录,这些法医检验报告大都写得十分规范和周详。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本法医学专著——宋慈的《洗冤集录》。该书对各种死、伤现象都提出了科学的检验方法,深刻影响了我国宋以后历朝历代和周边国家。痕迹技术领先世界  相似文献   

20.
法律渊源是法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不仅仅对于法理学,法律渊源也是其他各法学学科的基础性概念。不了解法律渊源的概念,就无法形成对于具体法律形式的判断和运用。本文以《民法总则》颁布后国内几位法学家提出的“《民法总则》第10条赋予了习惯以新的法源地位”的观点为切入点,认为在中国法学界存在着对于法律渊源抑或“法源”概念的误用现象。这种观点将判例法国家的法源理论套用到了当代中国身上,混淆了法律渊源和规范渊源的区别。准确地讲,应该是“《民法总则》第10条赋予了习惯以规范渊源的地位,而非法源地位”。法律渊源就是“有效力的法律表现形式”,这一解释在国际社会是有其基本共识的;而这种“有效力的法律表现形式”在中国的宪法和《立法法》中有明确的规定。本文还针对以法律渊源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法律体系概念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规范体系”的概念,并对习惯、国家政策、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等等在规范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及其功能进行了分析。本文提出的规范体系概念及其建构的规范层次,对于中国法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