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府失灵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干预所产生的一种普遍现象.本文着重阐述了"政府失灵"问题产生的四方面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政府失灵论"对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正处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地方政府在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地方政府能力建设要以政府职能为内容,强化宏观公共管理职能,弱化政府微观管理职能;以服务型政府为标准,增强政府"回应性"和"顾客导向"价值观.提高地方政府执行力,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提高地方政府公信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提高人民群众满意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创新政府管理,建设创新型国家.  相似文献   

3.
Mall作为一个特殊的商业业态,具有多业态、多功能、多形式特征,它是一个以购物为切入点,集"吃、住、行、游、购、娱、健"为一体的消费中心.它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协调.政府行为适当与否,直接影响着Mall发展的规范性和健康度.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应该按照市场规律和中国国情对其行为进行合理的"取"与"舍",从而充分发挥政府"适当"行为的推动效应,避免其"失当"行为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和平建设的年代,政府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管好"钱袋子",福利国家是所有国家的必然选择,然而,预算的缺位或财政的腐败,引发我们思考到底如何更有效的配置公共财政资源。这也正是我国预算政治所面临的历史使命,使"税收国家"走向"预算国家",从"前预算时代"走向"预算时代",使预算政治走向规范化和正常化,人大预算监督、公民预算监督和一个有能力且负责任的透明政府是保证实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农村基层政府"再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国家"构建的视阈中,农村基层政府的产生是国家向农村社会汲取资源的历史性的需要,而现实中农村基层政府的存在合理性则来自于乡村社会对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因此面临着合法性危机和治理能力问题的乡镇政府必须通过革命性变革的政府"再造"完成从"汲取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模式的转变和功能的转换。而政府"再造"面临的主要困境是财政制度、行政管理体制、民意表达机制等方面的制度短缺或不足,因此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行政论坛》2015,(5):1-7
世界政治流行的理论和观念即话语权所支配的说法,并不能真实地体现很多国家的实际需要和真实面貌,甚至有很多国家深受其害,其中:"自由主义民主"便是这样一种支配性话语。世界政治需要替代性的话语,中国提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便是一种努力。从世界政治的大历史维度和大空间维度看,很多国家的成败与否都和国家能力、治理模式有关,而流行的"好制度""好政体"则成为发展中国家难以自拔的陷阱。中国正在建构的"有能力的有限政府",将"人民性"置于制度之中,是通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政治。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服务政府"思想是伴随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而逐步形成的创新性政治理论,其本质就是强调政府价值主体的人民性,在"服务政府"的政治前提、核心理念、制度保证、政府作风等方面构成了一系列系统论述,是中国当代"服务型政府"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先导.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  相似文献   

8.
基于整体性治理分析框架,对"宁海36条"政策的施行背景、动态演进和实现机制进行观察.研究显示,政策施行之前宁海县域治理呈现"碎片化",具体表现为政策出台分散化、政策执行碎片化、乡村公共服务缺失化、法治机制低效化和社会治理行政化.宁海县域治理的碎片化直接导致了宁海县乡村治理的濒临"失控",宁海县域治理重心下移至乡村".宁海36条"政策施行之后,通过县域层面对政策目标和执行手段的整合与调整,宁海县域内的治理层级、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机制、治理技术五方面均发生变革,宁海县域治理模式从"碎片化政府"转向"整体性政府".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说明了什么是地方立法,分析了当前地方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指出了法外"地方立法"与国家立法之间的微妙关系,并就国家与地方如何对待基层政府的"立法权"问题作了分析,认为国家应严格控制地方的立法权,地方政府也应掌握好立法权的度,应合法、合理地使用这一权力,以免与国家立法权发生冲突;最后,还指出了现行<立法法>在地方立法权的主体方面所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李尚颖 《学理论》2012,(32):20-2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公民社会的日益成长",善治"理念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开始积极探索我国政府的善治之路",善治"理念作为政府治理的最高目标,其根本特征就是通过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合作,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后,迅速工业化使其经济发展上取得了重大成功,成为当时"亚洲四小龙"之一,过去的20年中,在坚持"好政府"的原则下,新加坡政府在追求政府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其治理模式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善治政府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创新的驱动模式——地方政府干部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由地方政府推动的创新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风向标,地方政府创新的发展特征可以展现出这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和政治发展活力.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2007-2008"年度20个地方政府创新获奖项目为研究单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和分析地方政府干部对本地政府创新项目的认知和态度,从创新动因、创新动力和阻力、创新价值取向、创新的参与性和可持续性五个方面出发,得出研究结论:由地方政府推动的改革创新具有突出的"低风险取向",创新过程中公共参与不足,地方领导的"精英作用"和基层政策空间是推动地方政府创新的主体力量,创新的可持续性也主要取决于能否获得体制内的认可和支持.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为观察和判断中国政府改革和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信息.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现在要破除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小政府大社会"。这个观念从根本上是错的,走遍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是这个样子的。西方也不是"小政府",比如美国,已经被世界上公认为是"小政府",  相似文献   

13.
政府理性是经验的升华,也是秩序和制度安排的主观基础.县域落后地区的全面发展,不能依靠一厢情愿的政府"智慧"替代"理性".因此,有限政府的建立,是必然的执政创新所在.秩序、制度来源于客观的"自生自发",约束仅是手段,并非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服务型政府的思想基础、内涵特征和建设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三代领导人提出了许多建设服务型政府思想,这是研究服务型政府内涵、特征和对策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是为人民谋利的、集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的政府,政府必须表达和体现公众意志,必须优质高效地提供公共服务.社会主义国家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包括职能有限、依法行政、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诚信守责.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是"再造政府",为此,要强化依法行政力度,增强公职人员的服务意识;摈弃传统官僚制的消极影响,加强学习韦伯现代官僚制;不断完善体制制度,设计服务型政府的自组织机制.  相似文献   

15.
村民自治是由农民创造的,但其运作过程是在政府推动下进行的.政府推动村民自治在乡村社会全面铺开的同时,"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也同时凸现.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小康建设,是政府推动村民自治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选择是政府从政治推动到经济推动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政府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转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诺斯"国家悖论"所揭示的两难困境告诫我们在充分利用政府作用的同时,必须对行政权力的不当干预和政府失责的负面影响加以防范.我国已建立了初级市场经济并正在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是法治,现代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法治的确立.而法治下的政府应该是一个责任政府,我国要顺利实现市场经济的现代转型,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有效保护产权,就要建立责任政府.法治是责任政府不可或缺的制度保障,责任政府是法治理念在公共行政领域的体现.责任政府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国家必须确立的政治基础.责任政府需要一系列制度构架确保政府对人民责任关系的确立.责任政府制度构架的基本方面包括:政府责任规范体制、政府责任履行的评价制度和政府责任的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政府管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是一个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行政国家",它强调增加官僚行政部门的权力.因为其政府管理思想和政治制度密不可分,我们要了解其政府管理思想首先需要考察其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8.
政府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天然矛盾,决定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调整是一个长期过程。后发现代化国家的"身份和资源",决定了中国政府与社会关系变革的渐进模式。在"强政府与强社会"前提下,力争政府与社会关系调节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以及调节手段的科技化和信息化,无疑是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改革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9.
作为政府合法性的主要来源和前提条件之一,政府信任是民众对政府兑现以前所做承诺的信心和乐观态度,它体现为一种具有较强的心理暗示和心理预期的活动过程.政府信任在一次又一次从"承诺"到"兑现"过程中不断累积起来,政府信任生成路径从本质来说是"承诺"与"兑现"的互动和强化过程.根据实际产生时间可以将政府信任的生成路径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前生产阶段、生产阶段和再生产阶段.不同阶段中由于政府承诺与兑现出现脱节导致政府信任危机的出现.加强政府诚信建设需要针对每个阶段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策略,将政府科学合理做出承诺与严格兑现承诺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政府信任源源不断地生产和累积.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空间的兴起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构提供了重要动力,网络治理是顺应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应通过建设一个"强政府"和一个"强社会",做到"强强联合",共同合作、共同治理、共同应对社会发展中的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