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公证》2009,(10):4-4
2009年度全国法制新闻研讨会召开 以“法制传媒的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的2009年度全国法制新闻研讨会于8月17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司法部副部长、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会长张苏军在会上强调.法制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原则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增强主动性.必须做好创新与发展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2.
吴之如 《政府法制》2009,(19):23-23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处原处长陶建国,非法收受价值高达1485万元的巨额财物贿赂,却在法庭上辩称这是他“官商合一”的“经营所得”。  相似文献   

3.
法制新闻作为一种专业新闻,一方面它担负着新闻的职能,即传递信息,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与其他类型新闻不同的是,它还要挖掘新闻背后的法制思考,不能仅仅满足于案情介绍和判决结果的报道,同时还担负着普及法制知识的重任。本文借用《南方周末》邱兴华案报道为文本来解读法制新闻的特点和采写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监狱学刊》2002,(6):112-112
何家弘在《法制与新闻》2002年第1期上撰文《法制的价值取向》指出.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制传统之一是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强调对个人权利的保护,特别是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权利的保护。但“9·11”事件后,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将设立紧急军事法庭,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近日,《政府法制》多篇作品荣获第十届山西法制好新闻奖。其中,李玉忠的作品《公民社会不能奴才当道》荣获第十届山西法制好新闻报刊通讯言论类一等奖;王宏志、杨强、杨乐的作品《无怨无悔的事业》荣获第十届山西法制好新闻报刊通讯通讯类三等奖;杨强、杨乐的作品《将法制进行到底——记太原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原主任尹小龙》荣获第十届山西法制好新闻报刊通讯通讯类三等奖。  相似文献   

6.
赵中颉 《现代法学》2003,25(1):117-119
本文概述了新闻法制的现实社会背景,在此基础上,就新闻立法进行了一定深度的思考,既肯定现行新闻法规对新闻传播活动有一定的规范作用,但同时指出现行新闻法规不能完全有效地适应当代新闻传播活动,强调建立和完善新闻法制的条件已经成熟,呼吁尽快完善社会主义新闻法制。  相似文献   

7.
法制新闻作为一种专业性新闻,是以1980年《中国法制报》的创刊为标志的。1985年开始的向全体公民普及法律常识的活动,是中国向社会主义法制迈进的一个创举,同时也促进了法制新闻的快速发展。近20年来,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基本树立起了契约观念、诉讼观念、依法办事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法制新闻报道的内容也早已涉及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作为对这个现实进行反映的法制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形成了独特的媒介文化景观。目前的法制新闻报道与早期报道相比,出现了一些值得肯定的新特点,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法制新闻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产物。短短 2 0年 ,法制报刊如雨后春笋 ,法制新闻工作者队伍迅速发展 ,是全民法制教育的主力军。法制新闻已成为党的新闻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与之极不相称的是人才培养的滞后 ,由此而表现出 2 0年来层出不穷的新闻官司 ,法制新闻理论研究的空白等等。法制新闻是一门新兴学科 ,它处在法学与新闻学边缘的交叉地 ,亟需培养既懂法律又懂新闻兼及经济的复合型人才 ,改善现状 ,建设这门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9.
书讯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由最高法院李国光副院长主持编写。作者除最高法院的法官,还有著名民诉法学者。由中国法制出版社于2002年2月出版,全书49.5万字,定价39元。2.《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由最高法院民一庭撰写,中国法制出版社将于2002年3月出版。全书45万字,定价38元。3.《诉讼证据制度研究》曹建明主编88元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中英文对照)280元5.《WTO与中国的司法审判》(国家法官学院法官培训教材)曹建明主编30…  相似文献   

10.
独木 《政府法制》2009,(13):39-39
本刊讯 经中共山西省委政法委、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山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研究决定,对2007年度(第十四届)和2008年度(第十五届)山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新闻作品的获奖作者和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由《政府法制》杂志社推荐的《山西打击经济犯罪战果丰》与《女特警与灾区人民心连心》两篇文章分别获得报刊类优秀新闻作品2007年度三等奖和2008度二等奖。  相似文献   

11.
朱淳良  杨建 《中国司法鉴定》2009,(5):I0015-I0015
8月28日.浙江省人大法制委会、省人大内司委、省司法厅,联合举行了《浙江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胡虎林主持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奇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司法厅吴强军副厅长介绍司法鉴定工作情况和贯彻《条例》意见。省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钱中贤、省司法厅厅长赵光君以及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卫生厅、省保险监管局、省政府法制办等单位的代表出席了会议;新华社浙江分社、人民日报社浙江分社等21家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发布会。  相似文献   

12.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新闻侵权与新闻诉讼研究得比较多,而就新闻报道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切磋却并非多见.这不能不说新闻法制完整体系得以形成还欠缺着重要基石。从新闻采访、写作、编审到发表整个新闻报道过程中都需要具有良好的自我保护策略。为此,笔者研究了100起新闻纠纷,结合新闻司法工作实践拟以这个视角谈点个人浅见。 笔者曾发表过《略论“正面报道”与保护名誉权》一文.侧重谈了侵权构成与名誉权保护,本文侧重分析新闻报道中的纠纷症况,谈谈如何预防侵权与自我保护的法律策略。 一、新闻采访的自我保护法律策略 这些年来…  相似文献   

13.
在30多家公开发行的省级人大期刊,乃至法制类新闻期刊中,《法治与社会》是一朵奇葩。无论是人大期刊的市场化运作程度,还是策划的水准和可读性,都可圈可点。她以独特与权威的新闻品质,活泼而清爽的传播方式,盘活了机关刊的资源和品质,传递着民主法治精神和人们对社会的洞悉。  相似文献   

14.
陈倩 《中国司法》2012,(8):107-109
新闻侵权的产生是新闻事业发展的结果。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政府面对日益壮大的新闻媒体愈加“力不从心”,媒体自主性获得“新生”;而在市场经济中,无形的市场力量使媒体重心倾向以“星、性、腥”等“猎奇”内容来获得“注意力经济”。加之新闻时效性、客观性与新闻工作者主观意识的“不自主带入”性,新闻侵权案件日趋增多,媒体败诉率更是高达60%。2003年1月28日,《辽西晚报》在锦州“麻将案”中以“侵害杨某名誉权”为由败诉;2009年12月31日,李庄诉《中国青年报》及其记者名誉侵权一案也以媒体败诉告终。怎样规避新闻侵权?又怎样解除侵权对新闻媒体的困扰?鉴于不同类型新闻有其特殊的报道对象、特殊用语等,本文将从社会新闻和娱乐新闻出发对新闻侵权的潜在性表现作出具体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15.
当今的中国,随着经济高速发展,造就了一大批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据2011年《胡润财富报告》统计,中国拥有千万财富的人数高达96万,而亿万富翁数量也高达6万,分别比2010年增长9.7%和9.1%。  相似文献   

16.
廉立 《天津律师》2003,(3):48-49
2001年初,我与其他几位律师被聘为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法制纵横》节目的特约嘉宾。从此以后,我除了每天忙于律师业务以外,又多了一份责任,就是在电台为广大听众普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法制新闻有重要的、现实的积极价值:由于宣教目的的潜在性,可以有效消除受传者的逆反心理,在潜移默化中对公众实现法制宣教价值。同时,法制新闻还有另外三个积极价值:1.舆论监督价值;2.社会预警价值;3.法律服务价值。当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所致,法制新闻不免存在某些负面效应。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法制新闻在我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社会,法制新闻作为新闻自由的前沿阵地,同时也存在着与司法独立,公正的复杂博弈。而法制新闻报道究竟应当在当前法治社会的进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又该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公正之间是进,是退,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论述了论法制新闻的保护与规范。  相似文献   

19.
唐婷 《行政法制》2002,(5):39-39
从陈鲁豫在《凤凰早班车》里首创说新闻形式以来,国内新闻节目面貌为之一新。出现了像北京电视台的《元元说话》、湖南卫视的《晚问新闻》等说新闻形式的节目。说新闻电视节目以其和蔼可亲的面孔迅速赢得广大受众的亲睐,收视率颇高,于是便有人认为传统的播新闻将被说新闻这一节目形式所取代,而在我看来,说新闻与播新闻这两种节目形式各有千秋,并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天津律师》2005,(1):11-11
《中国律师》杂志主编刘桂明.天津日报高级记者吴学婵.天津日报高级记者江晓清、今晚报社会新闻部副主任周贵友,是战斗在法制战线上的新闻工作者。多年来.他们关心、重视.支持我市的律师事业,始终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撰写了大量反映时代脉搏.健康向上的律师题材好作品,热情讴歌了我市律师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向社会各界充分展示了我市律师的精神风貌.塑造了我市律师的良好社会形象,提高了我市律师的社会地位.扩大了我市律师的社会影响.为宣传我国的律师制度.宣传我市的律师工作作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