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汪丁丁 《乡音》2011,(12):11-12
在我面前摆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未来",44岁的时候再来讨论"未来",难免为这个题目罩上一层浓重的阴影。同时,也显得没有必要,人生行旅已经走过一半了,难道还不清楚"前途"吗?不错,人过中年还要讨论"未来",这是"过渡时期"的现象,它不属于美国或德国,它属于中国,属于一个正在徘徊中寻找自己处理生老病死教育就业医疗  相似文献   

2.
正杖头、布袋、提线是中国木偶界三大表演形式,扬州木偶是杖头木偶的主要传承地,它以"不是真人胜似真人"的艺术效果蜚声中外,以"让所有观众成为孩子"的艺术魅力使人童心未泯,以"博采众长、人偶同台"的艺术样式向世人证明木偶来源于中国。我们应该让扬州木偶风靡于大运河畔,也应该让它走出扬州、走遍全国,进一步走向世界,成为文化交流传播的  相似文献   

3.
韩山 《乡音》2021,(2):39-41
【人物名片】周淑英,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第九、十、十一届政协委员。剪纸,是一种源于民间的传统艺术。蔚县剪纸自成一派,堪称剪纸艺术中的奇葩,人常说"世界剪纸看中国,中国剪纸看蔚县"。周淑英,一位来自蔚县的普通农家女,用一双巧手创新继承蔚县剪纸艺术,使得这一民间技艺在传承中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4.
《天津政协公报》2013,(8):43-44
<正>戏剧门类的碰撞,不单是中国民族戏剧的碰撞,还有中西方戏剧艺术的碰撞,这种碰撞所导致的相互吸收、渗透和融合,也孕育出了新的表演艺术的胚胎,这就是中国的话剧。我国的话剧是从外国移植过来的,所以称"新剧",也称"文明戏"。它的引入渠道主要有两条,这两条渠道都是由天津人搭设起来的。一条渠道,是以上海为中心流行南方的话剧,通过李叔同创立的"春柳社",从日本间接移植到中国。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东  相似文献   

5.
张秀平 《青年论坛》2014,(4):145-148
"于正剧现象"的特征是"叫座不叫好"。这种类型的电视剧违背艺术真实的美学原则,文本中充满大量的虚假情节、虚假人物、虚假环境、虚假道具。既不符合直观真实或超现实真实,又不符合主观真实,更难以达到客观真实的美学高度,是一种典型的高碳艺术。大力开发符合艺术真实,特别是实现客观真实的低碳艺术,这是中国电视剧艺术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6.
杨静 《思想战线》2011,37(2):101-104
现代主义电影不断打破视听语言表达的种种禁忌和法则,确证了这门艺术语言创新的无限可能性。民族国家的现代主义电影实践,致力于探索能够表达其艺术趣味、文化传统和现实经验独特性的纯粹民族化的创新风格。《东邪西毒》是中国电影史上一次真正意义的"纯粹能指"的创新试验,它开拓了曾经被认为是不可能的电影语言表达的另一种可能性,创造出中国传统艺术写意审美效果和中国文化追求无穷意蕴的视听语言表达,用中国传统的叙事智慧改造了现代主义电影陌生化的叙事结构,以一种区别于西方的文化主体的姿态表达了中国文化独立的现代人文主题。  相似文献   

7.
王熙章 《传承》2009,(17):36-37
解放前,早期的中国电影大多受西方影响,20年代在中国银幕上也出现了一颗滑稽明星。他卓越的表演技巧和多方面的艺术才华,为萌芽时期的中国电影事业作出了可喜的贡献。这就是20年代扬名海外,被人誉为"东方卓别林"的周空空。  相似文献   

8.
田丰:我是中国最早写蝴蝶题材歌曲的人,之前还没有任何人有这方面的创作。这首歌写的是我的童年,表达了一代人比较纯洁的那种感情。我认为艺术应该是有一种内涵,一种思想的。《花蝴蝶》这首歌曲比较深刻、比较感人,我认为它是达到了这种标准的。它是民族的与现代东西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思想战线》杂志推出"艺术人类学探论"专栏,以冀推进这一新的、引起学界普遍关注的学术研究领域的建设与发展。论文作者均是在国内对作为一个人类学分支学科或者研究领域的艺术人类学有所观照的学者,不少人还是学有所成的青年才俊。他们或基于广泛而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8,(22)
正丹青溢彩,翰墨飘香,篆刻绘画之美经年不衰。一幅水墨画,画出两岸同心一家亲;一方中国印,刻出中国治理之道博大精深。两岸艺术家们用他们的作品,传递中国富强、文明复兴的时代最强音——11月8日到11日,不同艺术流派的两岸篆刻、书画名家汇集在台湾会馆,展出篆刻作品101方、书画作品上百幅,让来访者充分享受了一道精神盛宴。艺术如甘洌清泉,让人回味许久,就如同"余音缭绕,三日不绝"。艺术之魅力就在于它如同穿越时光与空间的一束光,许久照亮人们的心灵之地。  相似文献   

11.
刘强 《前沿》2008,(11):194-197
丑和荒诞艺术在西方发达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周来祥先生分析它的同时提出在中国应补上审丑、审荒诞教育这一课,有它的合理性。但丑和荒诞艺术在激发意志深化认识的同时对人的感性有一定危害性,特别一些无度的、极端的丑引起的分裂和变态观念是我们学习西方过程中必须警惕的。应注意在学习西方艺术的矛盾对立特征的同时认真发扬传统文化和谐统一的思想意识,只有这种艺术才有利于人的精神的和谐完满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以"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为立脚点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是关于人和人类世界的哲学,它是从广义人类学维度和哲学高度对于人和人类世界的把握,因而可以称之为人类学—哲学。这是一种关于每个人与一切人如何合理生存与健全发展的新哲学。它的从自然界出发的人与自然界的生态一体性原理;以"社会人"为本理解人和人类世界的一切问题以及人的自由解放原理;以人与自然界、人与人的"合理的物质变换"作为人类世界的最高生态价值的原理;以"每个人"与"一切人"的合理生存为根基的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公共人本主义价值立场等等,都是如何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界的合理关系的哲学原理,它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得到了全国人民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真心拥护,在国内外正在产生重大的影响。中国梦已经成为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一个强大的精神动力。围绕着精神家园构建这一主题,探讨"中国梦"的民族特点及其世界意义,从而认识到"中国梦"的民族特点在于它是中国人的家园之梦,"中国梦"的世界意义在于它能够给人类文明带来新理念。  相似文献   

14.
刚到澳门时,与人谈话常听到"土生"一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才明白"土生"是"土生葡人"的简称。这是澳门一个特殊的阶层,总数有一万多人。同是葡人,有土生,定然也有非土生了。诚哉斯言。这种严格意义上的葡人,一种是上面说的"土生",即葡萄牙占领澳门后葡人与中国人或与其他种族人士通婚所生的混血儿,以及长期或数代在澳门生活的葡人后裔。另一种是从葡萄牙本土来到澳门的葡人,如派到澳门的官员、技术人员、葡资企业管理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等。这一类人数更少,并且,到了一定的期限都要返回葡萄  相似文献   

15.
文泉杰 《传承》2009,(7):54-55
纳西古乐,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是纳西族人民在接受中原文明的影响下创建的艺术结晶。它以系统的音乐形式和独特的演奏方式吸引了众多到丽江的游客驻足欣赏,它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艺术的艺术场域与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和心理诉求。"诗意地栖居"是海德格尔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与民族艺术的追寻契合,是民族艺术的一种生态美蕴,更是民族艺术的一种审美臻境,也是构建中国梦的重要旨归,在逐渐"物化"的社会,为人类的精神家园点亮了一盏指明灯。  相似文献   

17.
于靖园 《小康》2012,(1):116-119
正斗牛,是西班牙标志性的文化。但如今它却面临逐渐消失的窘境如果你在2011年的12月3日那天来到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冲进你耳中的,很多都是类似"先抓牛角,才能擒住牛!"、"你成为了一头斗牛!"、"逃到栏外"这样的"斗牛语句"。这一天,西班牙斗牛艺术评论家安东尼奥·洛尔卡·拉莫斯、著名斗牛摄影师拉蒙·萨瓦萨等人正在举行一场有关斗牛保留与否的"论战"。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7,(26)
正1992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年。年初,邓小平南巡及其一系列讲话,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这一年,小平南巡的旋风席卷全中国,掀起了又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对于中国的文化艺术来说,这一年也发生了一件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大事件,跟随小平南巡的脚步,"中国广州·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这一年的十月在广州举行。与过往所有不同的艺术活  相似文献   

19.
说起上栗,人们也许首先想到的是烟花爆竹和煤窑。是的,昔日的上栗,主要以一"红"一"黑"为支柱产业,"红"即花炮,"黑"即煤炭,县内大小花炮、煤炭企业上千家,一直以来,上栗人都是以此为业。但事实上,上栗有的远不只是"红"与"黑",它还有风景秀丽的杨岐山,号称"地下艺术长廊"的孽龙洞,并且,上栗还是中共重要党史人物张国焘、中国著名音乐家喻宜萱的故乡,又号称"中国傩文化之乡"、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政》编辑部:贵刊今年第6期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对《中国民政》的封面、内容提出一些看法,对此,我的观点不尽相同。其一,有关封面。封面是一种艺术,艺术的风格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有些是让人一看就懂的,有些是让人久久回味的。我认为《中国民政》的封面有一种美感,使人耳目一新,至于它表达什么意念、何种情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再说,甜瓜香菜,各人所爱。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有可能其他人喜欢,这是新闻、文学、美术、戏剧等常有的事,刊物封面也不例外。其二,有关内容。“来信”对1994年以来《中国民政》的内容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