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需要信仰的支撑,信仰使对真、善、美的终极追求变成了现实可能。对道德的信仰能够调动领导干部的道德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道德信仰是领导干部的清廉之魂。在建设"法治中国"背景下,道德信仰是法治建设的根基,领导干部道德信仰为"法治中国"导引方向,为"法治中国"提供工具理性,是"法治中国"不竭的动力源泉。培育领导干部的道德信仰的基本理路是要构建主体、介体和环体三向维度,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2.
浩然正气是革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外在表现,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史上,有许多革命前辈做到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堪称道德楷模.他们的浩然正气不仅彪炳千古,而且足以成为今天加强道德建设的生动教材,成为每位公民,特别是每位共产党员的学习榜样.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改革及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勇于担当、敢为人先、不懈奋斗的革命担当精神,习近平新时代革命担当精神是对这一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这一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志气、底气、勇气、锐气。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具有革命担当的志气,这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具有革命担当的底气,这源于站在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具有革命担当的勇气,这源于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具有革命担当的锐气,这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而卓越的奋斗与抗争。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要发扬革命担当精神,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4.
正"诗言志,歌咏言。"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家用生命书写的诗词,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诗词中展现出来的坚定信仰,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担当的精神,铸就了革命文化的底蕴,丰富了革命文化的内涵,是激励党和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在四年以前,我就拜读了由教育部(原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中国传统道德》丛书,现在又拜读了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另一套丛书《中国革命道德》。江泽民同志在题词中写道:“弘扬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道德传统,吸取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就。努力创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前一套书由李岚清同志和张岱年先生任顾问、朱开轩同志任编委会主任,后一套书由陈至立同志任编委会主任,两套书均由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教授任总主编。我认为这两套书的出版是我国理论界和教育界的一件大事,这两套书  相似文献   

6.
成春梅 《世纪桥》2014,(10):11-12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教育,在近代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斗争历史中,特别是从革命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公众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方法。革命纪念馆开设党史讲堂,充分挖掘和利用党史资源,大力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把先辈们崇高的思想品德和忘我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宣言》的核心问题意识是面向全世界的,其诞生时代的矛盾具有双重性,一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有产者与无产者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二是国际间的竞争性矛盾与压迫性矛盾。《共产党宣言》很快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而首个完整中译本的产生过程则表明信仰和国际间思想文化交流及国际援助的重要性。《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打下人才与理论基础,有助于革命者形成革命信仰,探寻革命路径,拥有国际视野。在此过程中,中国革命逐渐具备了信仰坚定、理想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特质,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自我革命精神的理论渊源,党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是自我革命精神的实践基础。自我革命精神是党的政治品格和使命情怀的表现,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也是党不断发展壮大、永葆活力的途径,体现着自我革命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坚持人民立场和共产主义信仰,秉持自身的初心与使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有着优良的传统和独有的精神谱系,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自我革命精神的内在动因和生成机制。在此基础上,要从方向保障、内源驱动、实践运行、路径支撑、组织氛围、协同运转六个方面探索系统架构自我革命长效机制的途径,并要坚持民主集中制、推进法规制度落实、强化党外监督、持续整治“四风”,从而为这一长效机制的运行构建相应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修身治国"是儒家学说中底蕴深厚的文化现象,历代儒家都把崇高的道德信仰作为实现人生价值和达到人格完善的重要手段,并建立了比较系统的伦理思想。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毛泽东同志从儒家伦理中撷取了大量的思想资源,结合党的思想建设进行批判、吸收和发扬,形成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大公无私"为价值取向,以"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基本方法,以"共产主义先进模范"为崇高追求的道德信仰理论。  相似文献   

10.
"列宁符号"是指中共运用列宁名字、肖像、忌日等象征来对一些具有重要革命意义的时间、空间、生活物品等进行建构装点的政治符号产品。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借助"列宁符号"的时间建构与传播,树立中国革命形象、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指导中国革命实践、进行中国革命动员;借助"列宁符号"的空间建构与传播,推进中共革命社会化、进行中共革命教育、传播中共革命理念;借助"列宁符号"的生活建构与传播,传播中共革命象征、促进中共革命认同、传播中共革命信仰。通过革命领袖进行革命符号装点的做法,使得中共革命成果马克思主义化,借助"列宁符号"时间化、空间化、生活化的物质载体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今后中共政治符号建设提供了诸多启迪。  相似文献   

11.
《党史文汇》2002,(8):2-3
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上,共产党人和信仰共产主义的先进分子们的高尚情操与革命气节,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壮丽奇观。近年来,党中央多次强调,一定要保持和发扬这种光荣的传统。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大力加强革命气节教育,是新形势下一项重要的思想政治建设。”这是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重视和发扬革命气节是理所当然的。这是党的阶级性质和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但在当前条件下强调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否真正树立、…  相似文献   

12.
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必须学习和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在井冈山革命"摇篮"中重温中国共产党人使命"初心"。本文从重温革命"摇篮"里厚重的峥嵘岁月、不朽的信仰力量、高贵的精神气质、伟大的人民之魂、光辉的人性之美等五个方面来论证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相似文献   

13.
当前面临着复杂的党情国情世情,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净化政治生态的关键还在于共产党人的自我革命。共产党人的自我革命,是在自身应然与实然的矛盾和张力的推动下,通过建设实践增强四个信心、通过理论学习坚定意志信仰、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采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方法和慎独自省的道德修养等方式,针对自身(包括个人和集体)有意识地进行文化(生存状态)的创新和超越,从自在到自觉地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的德育观包含许多富有远见的德育思想和主张,展现了他从革命和国家角度思考国民道德及其教育问题,反映了他重视推进国民性改造。他的德育观为当时和后来的革命奠定了一定的思想文化道德基础。孙中山关于德育的种种观点及其影响对当今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德治国和公民道德建设都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上,共产党人和信仰共产主义的先进分子们的高尚情操与革命气节,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壮丽奇观。近年来,党中央多次强调,一定要保持和发扬这种光荣的传统。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大力加强革命气节教育,是新形势下一项重要的思想政治建设。”这是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重视和发扬革命气节是理所当然的。这是党的阶级性质和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但在当前条件下强调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否真正树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革命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一体同源。它发端于党坚持真理信仰初心使命的确立,孕育生成于党坚守初心、践行初心的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的百年锻造,是党的光荣传统内外精神品格与精神品质的有机统一。其铸就的路径在于:顺应时代潮流,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革命性政治本色,坚持正确对待“变”与“不变”的辩证思维,以始终保持大党革命信仰初心不改为追求,以始终保持大党革命理想信念不灭为支撑,以始终保持大党革命纪律挺立不败为保障,以始终保持大党革命使命担当不停为进路,以始终保持大党自我革命不止为品格,以始终保持大党人民至上情怀不变为旨归。中国共产党在实事求是解决自身存在问题与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历史演进中引领和凝聚人民力量,铸就起百年大党内在坚强的革命精神,永葆蓬勃朝气和强大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党不但占得了革命制高点,还占得了道德制高点,实现了用道德建设支撑革命实践,以革命实践促发道德建设.党在道德伦理的破旧立新上取得显著成效,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形成了新的革命道德,既完成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使命,又实现了新道德伦理的重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道德建设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片英雄的土地,一部红色的传奇. 每到节假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游人如织,人们在此重温那段峥嵘史诗,汲取信仰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要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19.
<正>叶剑英的一生,经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他始终站在历史发展潮流前列,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推动历史前进,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建立不朽历史功绩。中国革命的亲历者、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之一,长期战斗在艰巨斗争第一线从民主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典范。叶剑英从参加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严峻  相似文献   

20.
革命文化是树立文化自信的三大来源之一。通过了解革命文化的具体内涵,传播革命文化的优秀精神,建立起对革命文化的集体记忆,有利于人们更好的继承革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本文论述了革命文化的结构和特点。第一,革命文化由展现文化脉络的革命历史为基础,包含了指导革命实践成功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凝聚在革命事业中的坚定信仰和优秀精神、体现革命理念的文学艺术成就等内容。第二,革命文化的特点在于引入现代社会科学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延续自身文化的同时带领中华文化走向现代化,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为中华文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