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使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交通事故的致伤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探讨MSCT在分析交通事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例交通事故为对象,运用MSCT平扫、三维重建技术以及心脏穿刺造影技术对尸体进行全面检查,结合尸表检查分析交通伤形成机制等特点。结果案例1 MSCT结合心脏穿刺造影,发现死者右心破裂,死亡原因为交通事故挤压胸部致右心破裂、心脏压塞。案例2 MSCT发现左侧躯干部损伤引起脾破裂、腹腔出血,死亡原因为失血合并创伤性休克。结论 MSCT对于骨骼损伤、软组织损伤、血液改变均具有良好的观察效果,MSCT平扫结合心脏造影有助于诊断心血管系统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创伤性膈肌破裂多有合并伤 ,病情较重 ,易漏诊而形成迟发性膈疝 ,给法医学鉴定增加难度。收集并整理我市 1980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间 38例创伤性膈肌破裂的鉴定资料 ,对此进行了分析 ,结果供同仁参考。1 案例资料男性 33例 ,女性 5例。年龄 7~ 6 8岁 ,其中 2 0~4 0岁 31例 ,占 81 6 %。1 1 创伤情况开放性损伤 17例 ,其中锐器刺伤 15例 ,枪击伤 1例 ,电弧击穿伤 1例。闭合性损伤 2 1例 ,其中车祸 13例 ,坠落伤 3例 ,拳脚伤、墙屋倒塌压伤各 2例 ,砖块击伤 1例。胸部损伤 2 0例 ,腹部损伤 11例 ,胸腹部同时受伤 7例。发生在左侧 2 8例…  相似文献   

3.
周亦武  刘良  王博维 《证据科学》1998,5(4):188-189
徒手伤引起颈部血管破裂而出血死亡的案例较为少见,现报道2例,其中一例为外伤后迟发性出血致死.  相似文献   

4.
胡家伟 《刑事技术》2003,(Z1):52-53
火场中的尸体大多被燃烧,而判断生前还是死后烧伤,对火场命案性质的认定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对152例火场尸体检验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鉴定生前死后烧伤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供同行参考。1尸检资料性别年龄152例中男80例,女72例,男女比例为1.1∶1;年龄在8~68岁,其中20~40岁者102例占67.11%。死亡原因152例中生前烧死有109例,颅脑损伤死亡21例,大失血死亡6例,扼、勒颈部致窒息及高坠死亡各4例,有机磷中毒、自缢及电击死亡各1例,死因不明5例。损伤检验109例生前烧死的尸体上检见局部皮肤烧伤边缘组织有红肿征象的71例,其中检见有“闭眼反应”…  相似文献   

5.
《刑事技术》2006,(6):65-68
法医检验与鉴定9种介质上滴落状血迹的模拟实验研究和应用1:7荧光标记短片段STR复合扩增系统的法医学应用研究1:11骨折法医鉴定中多层螺旋CT(MSCT)重建技术的应用分析1:19罕见的自勒死亡1例1:10颈髓完全性断离存活10余小时1例1:18现场遗留的口罩作出DNA破案1例1:21颅骨上工具痕迹检验3例1:54法医活体损伤鉴定中观察急性血肿CT显示不同密度改变的原因分析1:55 95例被奸幼女外阴损伤检验1:56冠心病猝死100例小冠状动脉法医病理形态学观察1:57虐待伤致死1例1:58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并发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1:60多处致命伤先后顺序认定1例1:61…  相似文献   

6.
王旭  张爱平 《证据科学》1999,6(3):110-113
目的 探讨外伤后不同类型视网膜脱离的损伤参与度。方法 对23例我室检验的眼外伤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穿通伤占26%,钝挫伤占70%(其中钝挫破裂伤占25%,单纯钝挫伤75%),无明确外伤吏占4%。单纯钝挫伤后发生视网膜离眼均有不匠屈光不正,其中=6.00DS以上的高度近视眼占58%,外伤后视网膜脱离损伤参与度的评定为:眼球穿通伤(主要是眼球后段的穿通伤)及钝挫破裂伤后  相似文献   

7.
我们查阅37例颈椎损伤死亡案例的住院病历和尸检资料,逐项统计填表,进行整理分析,其结果如下。资料分析一般资料37例中,男性34例,女性3例,年龄在15~72岁之间。有17例伤后经住院无效死亡,在其治疗过程中均拍颈椎正侧位X线片,其中10例做了颈椎体层摄影,8例配合做颈椎CT;18例在伤后1小时左右死亡,未能及时救治;2例发现时已死亡。35例均有明确外伤史;另2例经检验证实颈部确有损伤。37例中仅有4例因本人造成意外损伤未做尸体解剖外,其余均因提起诉讼做了系统解剖及颈椎解剖。致伤原因交通事故致伤11例,坠落致伤7例,徒手、木棒…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中骨盆骨折的特点及成伤机制。方法收集65例发生骨盆骨折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对骨盆骨折的部位、特点、成伤机制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5例骨盆骨折案例中,骶髂关节脱位38例,且多合并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骨折;耻骨、坐骨、髋臼骨折主要以线性骨折为主,骶尾骨骨折以粉碎性骨折多见;合并盆腔软组织损伤54例,盆腔器官损伤8例,腹腔器官损伤44例。骨盆环损伤类型中,分离型32例,占49.23%;其次是压缩型,占26.15%;垂直型最少,仅1例,占1.54%。结论细致、全面地检验尸体,确定骨盆骨折类型,有助于分析成伤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进行颈部血管破裂伤伤情鉴定时的条款适用。方法 收集本鉴定中心于1986—2020年期间受理的256例涉及颈部血管破裂的伤情鉴定案例(219例行法医病理解剖,37例行法医临床检验),解剖案例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验伤案例则严格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重新确定条款适用。结果 颈部血管破裂致死类型及其破裂部位(单、双侧)、破裂程度(完全或部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静脉破裂与动脉破裂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年龄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临床救治、案例实证、应用实践分析,建议颈内动脉、颈内静脉破裂评定为重伤二级,颈外动脉破裂评定为轻伤一级,颈外静脉、椎动脉破裂评定为轻伤二级。  相似文献   

10.
利用锐器致伤死亡的自杀案件 ,由于尸体上有明显损伤 ,现场有大量血迹 ,极易引起人们的质疑。掌握锐器致伤死亡自杀案的特点 ,对于确定案件性质十分重要。本文作者收集近 5年间本地区所检验的 9例锐器致伤死亡的自杀案例资料 ,就其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供同行参考。1 案例资料1 1 一般资料9例锐器致伤死亡自杀案资料来源于本区 1997年至 2 0 0 1年间法医检验案例 ,其中自伤直接导致死亡 7例 ,自伤未死再自缢、服毒死亡各 1例。死者男性 7例 ,女性 2例 ;年龄 2 4~ 6 2岁 ,其中 4 0岁以上者 7例。 7例因失恋、离异、夫妻不和等自杀 ,其中5例…  相似文献   

11.
作者在办案中,发现3例霰弹枪弹壳射入颅内致人死亡的案件.通过现场勘查、法医学检验,对其发生机制、弹创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刑事技术》2005,(6):61-63
法医检验与鉴定1例呈俯卧位悬吊致人死亡的原因分析1:8北京汉族人群三个Y染色体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1:15天津汉族人群12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1:19武汉汉族4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调查1:27眼眶内侧壁骨折的法医临床检验1:30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猝死2例1:40临床法医学鉴定损伤系数的研究及展望1:41 4例诈伤的法医学鉴定1:45 36例杀人后自杀案件的分析1:47法医鉴定纠纷的产生及防范1:52多种方式自杀1例1:55 38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法医学分析1:56脚踢腹部致小肠破裂2例1:57 6例自杀性犯罪分析1:58广东省瑶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的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死亡案例特点,为今后此类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上海市2005--2008年间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死亡案例18例,从案件的性质、损伤机制及特征等方面,总结此类案件的法医学特点。结果18例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死者,年龄在21~55岁。其中,自杀14例,意外4例;颅脑损伤死亡14例,创伤性休克死亡4例。损伤以撞击、摔跌伤为主,部分存在碾压伤。结论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所致损伤具有其特征性,案件性质主要为自杀,部分为偶然的意外事件,具有可防范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致死性道路交通事故中肋骨骨折特点和成伤机制。方法收集交通事故死亡伴肋骨骨折案例共130例,对其一般情况、体表损伤、胸部损伤以及肋骨骨折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案例中男性占72.31%,男女比例2.61:1;第1~3肋及第8~10肋常见骨折。多根多段肋骨骨折60例,占46.15%。有81例肋骨骨折断端刺破胸膜,占62.31%。结论在致死性道路交通事故案例中,肋骨骨折多由混合性暴力作用所致,常见多根多段肋骨骨折,并容易造成血胸和肺破裂。对于致死性交通事故案例,有必要进行全面系统尸体解剖检验。  相似文献   

15.
骨筋膜室综合征常发生在前臂及小腿,多因挤压伤、肢体血管损伤、石膏或夹板固定不当、骨折等形成,鲜见有霰弹伤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报道。笔者在实践中检验鉴定1例,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牛某,男,64岁。2005年6月11日凌晨4时许在多人斗殴过程中,双小腿遭受霰弹伤。伤后双小腿剧  相似文献   

16.
在法医学实践中,多发伤是指在同一现场因同一事件造成同一人身体有三处(种)或者三处(种)以上的损伤。造成多发伤,往往参与人员多,现场破坏严重,致伤工具多样,作案方式复杂,办案单位大都要求法医学鉴定人通过检验鉴定致伤物、损伤、死亡或伤残三者之间因果关系,以区分有关人员的责任。这不仅涉及案件的侦查方向和对犯罪事实的具体认定,而且直接影响到各个案犯的定罪和量刑。对此,笔者对此类损伤的原因、分类和检验及鉴定的注意事项作一介绍,供广大法医工作者参考。一、多发伤的致伤原因1.交通事故多见于汽车事故。如车体碰撞…  相似文献   

17.
附加伤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实施杀人过程中,出于某种心理的需求,在被害人濒死期或死亡之后,又在被害人身上附加实施的损伤。本文收集已破获的48例有附加伤的杀人案进行分析,以探求附加伤的种类、特点及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痕迹。1案例资料1.1案件性质48例中,仇杀9例、强奸杀人9例、奸情杀人12例、抢劫杀人7人、绑架杀人2例、经济纠纷杀人3例、同性恋杀人2例、杀人灭口2例、变态杀人2例。1.2被害人情况见表1。表1被害人年龄、性别分布年龄(岁)男女合计10~18 1 9 1018~35 14 12 2635~45 3 3 645~5 1 6合计23 25 481.3附加伤种类48例被害人中碎尸11例…  相似文献   

18.
外伤后视网膜脱离损伤参与度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后不同类型视网膜脱离的损伤参与度。方法 对23 例我室检验的眼外伤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穿通伤占26 % , 钝挫伤占70 % ( 其中钝挫破裂伤占25 % , 单纯钝挫伤占75 % ) , 无明确外伤史占4 % 。单纯钝挫伤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眼均有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 其中- 6-00DS以上的高度近视眼占58 % 。外伤后视网膜脱离损伤参与度的评定为:眼球穿通伤( 主要是眼球后段的穿通伤) 及钝挫破裂伤后发生视网膜脱离, 其损伤参与度为100 % ; 锯齿缘离断的损伤参与度为75 % ; 伤病共存的损伤参与度为25 % ~50 % ; 原有眼底视网膜、玻璃体变性,外伤为辅助或诱发因素时, 损伤参与度为12-5 % ~25% ; 眼部无明确外伤史者损伤参与度为0 % 。结论 外伤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与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玻璃体发生退行性改变有关。损伤参与度的评定有助于损伤事件的性质分析和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二次损伤致死的法医学鉴定思路和要点。方法收集17例道路交通事故二次损伤致死的案例,通过事故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收集交通事故发生的基本信息以及损伤分布、性质等资料。根据收集的信息,重建事故发生过程,明确死者的致伤过程,分析损伤的致伤方式和机制、损伤的严重程度,判断属生前伤抑或死后伤,明确死者的死亡原因。结果道路交通事故二次损伤致死案例存在损伤严重,多发伤与复合伤常见,生前伤、濒死伤与死后伤并存,致伤方式多样,致伤机制复杂,甚至多次损伤相互掩盖等特点。结论道路交通事故二次损伤致死的法医学鉴定需结合事故现场勘验、尸体检验等综合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20.
徒手斗殴多见于治安事件,大部分案例造成轻伤或重伤,较少案例可造成死亡。笔者近年检验了24例徒手致死案例的死者,现就其资料和有关问题讨论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案例男性21例,女性3例,男女比例为7:1。起因多为口角纠纷,共21例(88%),寻衅斗殴2例,过失1例。死者年龄多在18~40岁(18例,占75%)。伤后经过抢救者13例(54%),死亡多在伤后24小时内,共21例(88%)。经尸表及解剖检验,均排除了非拳脚因素致死。其死因有颅脑损伤12例,心脏挫伤5例,肝脾破裂7例。讨论徒手斗殴造成的损伤,由于受力的部位不同,造成人体的损伤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