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美国行政统计署1996年初的统计报告:1995年全年,美国联邦各级法院共受理民事案件236.567起,而法院仅对其中的7541起作出了判决(421起由陪审团作出判决,3330起由职业法官判决).其余的案件都是通过当事人和解而结案的。也就是说,在1995年联邦各级法院受理的案件中,96.8%的案件没有得到法院的正式判决,而是由当事人的和解结束了诉讼。和解已经成为了诉讼当事人十分愿意选择的解决纠纷的方式。所以出现这样的趋势,首先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事实表明,在民事诉讼中——特别是在涉及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中,原告比被告更倾向于通…  相似文献   

2.
也论当事人举证与人民法院查证之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众所周知,现代法治国家,就民事诉讼而言,皆采证据裁判主义。因此,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以及裁判的最终作出,均须以证据作为基础,证据在整个民事诉讼中居于核心地位已经成为不容置疑之事实。与此同时,又因民事诉讼之目的在于解决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民...  相似文献   

3.
民事争议的特性决定了民事诉讼应当更多地体现民事主体的主导性,反映私法自治的原则。私法自治和当事人的主导在民事中就具体化为民事诉讼契约化。作为国家司法机关的法院应该更多地成为契约自由的消极保护人,民事诉讼也应更多地依赖于当事人的意志,尊重当事人的意志。  相似文献   

4.
从实质意义上讲,民事诉讼始于管辖。任何当事人提起的民事诉讼,均应当向某一个具体的法院提出,当事人起诉权和其他诉讼权利的实现在确定由某一具体法院审理之前,都  相似文献   

5.
金磊  高珊 《天津律师》2005,(3):35-37
管辖在民事诉讼中是一个既重要又敏感的问题。任何当事人起诉,均须向某一具体法院提出。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管辖比较混乱,一方面是当事人希望在自己熟悉或方便的法院起诉.另一方面是各地法院争抢案源。尽管对管辖制度的研究已经很深入.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很多学者也提出了不少的真知灼见.然而却很少有学者从管辖这一民事诉讼程序本应具有的程序价值进行分析。本文拟从受管辖影响最大的当事人角度用程序价值对我国管辖制度进行分析.对我国民事诉讼管辖制度的完善提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6.
目次一、“分权而治、协同诉讼”:以促进主体间对话、沟通为内容之诉讼构造的理论构建二、当事人之间平等对话:作为形成裁判资料基础的对话机制三、当事人与法院之间互动式的对话:创造具有“亲和性”和“易于理解”的诉讼空间民事诉讼构造,是指以一定的诉讼目的为根据,以诉讼权限配置为基本要素,所形成的法院、当事人三方之间的诉讼地位和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讲,民事诉讼构造的基本内容,是反映了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最主要的诉讼主体——法院与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即在诉讼中权利义务的配置关系。上述对民事诉讼构造的定义,存在两组权限配置关系:一是法院与当事人的  相似文献   

7.
浅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刘德良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涵义及其特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是指因犯罪行为所产生的民事权利义务纠纷,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或应诉,并受法院裁判或调解协议拘束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理解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时...  相似文献   

8.
论法官主动与被动的平衡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年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的讨论中,强化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弱化法院职权,建构“约束性辩论原则”的呼声似乎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1〕实务界对此也予以一定程度的呼应。这一改革趋向被认为是民事诉讼的必然要求:既然民事诉讼以解决平等主体间的纠纷为目的,私法自治原则在民事  相似文献   

9.
为履行生效判决而达成的协议是否可以提起诉讼?对此,笔者的观点如下,供商榷: 1.关于“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具体判断。 民事诉讼的“一事不再理”是指当事人不得就已经判决的案件再向法院起诉,法院也不得重复受理当事人已经诉至法院的案件。但如何判断这两种情况,正如文章所提出的问题,即如何判断当事人的前诉与后诉是否同一。  相似文献   

10.
法院与当事人诉讼角色定位之机理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力 《现代法学》2001,23(6):106-113
民事诉讼是以解决纠纷为目的的活动。在诉讼过程中 ,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彼此在诉讼中的地位 ,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民事诉讼的体制性问题。如何调整法院与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诉讼关系 ,是每一个国家民事诉讼法必须解决并加以规定的基本内容。民事诉讼的辩论原则、处分原则以及诚实信用原则 ,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法院与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辩论原则在形成法院裁判的基础方面起着调节作用 ;而处分原则在程序的进行、权利的处置等方面的支配权进行分配 ;诚实信用原则则在均衡并促成法院与当事人协同诉讼方面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