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假冒商品甚多,对消费者危害非浅。同时,假,又与经济合同结缘,造成恶果累累,笔者根据对一些企业经济纠纷的调查,拟就经济领域中各种“假”的形态,造成“假”的原因及以法治“假”等问题作点剖析和探讨。目前,“三角债”是我国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之一。形成“三角债”的原因很多,但“假”是重要的一条。其主要表现为:1.假法人,非法经营。探究纠纷当事人签订经济合同时的主体性质,有的不是法人却冒充法人;有的法人资格已被撤销,却以法人名义进行民事活动;个体户、个人承包户等也以法人名义从事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2.
法人犯罪若干问题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认为,法人犯罪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惩罚法人犯罪对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重要意义。作者在评述否定法人犯罪观点时,强调应冲破自然人犯罪的传统理论羁绊,从法人是个社会有机体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法人犯罪的特殊规律。在论证法人犯罪的概念、特征及对法人犯罪采用“两罚制”时指出,法人犯罪不同于“单位犯罪”,因后者的涵义更广泛;法人犯罪是一个主体,即法人组织体本身,而不是“一个犯罪,两个犯罪主体(法人和自然人)”;在惩罚犯罪法人的同时之所以惩罚某些法人成员,是因为后者对法人犯罪负有重大罪责,其根据是法人犯罪所引起的连带刑事责任。但这同罪及无辜、刑事株连制度有原则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一、企业法人与非法人企业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登记对象企业法人登记管理制度有两种登记对象:一是登记主管机关对县备法人条件的企业予以核准登记,颁发给《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代表国家赋予企业以法人资格,确认其民事主体的地位,这种性质的登记叫做“法人登记”,二是登记主管机关对不具备法人条件,但符合法律规定而从事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4.
逆向否定法人人格原则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否定法人人格是我国新公司法为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而引入的一项新制度。逆向否定法人人格也是对法人人格的否认,但其在中国并无适用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一些论及经济合同法律特征的文章和书籍,几乎都谈到这一点:“签订经济合同的双方必须是法人.”我国经济合同法第二条也明确规定:“经济合同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因此,人们认为在经济合同法律关系当中,只有法人才是其主体.一些论及经济合同法律效力的文意在对无效合同的确认时,也都把“主体合格”即必须具备法人资格作为重要一条.但是,经济合同法在附则中又补充规定:“个体经营户、农村社员同法人之间签订经济合同,应参照本法执行.”这样,有两个问题值得研究:第一、什么是经济合同的确切概念.如果说“经济合同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  相似文献   

6.
略论设立中公司——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公司设立过程的动态考察,认为公司独立法律人格的获得是一个渐次生成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与公司设立行为相伴相生,而在这一过程中引入“设立中公司”这一实体概念并赋予其一定的权利能力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设立中公司,是指自公司章程制定时起,至公司登记成立时止,以取得法人资格为目的,但尚未取得法人资格的具有过渡性特征的“前法人实体”,其存续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明确的目的性。我国公司法应该与时俱进,及时修改,确立设立中公司的概念和相关制度规范,使得发生在公司设立阶段的权利义务关系在法律上能够有所依归,以体现公司法鼓励交易便捷和保障交易安全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法人否定原则,是指当某个团体具有作为法人人格价值时,才视为法人;如果法人完全成为拟制主体,且这种资格违反法人制度目的时,就否认它具有法人人格,视其和投资人为一个统一体。由投资人对其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法人否定原则是对法人有限责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其实质是对投资人滥用有限责任地位的制裁。法人否定原则的适用应具备主体要件和行为要件。法人否定原则对我国法人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不具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具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陆永棣民事诉讼法第49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根据这一规定,在民事诉讼中,不具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同公民、法人一样,也可成为诉讼主体,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应诉.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  相似文献   

9.
"法人"在我国立法中有特定的含义,认为只有团体成员对团体的责任承担有限责任的才是法人,其余团体一律无法人资格。本文从理论的层面,从法人制度价值的角度来分析法人的范围,笔者认为凡为法律主体之团体,均可称为"法人",而不论其责任形式如何。  相似文献   

10.
吊销营业执照的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彦冰 《河北法学》2004,22(10):45-50
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常用的一种处罚手段,但这种具体行政行为却引出一系列问题,如被吊销营业执照后,企业是否仍具法人资格?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如何进行清算?债权人的利益如何保护?这些问题若得不到明确,大量因吊销营业执照而停止经营的企业无法进入清算程序了结债权债务,从而实现其作为法人的正常消亡过程,这将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对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后的法人资格及其清算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对我国公司法制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近来,法学界对“法人犯罪”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实关于法人能否成为犯罪主体的争论由来已久,“肯定说”和“否定说”争持不下。“肯定说”认为:法人是社会有机体,它具有整体性,是独立的具体存在,与自然人同样属于有机体的实在,其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法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立法与研究概况在现代各国刑法和刑法理论中,对法人可否成为犯罪主体及其刑事责任问题,有着不同的规定和主张。大陆法系国家以及各社会主义国家,一般否定法人可以作为犯罪主体并被追究刑事责任;英美法系的主要国家,则倾向于肯定法人可以作为犯罪主体并被追究刑事责任。近年来,也有大陆法系的国家如日本等,在一些单行的经济、行政法律里设立了把法人作为犯罪主体并追究其刑事大任的规定。我国现行刑法典第5条至第8条关于刑法对人的效力,以及第14条至第16条关于犯罪人条件的规定中,都没有承认法人可以…  相似文献   

13.
在司法实践中.未分割夫妻共同财产而设立的“夫妻公司”的法人格常常被法院否定.实际上.我国现行《公司法》对夫妻设立公司并无特殊要求.虽然国家工商局要求“夫妻设立公司时.必须分割共有财产,并以各自所有的财产出资”.有关地方法院认为该文件的规制理由在于“避免单一主体设立公司”和“确保公司财产的独立性”.但这两点都经不起推敲:首先,共有财产的法律主体均为两人或两人以上。以未分割之夫妻共同财产设立公司.并非单一主体设立公司;其次.公司财产独立性的法律内涵是指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和股东出资财产必须转让给公司。以未作分割的夫妻共同财产出资并不必然损害公司财产的独立性,关键在于用作出资的该项财产是否征得夫妻双方同意,是否已经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实际上,以未分割之夫妻共同财产出资.将形成夫妻共有股权的现象.我国现行《公司法》对股权共有欠缺规制,应当立法完善。此外,在否定“夫妻公司”法人格时.有些法院运用“代理理论”支持其判决.但代理理论本身存在重大缺陷,并且.法院在判决时并未言明其裁判推理的过程及依据的事实要素.结论难以令人信服。对“夫妻公司”法人格否认一类案例的解读提醒我们:当法官们在大胆地突破司法的雷区.实践着被理论界普遍颂扬的学术思想时.他们是否会步入对学术思想一知半解或者误解误读的危险境地呢?  相似文献   

14.
新《公司法》的人格否认制度与单位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关系到公司和企业的主体资格是否存在的问题,从而该制度与我国刑法规定的单位犯罪制度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新《公司法》第20条虽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但这仅是“无视”公司人格,只因“约定俗成”关系,称之谓“公司人格否定”。然而,公司还存在,其法人人格并没有完全被否定。对于近阶段滥用公司法人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的情形,仍应当慎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新《公司法》的人格否认和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否定存在否定程度、选择性、否认发起者及否认依据和理由的不同;新《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对单位犯罪的影响表现在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审判中,经常遇到对法人资格的认定问题。民法通则第36条、第37条对法人应具备的条件和特征做了明确规定。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过程中,法人大量出现,但这其中不乏实质上不具备法人条件的单位。诸如在经济审判中经常遇到的“皮包公司”、“假法人”、“名义法人”以及所谓的“二级法人”等等,本文把这类法人称之为‘法人现象”。由于这类“法人现象”的大量涌出,严重扰乱了正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关于法人法权的争论 在理论界,虽然已有许多人士承认企业法人应具有一定法权。但是对法人应具有什么法权理解不尽相同。 (一)法人法权指的是法人财产权。持这一种观点的同志是承认企业法人应该有独立的财产权利的。他们认为这种财产权利就是企业的财产权。财产权与财产所有权虽然有两字之差,但意思却不同。持这种观点的同志也可能是出于一种好心,为了避免“所有”这一敏感词汇而采取的办法。实际上,在民法理论中,财产权是有其特定含义的。财产权——民法中最基本的一项民事权利,是“人身权”的对称。是指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某种物质利益的权利。如物权、债权、  相似文献   

17.
一人公司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否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刑法领域,按照既有的单位犯罪认定逻辑即以是否具有法人资格来确认单位犯罪主体资格,无疑新《公司法》的一人公司具备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然而在此逻辑推导下,一人公司却无法具备单位犯罪的主体资格。这样的逻辑悖论根源于对既有单位犯罪认定标准的误读,即将刑法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界定建立在民商法法人人格理论的基础之上,而一人公司本身就是对民商法法人人格理论的颠覆。刑法上惩罚单位犯罪并非完全等同于民法上的单位,我们无需用法人的条件来衡量单位犯罪的主体资格。在一人公司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把握上仍应坚持单位犯罪认定的实质标准,从单位的整体意志、单位利益的归属及惩罚单位犯罪的目的等方面出发,准确做到对一人公司"单位犯罪主体的否定",追究相关自然人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8.
法人分支机构法律地位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人分支机构的法律地位是我国民法理论和民事立法实践中的一个有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所调研的情况具体分析了法人组织与法人分支机构在法律地位上的差异。认为,法人分支机构不享有法人资格,但有权从事各种民事活动,成为其所参与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成为民事诉讼主体,而且民事责任则最终应由其所属法人组织承担.  相似文献   

19.
非法人团体,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社会组织。我国法律对非法人团体的法律地位规定不甚明确,学界关于非法人团体是否是民事主体;如果不是民事主体,是否应该赋予其民事主体地位;如果赋予其民事主体地位,属于何种民事主体等问题都存在争议。法人拟制说从权利能力的设计过程论证非法人团体的民事主体地位;法人实在说从非法人团体的现实作用论证其法律地位。本文围绕这一问题,综述了这两种学说的主要观点,并对其观点的优劣之处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20.
贵刊1987年第一期发表的许建华同志《对个人承包经营企业的法人资格探讨》(以下简称许文)一文,提出了一个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十分重要的问题。但是,许文在承认个人承包经营企业具有法人资格的前提下,又将其法人资格划分为两个部分,即所有权法人与经营权法人。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