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鹿凝 《行政与法》2002,4(12):50-51
一、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起源有关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最早始发于德国,1861年,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主编的《耶林法学1861年报》第卷中发表了题为“缔约过失、契约无效及未4臻完全时之损害赔偿”一文。他的这一“法学上的发现”,有利的冲击了传统的合同法理论,也影响了《德国民法典》的制定。自此以后,包括《瑞士民法典》、《希腊民法典》、《意大利民法典》、《以色列统一合同法》及我国台湾民法典等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肯定了这一制度,后《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也规定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在我国,对于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早…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文人把商的亡国帐算在妲己身上,周的亡国帐算在褒姒身上,李唐江山由盛转衰的帐算在杨玉环身上,这种陈词滥调,鲁迅先生早已斥责过。在大节问题上,无论如何,男人是难辞其咎的。然而,换一下思维角度,丈夫的失足落水,其中也有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夫人”难道就一点责任也没有吗?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一个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背后,有一个“贤夫人”,一个贪官污吏背后,很可能有着一个“贪夫人”。 有些“夫人”财迷心窍,以有人走“夫人路线”为荣,枕边吹了不少歪风。综观许多落入法网的高官,有不…  相似文献   

3.
德国比较法学的发展脉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比较法学在世界法学界占有重要位置.作为有组织的学术活动,比较法学最早开始于19世纪前期的德国,[1]而且其发展形态比较完备,其各个阶段在世界比较法学领域都富有代表性.尤为重要的是,德国学者对这个学科做出了非常出色的贡献.德国法素有"法学家法"之称,这一点体现在比较法领域也相当突出.因为比较法不同于部门法学,它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一部学术史,完全为比较法学者一手缔造.德国学者体系化的思考方式以及踏实严谨的学术传统在这一领域得到尽情挥洒,这一优势使他们得以长期领导世界比较法学的潮流,并且直至今天,其主导地位仍未发生根本性动摇.  相似文献   

4.
德国政府廉政机制的特点是“注重人格力量,突出权力重点,坚持法制原则,强化舆论监督”,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机制: 一、以人格力量为基础的自律机制   受古典哲学的影响,德国民族文化崇尚理性,德国人十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养成了严肃认真、遵守纪律、善于服从和不感情用事的传统美德。在传统道德的影响下,德国公务员基本都能把廉洁自律和勤政廉政作为一种内在的自觉行为,做到严格自律,遵守职业道德,在工作中注重洁身自爱,注意公私分明。譬如德国有 4200万辆小汽车,平均不到两个人一辆车,很少有公车私用的现象。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胡伟新 《法律适用》2011,(2):112-115
一、德国、葡萄牙法院案例作用机制的主要特点 作为继承罗马法传统的大陆法国家,德国和葡萄牙原则上都以成文法作为其唯一的法律渊源,法官必须在审判中自觉遵守和适用成文法律.但在司法实践中,德国和葡萄牙法官通过判决弥补立法之不足,赋予一些措辞笼统、含义宽泛和历史悠久的成文法条文以新的时代含义,在这一点上与英美法国家法官并无太大...  相似文献   

6.
王宏 《中国律师》2011,(5):55-55
劳动法律关系的非标准化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传统的二方一层的劳动关系逐渐被打破。劳动关系中涉及第三方主体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这其中很多三方法律关系与劳务派遣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7.
《江淮法治》2009,(18):12-12
义务教育自产生以来,免费、世俗、强制便是它的3个标志性特征。各国在赋予民众义务教育权利的同时,家长和学生也不能对上学视同儿戏。这一点在最早实现义务教育普及的国家尤为明确。德国的《义务教育法》责成家长监督和贯彻义务教育,在德国一些州,触犯《义务教育法》的家长最高可以被罚以6个月的监禁或相当于180天工资的罚款,学生可以被强行送入学校。  相似文献   

8.
德式违章     
王文 《政府法制》2013,(15):38-38
德国人的严谨和恪守原则世界闻名。他们会事无巨细地设定条款,把一切事情都加以规范。这一点在交通规则上可以得到充分地体现。  相似文献   

9.
德国式违章     
中新 《政府法制》2013,(17):30-30
德国人的严谨和恪守原则世界闻名,他们超喜欢规则,想要任何事情都有规可循,会事无巨细地设定条款,把一切事情都管起来。这一点在交通规则上可以得到充分地体现。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德国是受失业困扰最为严重的欧洲国家之一。“促进就业”已经成为德国政府不惜代价去争取的目标,而劳动力市场的游戏规则也将随之发生诸般变化,这使得平素以严谨和保守著称的德国法律开始变得越来越积极,因而德国国内法也越来越多地遭受来自欧盟法的挑战,本文所引案件即揭开了这诸多挑战的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1861年是历史法学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年份。这一年,萨维尼“平静而满怀希望地”死去。[1]在他去世之前,德国历史法学派就已经分裂为日耳曼学派与罗马学派,前者专注于对传统的日耳曼法的整理,后者则专注于从罗马法中建构一个抽象的法律体系。某种程度上,这一分裂其实也象征着德国历史法学理论的失败。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塑造原住民形象的台湾电影作品逐渐增多,台湾原住民籍导演以影像为族人发声的现象也开始出现。原住民在台湾银幕上逐渐摆脱了被异化、被边缘化的"他者"命运,越来越进入主流的影像叙事中,呈现出丰富且生动的面貌。但不可忽视的是,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台湾电影中的原住民形象进行检视与反思,探讨如何才能建构出真实的原住民形象。  相似文献   

13.
物权行为理论探源及其意义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制定中国物权法的必要性已经不容置疑。但是,关于制定物权法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却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比如,根据我国目前立法部门、司法部门以及法学理论界的物权法知识,我国未来的物权法会采纳德国民法典物权编的立法模式,这一点应该是没有疑义的。然而,大多数人却对德国民法物权体系的理论基础——物权行为理论知之甚少,而且国内目前关于这一理论的观点,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的,所引用的基本上都还是日本或者台湾的较早期民法学著述中的资料。因此,关于我国物权立法是否应当采纳物权行为理论的研究和探索尚未真正开  相似文献   

14.
现今中国民法典编纂借鉴德国民法典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中国,包括大陆、台湾和澳门的法制实际都是在借鉴和继受大陆法系法制,特别是德国法制的基础上建立的。无论从法律传统还是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民事立法及将来的法典编纂没有特别的理由偏离这一既定取向。当然,这并不排除在具体规则和制度上借鉴吸收英美法系法制内容,以补充和完善整体法制。在此过程中,有两个基本而重要的制度及其理论直接涉及德国法制,即:民商分立和物权抽象原则。根据历史和现实的考察以及对民商法特征的分析,我国未来的民法典编纂仍应采取民商分立的模式,而且这实际已是一种现实。至于在德国国内始终存在很大争议的物权行为理论或抽象原则,我们则不应完全照搬,而要从中寻取启发,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我们自己的思路,建立一种较容易理解、较接近实际生活和便于操作的物权理论及其相应制度。  相似文献   

15.
以儒家的仁爱忠恕与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慈悲为怀、宋明理学家的民胞物与,一共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胸怀和深沉情感。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消极部分至今仍然存在,而且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举止。  相似文献   

16.
作为阿里巴巴IPO保荐人之一的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中国人对其一点也不陌生,12年前,摩根士丹利与中国建设银行共同建立起内地首家国际性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摩根土丹利拥有34%的股权。也正是借助于中金公司这一平台,摩根土丹利成了第一个空降中国市场的外国投资银行,十余年来,历经沧桑,它在中国的脚步越来越坚实。  相似文献   

17.
徐阳 《法庭内外》2010,(5):20-23
2008年的圣诞节,北京的一家五星级酒店充满了节日的气氛,矗立在大堂中央8米高的圣诞树点亮了整个酒店,所有工作人员都在紧锣密鼓准备着圣诞大餐。就在人们欢欢喜喜忙碌的时候,突然从厨房传来一声惨叫,只见一团火焰将一个女孩团团围住,女孩顿时变成了一个火人,疼得在地上打滚,发出刺耳的尖叫声。厨房里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这时有人拿水往女孩身上泼,可火势一点也没有小,直到大厨孙刚找来灭火器,才将女孩身上的火扑灭。  相似文献   

18.
虽说台湾学生在内地就业还有着某些方面的障碍,但是,这种障碍正在快速地被清除。一个台湾籍博士在内地求学、供职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民法学总论与民法总则之互动——一种历史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栋 《法商研究》2007,24(4):24-30
从民法学总论与民法总则的互动关系可以看出,并非近代德国学者创立了民法学总论,早在古罗马法学家著作中就存在民法学总论的理论。这种总论在德国法族国家发展成了民法典上的总则,在拉丁法族国家发展成了民法典上的序题。这两种现代的民法总则模式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德国式的总则越来越民法化,拉丁式的序题越来越跨部门法化。这也说明了德国式的民法总则是对罗马法蓝本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德国公证随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人嘴上不说,实际上从来都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客观地说,认为德国人笨的也确实不多。我有幸两次赴德国学习公证理论和实践,在学习的同时,对德国也有了一些了解。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大国,在其发展和恢复经济的道路上付出了艰苦的努力。这其中包括法律保障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