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第十一届全运会志愿者的调查,探索了我国目前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个人因素对志愿服务的影响、志愿组织在志愿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在组织志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大型赛事活动中青年志愿者总体参与率较高,志愿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参与动机体现出利他动机与利己动机的结合;性别、教育程度以及政治身份等因素在志愿服务的参与过程中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影响;志愿组织在青年服务过程中发挥着多样化的作用,但目前还存在着社会支持率不高、服务形式单一、资金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社会组织的发展,离不开庞大的志愿者队伍。我国老年人志愿者的参与率低、参与热情不高、参与志愿服务的领域过窄,志愿活动的开展还处在摸索阶段,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老年人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应从老年人志愿者的角度出发,依据老年志愿者独有的特性及其参与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的良性动机,培育服务意识、创新管理机制,逐步提高老年人在社会组织志愿服务中的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坚持用组织化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形成人人身体力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局面. 志愿者队伍从以青年为主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转变.德宏州最早从事志愿服务的是广大团员青年,他们是志愿服务的主力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志愿服务精神和志愿服务文化的不断培育和普及,有更多社会成员纷纷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目前,全州共有青年、巾帼、老年、环保、禁毒防艾、卫生、法律援助、文明交通、科普、文化、教育、党员干部志愿者以及各级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等各类志愿服务队300余支,注册志愿者3万余人,代表着不同的群体.在各重大节庆活动中,志愿者成为了美丽德宏的形象代言人,在急难险重任务和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中,志愿者和志愿服务队更是冲在第一线,成为抗险救灾前线一道靓丽的风景.正是他们的积极行动,吸引着更多有爱心的社会成员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在奉献他人、奉献社会中提升自己、快乐自己.  相似文献   

4.
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的法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有效回收的1753名北京市志愿者的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志愿服务保障方面立法的缺失是阻碍志愿服务行动进一步提升和加强的重要因素。对不同志愿者群体进行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不同志愿群体的志愿保障需求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城市青年志愿者相对其他志愿群体的志愿服务保障的需求更高。因此,为推动我国志愿服务行动,一方面是要加强立法工作,保障志愿服务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志愿服务保障主体的不同需求,从而制订有针对性、有特色的志愿服务保障法规。  相似文献   

5.
治理语境下,高校基层团组织志愿服务是青年大学生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基层团组织志愿服务有着自身特点的志愿服务,其在组织广大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要定位于管理者、设计者和服务者角色,并要明确高校基层团组织具备现实可行性的志愿服务项目,在此基础上从志愿服务与社会需求的供需匹配、志愿者招募质量、志愿者定位与培训和志愿精神宣扬几条路径实现对高校基层团组织志愿服务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大学生已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载体,他们缘于提升自我能力、奉献社会等动机参与志愿服务,理应得到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鼓励。通过调研沈阳医学院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实际情况,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志愿组织专业化程度无法满足需求、志愿服务形式单一、志愿服务信息来源渠道不畅、志愿者的积极性偏低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观照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提出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路径,即志愿服务制度化、志愿服务常态化、志愿服务专业化、志愿服务法治化和志愿服务网络化。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志愿者作为志愿服务中的重要力量,为各类国际活动的举办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了解和关照其动机对于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体验及增强后续服务意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混合研究方法,一方面通过深度访谈结论修正志愿者动机量表;另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定量数据,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因子分析(SPSS 25)对大学生参与国际活动志愿服务的动机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引入学生政治面貌及所学专业等特色变量,分析其对志愿者动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语境中,高校学生与西方志愿者的国际活动服务动机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特点。专业和性别不同,其志愿服务动机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志愿服务与当代青年成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十多年的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的发展证明,参与志愿服务对当代青年的成才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加速青年社会化进程,促进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完善人力资源配置,和青年公民意识及公共精神的培养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文中在对民政、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会、NGO组织、草根志愿者组织、不同职业属性志愿组织的大量个案研究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湖南青年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的传统视角缺陷,以系统化、常态化、深入化、服务化、课程化的全新视角审视青年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更好地促进湖南青年志愿队伍的身心灵发展及其志愿服务的高效能。  相似文献   

10.
聊城大学新民学会与小雏菊青年志愿服务队以大学生、青年人、群众、志愿者、志愿者组织为主要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和居民开展调研。旨在分析青年志愿服务发展现状,探究青年志愿服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得以蓬勃发展,亟需将志愿服务纳入法制化轨道。志愿活动中纠纷的处理、责任的承担等,都需要首先对志愿服务主体法律关系予以明确界定。志愿服务的核心精神自愿性、无偿性、利他性决定了志愿者、志愿者服务组织、志愿者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具有服务与帮助性质的帮工合同、委托合同基础上。志愿服务主体地位平等,志愿服务导致的损害,责任方应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发展的成果,"互联网+志愿服务"为青年志愿服务发展提供契机。现阶段"互联网+志愿服务"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志愿服务新模式,基础数据库系统、智能软件和线上服务平台以及线下服务圈促进了青年志愿服务需求与供给的有效衔接。但现实中"互联网+志愿服务"的发展面临信息安全隐患、志愿者管理等困境,应从构筑志愿服务法律框架、完善志愿服务供给与保障机制、重视志愿服务培训工作等方面保障青年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在指导志愿者注册登记及活动、加强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方面大有可为。必须善用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实现行政职能和社会力量的有效结合与良性互动。要实现政府、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跨界合作与良性互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以社会化和项目化运作为发展方向,以机制支撑和实践载体为工作重点,积极探索社区志愿服务记录制度,逐步建立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努力构建社区志愿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关于志愿服务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志愿服务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 ,所以在此领域存在一些有待大家形成共识的问题 ,包括有关志愿服务的内涵界定、志愿者的报酬、志愿活动的自愿问题、志愿服务的受益对象、志愿服务的组织定位、志愿服务的承诺、志愿服务的计量等问题 ,都需要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2009年3月21日,由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青少年研究所承办的“奥运志愿服务与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30余名志愿服务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人员,部分高校和区团委代表,以及志愿者代表出席了会议。大家围绕汶川震后救灾和奥运志愿服务的经验、感受和收获,瞩目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组织建设、服务模式,协调机制等,进行了内容丰富而深入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成熟社区的志愿者和志愿组织的参与是社区矫正发挥其功效的根本保障.倡导社区矫正中的志愿服务,首先在于纠正社区成员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偏差和对社区矫正的漠视;其次,需要完善相关立法和技术规范.如是,志愿服务才能夯实社区矫正内在要求的社区成员广泛参与的基石,其本身的发展更为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治理,投身公民社会建设提供了广阔平台.  相似文献   

17.
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实现有效的个体心理调适是新的时代性课题。针对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应该展开辩证的、理性的分析,立足志愿者个人心理特点,借助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的指导和协调,构筑适应志愿服务活动的新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如何理解志愿服务与志愿精神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志愿服务是行为,志愿者是主体,志愿精神是内涵,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志愿服务的特点在于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和组织性,并体现出专业化、全民化的发展趋势,凸显出促进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精神展现的价值.志愿精神则在志愿者、接受志愿服务对象、社会整体和人文精神几个层面上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9.
志愿服务作为重要的社会管理活动和参与形式,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志愿服务健康发展,需要以科学完整的志愿服务体系为保障.青年志愿服务体系主要由志愿精神、志愿者、志愿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以及支持要素构成.青年志愿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就要从促进这五要素健康发展的管理体制、发展机制、支持系统、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建设,从而为志愿服务事业的繁荣与兴旺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国志愿服务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志愿服务的管理体制尚不明晰;长效性、品牌化的志愿服务活动远未满足社会需求;志愿者的权益保障和激励机制不成熟;群众志愿服务的参与率低.在现阶段,志愿服务事业需要政府以新的思路进一步推动.政府要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在志愿服务领域应该重点实施“五个一”政策:扶持一批志愿组织、推出一批专项计划、建立一批志愿服务中心,成立一批研究机构,制定一部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