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农民工是企业与社会发展的"潜力股",培训新农民工属民生实事,也是新的希望工程与文化工程,政府、企业等当重视并给力、认真实施此培训,政府买单、企业落实乃关键。渐次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和以人为核心的高质量城镇化,培训新农民工是过程、是基础、是要务;良好的培训可帮助新农民工就业、创业与缓解用工荒,能有效促进社会发展、文明;良好的培训,利民、利企业、利国家。新农民工培训应上升为国策,要有实际、实在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运》2014,(4):60-60
信阳市总工会田永跃来稿介绍了近期信阳市总工会双向维权工作进展情况。一是固化双向维权调研机制。市总工会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为指导,以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为驱动,以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同发展为切入,围绕新兴工业化建设,深入研究企业健康发展与农民工权益保障和谐共赢问题;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绿色发展,或者称工业经济的绿色转型,是"后工业文明"和"知识经济"的重要标志,被联合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所肯定。旨在推进资源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保障劳动者高质量的稳定就业和职业健康,这种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成熟,与企业社会责任、实现体面劳动形成呼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实现绿色发展是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各级政府作为绿色发展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发挥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才智力优势,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潘国雄  甘旭红 《工友》2008,(1):15-15
近年来,大冶市陈贵镇经济超常规发展,是省政府命名的"楚天明星乡"。为了适应全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当前,社区已成为各种社会组织的落脚点、各种群体的聚焦点、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类矛盾问题的敏感地带。社区的和谐稳定,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区工会工作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出现的全新课题。特别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实施的今天。创新工作思路,正确把握社区工会工作的定位.大力加强社区工会的建设.进而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6.
文章回顾和分析了广东志愿服务20年的发展历程,分析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中山市等典型地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特点;重点分析广东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公民社会中心、广州启智志愿服务总队、广州"灯塔计划"服务机构等典型志愿团体的特色。最后,提出了加快理论创新、加快体系建设、加快项目运作、加快社会评估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村青年》2011,(1):41-43
强农政策力度不减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也为新时期的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运》2008,(9):1-1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兴劳动大军。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多年来,广大农民工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农民工自身的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从而影响劳动关系乃至社会稳定。农民工权益直接关系着农民工的工作与生活、生存和发展,涉及数千万农村家庭的实际利益.涉及巩固工农联盟和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因此.农民工维权问题,不仅是关系到农民、农业、农村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到职工、企业、国家的重大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运》2011,(2):55-55
一、发挥规划先导作用。加强规划研究与制定。全面把握城镇化的发展规律,树立大规划理念。二、以点带面,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形成以中心城市带动小城镇建设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构建小城镇产业集群.三、提升产业层次,扩大城镇规模。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促进重点企业、产业链、产业群和工业园区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工人队伍不断壮大,市场化劳动关系将逐步进入新阶段。伴随而来的自发维权增多、社会不稳升温是必然的。大力组建工会,协调劳动关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工会必须要维权,必须要有组织的、依法有序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论农民工权利意识的发展轨迹及其社会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30年,农民工权利意识的发展轨迹清晰可见:从冲破城乡阻隔进城务工到追求个人发展;从进城务工遭受就业歧视到强烈要求同工同酬;从"仅仅在经济上被接纳"到"在政治上受到尊重";而且,农民工权利意识的代际差异十分明显.农民工权利意识的发展演进,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同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挑战,需要劳动关系三方和全社会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改变工会图书馆的单一模式,工会院校图书馆应走"双向联合"的道路。这种"联合"一方面要立足于工会,另一方面要走向社会。同时,要在转变观念、完善管理体制、加强资源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廖巧玲 《工友》2014,(3):8-10
正有三个看得见的力量正在推动中国新的城镇化进程: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向有限过剩、新一代农民工的城镇化愿望、经济转型的内在压力。这预示着新一轮城镇化的核心聚焦在"人的城镇化"。我国农民工总数超2.6亿,使他们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培厚劳动力资本,无论对农民工还是企业,都是谋求经济长远竞争力,获得种种双赢的最佳手段,而这一过程将发生在未来中国的各个城市;同时,在现代生活观念、文化熏陶下长大的新一代农民工,无论他们出生在城镇还是乡村,都将以城市生活、城市待遇为依归。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即农民工自身素质状况影响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要求我们应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和工会的作用,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农民工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张刃 《工友》2014,(3):14-14
正目前的劳动力市场存在一种矛盾现象:一方面许多企业都喊"招工难",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民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原因何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用工单位需要技术工人、技能人才,而多数农民工却缺乏技术技能,只能卖力气,供需不对路。由此看来,技能缺失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农民工就业,乃至城镇化进程的"瓶颈"。不突破,问题重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人口已经超过2亿,其中至少半数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而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和产品、工艺的升级换  相似文献   

16.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留农"现象是相对"离农"而言,是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强烈但市民化能力不足而不愿舍弃农村,该现象不仅延缓了我国城镇化进程,阻碍了"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还会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主要根源在于二元社会制度制约和自身能力不足的影响。消除"留农"现象,必须深化相关制度改革,增强城市的拉力和农村的推力以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能力,合力推动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以价值理念为核心,构建"价值驱动型"工会发展模式,形成全新的工会工作"价值链"体系,以价值驱动激发工会内生动力,培育正确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以创造价值、持续改善为推动力,促进工会工作务实发展,切实体现工会工作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不断提升工会工作实效,彰显工会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维护职工利益上的新作为。  相似文献   

18.
刘少华 《工友》2014,(3):12-13
正农民工城镇化,应包括生存职业、社会身份、自身素质以及意识行为四个层面的涵义,即农民工职业由非正规就业的农民工转变成正规就业的非农产业工人,社会身份由农民转变成市民,农民工自身素质提高,其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城镇化。其中,前两个层面主要取决于宏观体制改革与相关的制度创新,它对农民工城镇化进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后两个层面则主要取决于农民工本人的个  相似文献   

19.
马定洲 《中国工运》2008,(11):49-50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是工人阶级的新鲜血液,是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作为工人阶级群众组织的工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理应进一步提高认识、扎实工作,在做好农民工工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有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20.
《工友》2009,(10):16-19
主持人语: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弱势群体。如果数以亿计的农民工队伍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不仅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危及社会稳定,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为破解农民工维权这一难题,本刊特邀部分法律专家以及工会干部谈谈他们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