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新媒体艺术与数字艺术的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媒体艺术与数字艺术是艺术界的新主流,在艺术媒介、记录方式、艺术审美上两门艺术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作为在现代技术的利用中产生的艺术类型,新媒体和数字艺术都形成了多媒体艺术和网络艺术,并且都以追求作品和艺术接受者之间的互动性作为鲜明的艺术特征。新媒体和数字艺术归根结底都是对现代影像的利用,因此可以使用影像艺术概念加以统称。  相似文献   

2.
张秀平 《青年论坛》2014,(4):145-148
"于正剧现象"的特征是"叫座不叫好"。这种类型的电视剧违背艺术真实的美学原则,文本中充满大量的虚假情节、虚假人物、虚假环境、虚假道具。既不符合直观真实或超现实真实,又不符合主观真实,更难以达到客观真实的美学高度,是一种典型的高碳艺术。大力开发符合艺术真实,特别是实现客观真实的低碳艺术,这是中国电视剧艺术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3.
艺术与科学的关联是数字艺术美学理论的基础性问题,它作用于认识论,同时也揭示着数字艺术的本性。关于"美"和"艺术"是数字艺术美学认识论的两个基本部分,"美"是知觉的,而"艺术"则是情感的,两者相互关联,互为唇齿。对于数字艺术美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探讨都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数字艺术的本性。  相似文献   

4.
艺术传播德性是在艺术系统中从事艺术传播实践活动中应当建构和遵循的行为规范.在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的语境下,一个理性的、有价值的艺术传播要满足两个利他性的基本条件:一是实现扩大再生产;二是满足艺术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这是艺术传播德性的基本生成机制.在数字艺术框架内,原子传播伦理赖以产生的艺术环境和艺术本体机制都发生了重大的根本性交化.新型的数字传播机制一方面比较彻底地消解了原子艺术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的传播德性,另一方面也在逐步建构形成新型的数字艺术传播德性.  相似文献   

5.
艺术生产价值是数字艺术传播德性构建的逻辑起点,而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下,数字艺术传播却面临德性失范的问题。基于此,必须从三个维度来重构数字艺术传播德性体系:一是坚持娱乐适度的指导原则;二是加强政府管制,打击盗版、伪劣数字艺术作品;三是积极推动行业自律。  相似文献   

6.
李掖平 《青年论坛》2004,(2):135-137
90年代山东女作家在小说文本形式层面的艺术探索,收获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由对女性命运和女性生存价值与意义的深切关注所决定,“写实”成为其小说创作的基本手法,但这写实并不拘泥于真实的再现,而是呈现出一种表现与再现融会贯通的深化特征。同时,她们还都能灵活自如地综合运用象征、变形、荒诞、黑色幽默等现代主义艺术技法,并善于在叙写描述中注入创作主体的主观情绪与感受,有效地拓展了小说文本的内在意蕴空间和艺术形式美的弹性与张力。  相似文献   

7.
如果将资源分为高碳资源和低碳资源、产品分为高碳产品和低碳产品,那么低碳发展就是要限制高碳资源和高碳产品的使用、激励低碳资源和低碳产品的使用。为此,必须采取资源价格改革和财税政策创新的政策联动,由此可以形成一个由不同的资源价格政策和不同的环境财税政策组成的政策工具箱。中国目前的非目标均衡是高度排放,高速增长,而目标均衡是低度排放,高速增长,为此,必须实施强的环境财税政策与市场定价机制的组合。促进低碳发展的不同政策之间,有的彼此是替代性的,有的彼此是互补性的。对于替代性的政策要权衡利弊,择优选择;对于互补性的政策要注意配合,把握力度。  相似文献   

8.
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如今已经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我国应确立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控制高碳产业发展速度,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营造低碳生活的社会氛围,以实现我国经济的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谢云鹏 《人民论坛》2011,(9):140-141
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如今已经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我国应确立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控制高碳产业发展速度,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营造低碳生活的社会氛围,以实现我国经济的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文浩 《求索》2010,(7):216-218
在西方学界以复调和狂欢化理论著称的巴赫金和以接受美学闻名的伊瑟尔,表面似无学术关联,实际上文本问题是他们的理论聚焦点。他们都阐明了文本的事件性并发现:文本是对话的开放结构,文本意义产生于对话关系中。由此,他们从人本主义立场守护了文本的人文性和接受者的主体性。不同的是:巴赫金理论中的理解者是实际接受者而伊瑟尔理论模型中的"隐含读者"是结构性预设;巴赫金的文本理论重视历史性而伊瑟尔的文本理论缺乏历史性。这种差异源于巴赫金的超语言学、历史感和伊瑟尔的现象学立场的区别。在比较中可以发现,巴赫金比伊瑟尔更为彻底的坚守了接受者的主体地位,而且巴赫金的文本理论较之伊瑟尔的文本理论具有更为辩证圆融的阐释效力。  相似文献   

11.
杨柳青年画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为研究中国女性生活的变迁提供了珍贵的视觉文本。在传统中国,年画中的传统女性生活是男权社会对女性规训后的艺术再现。"仕女画"集中了很多女性形象,也反映了部分女性生活。在近代中国,年画中的女性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女性主体身份与社会角色也被不断重新定义,体现了民族主义话语及男性知识分子对年画创作者乃至社会的期待。一方面,杨柳青年画艺术地呈现出中国女性从传统到现代的生活变迁及其性别关系、权力关系之调整,另一方面其也展示了视觉文本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2.
碳伦理的重建是伴随着高碳与低碳的流动关系开始的,以碳流动为特征的现代经济关系将社会关系裹挟其中,传统社会伦理基础已经被碳流动形成的关系所动摇,高碳社会依赖倡导的发展伦理遭受质疑.低碳发展的可能悖论与新的发展伦理思考--一场结构性的反思伦理将在碳流动的关系中重建.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以主要依靠燃烧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资源为能源,以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高碳经济而言的。低碳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主要依靠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为能源,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为核心,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新经济模式。低碳经济通过改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减少能源的需求和污染物排放,不以降低生活质量和经济增长为代价而实现低碳目的。作为一种新  相似文献   

14.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我国未来保证经济健康持续增长的良方。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碳产业模式的现状及其困境,认为我国高碳产业模式转型升级的路向就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产业体系,并从示范带动高端产业发展、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低碳产业支持体系等方面探讨构建低碳产业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要真正让更多人喜欢看原创动画,要求创作者创作出反映生活的作品,将故事讲好。社会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创作者应该积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受众,积累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不做"空头"动画创造者。从事原创动画的创作者们应该从"象牙塔"和"亭子间"走出来,坚持艺术来自真实生活的观点,在丰富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深刻生动地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和形形色色的精神世界。由此,原创动画将永远充满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冯利华 《求索》2010,(4):171-173
俄国形式主义提出"陌生化"理论,主张在创作中运用艺术手法塑造新的意象,延长接受者的审美体验过程。苏轼、黄庭坚、惠洪等人突破传统用典局限,提出以"以故为新"为核心的诗歌创作理论。在其影响下形成的"以才学为诗"如同"齐言喻楚",使诗歌文本"陌生化",增加接受者的理解难度。阐释者虽力图破译其诗歌典故密码,但由于情感、文化和价值取向等主观条件的差异,其所期之"以与古人相遇",自是遥不可及的梦想。阐释文本反而会令诗歌与接受者再隔一重,产生双重"陌生化"效应。  相似文献   

17.
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翻译界颇具争议的问题.不同历史时期、社会背景、流派的学者对翻译标准提出了不同观点.西方译者重"对等",中国译者重"信",在本质上都是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文或原作者.某种翻译理论的提出都是基于学者特定的翻译实践对象,只有在特定文本类型中才具有典型意义.文本类型理论根据文本功能将文本划分为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和操作型文本三种,强调译文本在译语文化中的功能.分析了法律文本的类型、特征,认为不同文本类型应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8.
魏美仙 《思想战线》2008,34(2):11-14
民族村寨旅游展演艺术建构是旅游场域多种力量的协商共谋,自我与他者双重视域的存在使其建构中贯穿着本地文化与游客消费文化间的紧张与互动.在本地艺术符号征用与其他艺术符号借用创造及其作为地方性文化表征的强语境性与表意性形成的去语境性间,符号选取及其意指活动的双重运作部分消解了自我与他者间内在张力,文本得以整合.  相似文献   

19.
以数字机器为代表的数字媒介,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与路径,还促生了大量数字商品。这些数字商品全面进入人类生活世界,生成了各式各样的数字景观,人的视觉偏好、视觉经验与视觉体验也形塑了鲜明的数字化征候。由数字资本主义主导的景观生产体现为生产数字机器而呈现的物质景观,使用数字机器而形成的身体景观,围绕数字机器而建构的文化景观,以及进驻数字机器而产生的数字景观。数字资本主义的景观生产内构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它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数字景观的异化。我们必须以一种批判性的视野来看待和反思数字资本主义景观生产所导致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字技术和数字平台促进数字社区和数字乡村深度融合,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方向。在经济层面,数字平台推动社区与农村、消费者与厂商、城乡要素深度融合,可以为数字经济发展拓展空间,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供载体,激活经济发展潜力;在社会层面,数字创新场景助推城乡全面数字化发展,在提升城市社区生活质量的同时,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成为数字生活入口。对此,应加快城乡数据共享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政务服务平台与商业平台深度融合、不断创新城乡融合的数字生活场景、强化城乡居民数字技能和数字素养的培养与教育,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与势,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