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谈建立我国的行政判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行政诉讼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采用概括方式规定法院应受理的行政案件 ,同时借鉴判例法的经验 ,在我国行政诉讼中建立行政判例制度是合理界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列举了目前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存在的局限,并试图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3.
张溪瑨  颜杰雄 《求索》2012,(8):246-248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决定着司法机关对行政行为的监督范围、受行政主体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诉权范围以及行政终局裁决权的范围。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过窄,有关条款的表述束缚了司法自由裁量权的发挥,同时有关排除性事项的规定也失之宽泛。为完善现行立法,可考虑在保持原法条整体性和立法逻辑结构不改变的情况下,适当扩大可诉列举事项的范围,缩小排除性事项范围,发展新的诉讼类型,最终实现受案范围的列举式立法向概括式立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我国《行政诉讼法》实施近20年来,在监督行政权力的运用和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绩。然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行政法治建设的要求,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过窄的问题已经凸显。这直接导致了行政诉讼制度的公信力不足,社会各界对行政诉讼的期望值下降,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现状和局限,提出扩大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几点建议,以期对立法和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受案范围”是行政诉讼中重要的也是有争议的问题。大陆法系国家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比较宽,其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审判体制密切相关,特别强调对公民权益的保护,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加诸行政机关。而我国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在立法、司法、执法等方面均有局限性。为了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立法中必须做到:不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和具体;扩大对公益行为的保护;适当放宽对某些行政行为的限制性条件;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不明确的地方从有利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角度予以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6.
战帅 《公安教育》2004,(11):44-45,39
一、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引出的新问题(一)受案范围存在不确定性由于《行政诉讼法》的起草和贯彻受到涉案广泛性和多样性的制约,也受到我国政治制度、行政法制发展水平、行政分工和公民合法权益与行政社会利益平衡、兼顾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行政诉讼法》主要提出了在综合式架构下的以概括式(界定诉讼性质和立法原则)和以列举式(分肯定列举和否定列举)相结合的方式来确定行政案件的受案范围。然而,虽然立法初衷是想用以上两种受案方式互为补充的优势作用来划定受案范围,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出现了概括式认定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把握、列举式又在…  相似文献   

7.
王东霞 《前沿》2005,(12):132-135
随着社会发展,教育与人们的关系日益密切,因受教育权引起的纠纷越来越多,但由于行政诉讼法对该类案件是否属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规定模糊,使理论界和实务界意见不一。本文拟从公民受教育权是否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来探讨现行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的缺失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向忠诚 《前沿》2011,(22):69-72
对照WTO有关司法审查的规定以及我国加入WTO对司法审查所作的承诺,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之存在明显的冲突。为了解决与WTO的冲突,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总体标准宜取消主体标准,将行为标准的"具体行政行为"扩展为"行政行为和行政事实行为",将权利标准的"侵犯人身权、财产权"修改为"对权利义务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存在不确定性、不驱动性、不统一性,从模式入手解决根本问题.拓宽行政行为的受案范围,建立有限调解和判例制度。完善行政诉讼体系。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理论存在弊端,现行立法确定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过窄,不能对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给予充分的保障。本文从提供前瞻性立法建议出发,从重新确立行政诉讼被告资格,扩大行政诉讼法保护的合法权益范围,扩展受诉行政行为的范围三方面论述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扩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