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新兴的海滨开放城市防城港市自1993年5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市以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务工、经商、生活,对加速该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市场繁荣和方便群众生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外来人口对该市生活和环境的逐渐适应和熟悉,他们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其中,他们之中有部分是盲流人员和极少数流窜违法犯罪分子,使该市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极少数外来人口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逐年增多,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
"两抢"违法犯罪行为直接侵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其明显的暴力特征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成为当前困扰社会治安,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因此,认真分析"两抢"犯罪的发案规律特点,主动加强对策研究,努力增强打击犯罪的针对性、实效性,对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8年,南昌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根据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社会治安的现实状况,为强化对街面现行违法犯罪的打击和治理,有效遏制“两抢一盗”违法犯罪不断上升的局面,决定组建南昌市公安局便衣侦查支队,专司打击街面“两抢一盗”等多发性违法犯罪,着力改善南昌市社会治安秩序。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相似文献   

4.
宗族组织在我国农村广泛存在并发挥一定作用,也是农村治安资源之一。宗族组织在社会治安中有规范和监督族人行为、调停纠纷、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弥补农村警力不足等作用。但宗族组织同样有引发社会治安事故、可能演变为农村黑恶势力等危险。因此,我们要加以引导和管理,发挥宗族组织在农村治安中的作用,严厉打击宗族组织的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5.
深入推进“三基”工程建设,大力加强以人口管理为主的各项基础工作,切实解决好人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及时发现、预防、控制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明 《青海人大》2007,(2):24-25
2006年5月26日.青海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青海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于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社会治安问题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我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来。对维护全省社会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目前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影响稳定、诱发犯罪的因素大量增加的情况下。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亟待依法规范。因此适时制定这部符合我省实际的地方性法规,对依法加强和规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盗"三车"违法犯罪活动一直是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出问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影响了辖区居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公安机关应当通过提升办案质量、完善治安行政管理模式、加强执法保障等途径,努力形成以公安机关为主牵头、多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打击与防范盗"三车"违法犯罪活动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广西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多是广西乃至周边省市社会治安复杂,违法犯罪案件增多的直接原因。要整治社会治安,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应从解决农村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和就业问题入手。  相似文献   

9.
城中村是城市扩张过程中形成的安全薄弱区域,治安管理难度大、违法犯罪问题突出。为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城中村违法犯罪影响社会稳定风险源研究是必要的。为此,笔者以太原市城中村为蓝本,调查违法犯罪的基本情况,探究风险源,为公安机关从源头治理,加强公安基层基础精细化管理,提高社会治安治理水平,进行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城市社会面治安控制工作,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高度重视,普遍建立了专业巡逻与群防群治组织相结合的多层次的治安防范网络同时,公安机关加强专业手段的运用,为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社会面,预防、发现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据对许昌市区的统计,仅1993年全区通过各项社会面控制措施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4200多名,调解群众纠纷1400多次,为群众排忧解难800多次.社会面控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城乡差距拉大、土地流转不畅、户籍制度屏障、社会保障乏力、环境资源危机等“城镇化”问题日渐明显。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社会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清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管理体制障碍,必须以平等性为原则,坚持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社会管理理念,实现以户籍、土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的城乡一体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略论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始终处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更显迫切性。为此,应采取充实完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多渠道筹措资金、社会保障规范化法制化等有效措施,逐步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农村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安全:理论命题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乡村居民向都市地区的大规模跨区迁移,已经成为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中最引人瞩目的结构性社会变迁力量。在这一力量所引发的诸多社会后果之中,一个普遍的担忧,就是农村流动人口大规模迁入城市,极有可能导致城市社会治安状况的恶化。本文针对这一人口学动态对城市社会安全的可能影响程度和影响机制,提炼出一些有研究潜力的自变量组,进行理论命题的阐述,并解释这些命题背后潜在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城区出租屋在治安管理上存在比较多的问题,给违法犯罪人员留下了可以利用的条件,严重影响了城区的治安秩序和社会的稳定。因此,研究出租屋在治安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找到解决城区出租屋治安问题的有效办法,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城区治安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前正处于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城市化也带来了严峻的社会治安问题。西方国家以犯罪预防的理论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治安治理项目,有效地遏制了城市日益恶化的社会治安问题。我国城市政府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治安管理的宝贵经验,通过"社会政策改善、社区合作治理、重点区域监管"等治安管理模式,将会有效地解决我国城市治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养狗是城市居民闲暇生活的点缀,但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因养狗破坏环境卫生、狗咬伤(死)人事件,以及因养狗纠纷诱发的伤人、杀人、诈骗等案件危害城市的社会治安。治理城市养狗诱发的治安问题,需要培养居民文明养狗意识、完善限制养狗的法律制度、重视狗患警情、及时化解养狗矛盾纠纷等多策并举。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的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是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城乡二元体制分割、贫富差距扩大和就业日趋严峻等社会背景下发生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从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社会环境等社会原因和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心理、生理等个体原因两大层面,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社会预防、治安预防、社会保障制度的宏观预防和由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区预防构成的微观预防相结合的综合犯罪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转型期,我们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践当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社区建设已在全国推开,这也就给当前的社会保障带来了一种新的契机,即依托社区建设,推行城市社区保障。  相似文献   

19.
特大城市社会安全管理——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在高风险的现代城市生活正因安全而改变。重要性、整体性、全面性、综合性、政治性、长期性、应急性和关联性是特大城市社会安全管理的特点。上海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其面临的主要社会安全问题,既有传统安全威胁,又有非传统安全威胁,境内外因素相互重叠。因此,构建上海城市社会安全管理体系要法制为先、常态规划、预防为主、职能管理、责任共担、应急联动,实现“五个结合”,在社会安全管理的方式上,要实行主动管理、综合管理、规范化管理、分类管理、专业化管理,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20.
在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体制,使得农民工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