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案例 1.1简要案情 某年3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克区小拐乡发现朱某(男,57岁,牧民)在野外死亡。经调查,朱某于3月6日骑马外出寻找走失的母骆驼一直未归。发现尸体时,死者的马及母骆驼被栓在离尸体约300m的小树上,  相似文献   

2.
[案情]69岁老汉王某在茶馆与卖淫女朱某发生性关系时因心肌梗塞而猝死,茶馆老板娘肖某和卖淫女朱某因害怕公安机关追查其容留卖淫和卖淫行为,便与朱某的男友王某合谋不通知王某的家属直接弃尸。当晚趁夜深人静三人将王某的尸体装入环卫垃圾车内运至城边,弃入河内。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事故法医学分析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某日晚7时许,朱某(23岁)和侯某沿107国道从北向南步行回住处,行至某村办事处时,被身后驶来的车辆撞倒,侯某当即昏迷,醒后失忆,朱某尸体于次日在远离其出事地点处被人发现。肇事司机逃逸,由于天黑下雪无目击者。  相似文献   

4.
正1案例资料1.1案例12015年1月1日,李某(女)和丈夫朱某从外面回家(自建两层小楼),走到一楼与二楼的缓步台时,遇见一陌生男子从二楼往下走,李某和朱某便阻止该男子下楼,后该男子将两人刺伤后逃离现场,李某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朱某被送往医院救治。根据案情调查、现场勘验以及对朱某伤情检查和对死者李某的尸体检验,本案初步推论如下:①现场位于李某家住处,4个卧室内物品均有翻动迹象,故为入室盗窃后演变为杀人案的可能性大;②死者双  相似文献   

5.
胥倩 《中国检察官》2011,(10):54-55
一、基本案情 2008年11月8日晚11点,李某醉酒后租乘朱某的"黑车"回家,因车费与朱某发生争执。李某打了朱某一耳光,朱某遂下车一拳将李某打倒。李某头部撞上车前轮叶子板上,出血情况严重。朱某慌忙将其抱上车欲送医院时,发现其已死亡,便趁四下无人,将尸体带至5公里以外抛入江中。  相似文献   

6.
1案例1.1案例11.1.1简要案情朱某,男,年幼时被父母送给他人抚养,从此与家人失去了联系。53岁时,他为了与赵某(男,疑为朱某的全同胞兄弟)认亲,提出同一父系的检验要求。1.1.2检验过程采集朱某和赵某的指血,用Chelex-100法提取基因组DNA,用Yfiler试剂盒(美国AB公司)对17个Y-STR基因座进行扩增,PCR产物在3130XL遗  相似文献   

7.
1简要案情孙某,男,19岁。2005年6月19日零时至4时许,被他人分3次抽打面部(共计百余次),被打后孙某回宿舍睡觉,当日上午11时许,被人发现在宿舍床上死亡。2尸体检验2005年6月21日进行尸体检验(冰柜保存后解冻)。尸体长173cm。双颞、双面颊部、双耳廓肿胀,其中左颧部伴片状挫伤;左  相似文献   

8.
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2004年11月20日22时40分某一出租房发生火灾,当夜23时30分扑灭大火后,发现租房内有一具尸体,后经女房客认定,死者是她的丈夫朱某。现场状况现场为一排5间座北朝南的平房,四周均为菜地,中心现场位于朱某的一间租房,进口朝南,有一扇白铁皮包好的木门,门锁完好。  相似文献   

9.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男,49岁,某夜22时许在自家葡萄园中遭他人用高压气枪误射头部,次日13时许,当地群众发现其尸体后立即报警。1.2尸体检验死后约13 h行尸体检验。尸表检查:死者口鼻腔大量血性液体流出,双侧"熊猫眼"形成,额部左侧见一类圆形创口,直径为0.6 cm;胸腹部未见损伤痕迹。  相似文献   

10.
1简要案情2000年3月1日下午2时许,我市胡乐镇一农民在挖地时挖出一具尸体,即报案。经现场勘查及尸体初步检验认定为一起杀人分尸案。尸体分割为头、躯干、骨盆和下肢三大块,分别用两个麻袋包装,放在一个洞穴内,重叠堆放。尸体呈尸蜡化。经检验分析认为:死者为不知名女性,年龄推断为45岁左右;确定了一些个体特征;死亡时间为二年以上;死因系遭受钝器打击头部致颅脑损伤;致伤工具系棍棒类;分尸工具系菜刀类。为确定尸源,首先围绕全市几年来失踪妇女逐一排查,但没有进展;后我们借助X线片进行比对,从而确定了尸源,一举破获此案。  相似文献   

11.
1 案情简介朱某 (男 ,2 7岁 )为获取其父亲因车祸获得的赔偿 ,于 1997年 8月将其父打伤 ,并于次日清晨将大剂量的精神病药物 (氯氮平 )掺入饭中 ,致其父于当日中毒死亡。数天后将尸体用被子裹住埋于其宅基地里。 2 0 0 0年 6月朱因涉嫌强奸罪被捕 ,引出此案。同年 6月 2 3日在其埋藏点挖出白骨化尸体一具 ,提取其胃、肝、脾、头部尸土及部分骨骼送我处检验 ,采用下述方法检验 ,均检出微量的氯氮平成份。2 检验方法0 1mol/L磷酸盐缓冲液 ( pH 6 0 ) :称取 6 81g磷酸二氢钾溶于 4 50ml蒸馏水中 ,再用 1 0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  相似文献   

12.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贺某,男,56岁,农民。某日在家中吃完晚饭后,突感不适,紧急送医抢救,入院时神志不清,深昏迷,给予吸氧、吸痰、促醒、抗休克等对症处理,约2h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现场勘查发现橱柜上一铁盒中黑塑料袋内装有可疑白色粉末,家属怀疑可能系中毒死亡,等待解剖期间尸体一直放置在自家窑洞内。1.2尸体检验尸体检验死后6d进行。尸斑呈暗紫红色,位  相似文献   

13.
《江淮法治》2014,(14):55-55
朱某是位78岁的老人,月前,他从郊区女儿家回来,准备乘个体大巴车网市内。大巴车在站点停车后,朱某步腹蹒跚地走进车门,一只脚踏在车的第一个台阶时,司机告诉他说,老板有话。年迈体弱者一律不得乘坐。朱某未听,接着往上挤。  相似文献   

14.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日在某水库内发现1具成年男性尸体,经调查确认,死者现年28岁,已婚,生前与某女护士有婚外恋情。曾先后2次进行尸体检验,各器官淤血,未检见明显机械性损伤。常规毒物分析检验为阴性。肺组织硅藻检验见少量与现场水样相同的杆状羽纹目硅藻,肝、肾组织未检见硅藻。因案件审理需要要求法医再次进行鉴定。1.2尸体检验解剖检验于发现尸体18d后进行。尸体呈中度  相似文献   

15.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一外籍轮船运输铁矿石前往某港,途经境外某海域时,嫌疑人杀2人、重伤1人后跳海失踪。半月后,嫌疑人尸体在该海域被渔民发现,掩埋于海边。为进一步处理该案,经多国(多地区)协商,嫌疑人尸体被挖出后经防腐处理运至宁波进行检验。1.2尸体检验尸表检查:死者衣物被脱下打包放于尸袋内。尸体高度腐败并皂化,已予以石灰防腐处理(图1)。  相似文献   

16.
《法学》1983,(6)
朱某,60岁,1979年9月因反革命宣传煽动罪曾被判处拘役三个月,于1979年12月刑满释放; 牛某,15岁,某中学学生,系朱某外甥; 胡某,50岁,某厂电工,系朱某好友; 杜某,45岁,某厂职工,系牛某继父。朱某与胡某出于反革命目的,于1983年1月书写反革命挂钩信两封,内附国内某机场地图一张,经策划后由朱某出面哄骗牛某为一般信件,让其帮助去邮局投寄。牛某不明真相,出于好奇,私下偷看了这两封信,感到问题严重,欲去派出所告发,巧被继父杜某得知,杜某即  相似文献   

17.
1案件资料 某日接报称:早5时许,某小学学生王某(男,15岁)在上学路上被杀死。经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后,认定为一起意外事故。  相似文献   

18.
被告人夏某,男,21岁,高中文化,某厂工人。被告人夏某于94年4月12日晚11时许,身带钢筋头(15公分长)两根、三节手电筒一支,骑自行车窜至某村,翻墙进入村民朱某宅院,上楼推开房门准备行窃时,听见房里有呼噜声,当即准备离去。夏出门时碰出响声,惊醒了睡在房里的朱某夫妇,朱某夫妇即赤足下床,在阳台上将夏某揪住。在相互揪扭过程中,夏某用手电筒、钢筋殴打朱某夫妇后逃离现场。朱某夫  相似文献   

19.
<正> 作者应用毒物动力学理论分析一例怀疑苯巴比妥中毒案例,并讨论了动力学理论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案例基本情况死者,男,78岁,吉林省人.冬初某日上午约11时突然昏迷,约13小时后死亡.经临床诊断"脑溢血"、"安眠药中毒?"而将尸体埋葬.后怀疑他杀(静脉给大剂量苯巴比妥),于死亡后5个半月开棺检验,见尸体外表完整,但脑组织  相似文献   

20.
王博维 《刑事技术》2003,(Z1):42-43
重度冻死及高度冰冻的尸体也可出现骨缝裂开,两者易被误认为头部外伤而引起纠纷或对冻死死因的争议。因冰冻尸体致颅底骨折的报道尚少见,报道1例如下。1案例资料死者男,46岁,农民。2003年1月28日下午7时40分左右,与他人发生纠纷撕打,后被人拉开,当时曾有呕吐、心里不舒服等表现,9时许在被妻子搀扶送去就诊的途中倒地死亡。家属认为死因为头部受伤。死后第11天对尸体进行尸表检验,第12天尸体解冻后进行尸体解剖。尸表检验:第11天尸表检验见尸体已高度冰冻,冰冻棺温度为-50℃。尸体呈冻僵状态。右眼球显著膨出于眼眶外,眼球半凸出于眼睑外,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