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概念的外延应该包含:受雇于城市企业、单位或者个人的体力劳动者;凭一技之长在城市自立门户,吃手艺饭者;租摊开店,在城市靠各种买卖性经营活动获取报酬者.被雇佣的农民,可以称之为农民雇工;靠手艺谋生的农民,可以称之为农民手艺业者;经营买卖的农民,可以称之为农民经营业者.  相似文献   

2.
一家企业向农民租地建厂,农民靠拿租金维持生活。如果不出意外,双方相安无事。不科,从前年开始,农民拿不到租金了,说这个钱缴了社保了。镇、村强行要求农民用土地换社保,遭到一些农民反对,说这是要他们的“命根子”。农民上访、封路、阻止施工…·政府本想为农民办好事,可这“好事”为何办得“头疼”?  相似文献   

3.
“村务公开”描述的是在乡村活动中,国家与集体组织的行动应该面向农民私人群体,反映出农民开始对乡村公共性活动有了某种想法与态度,这是“村务公开”的语义指称。“农民工”的实践带来了新型农民的导向,传统农民的身份色彩开始淡化;“农民合作组织”的大规模崛起,标志着农民开始自觉承担“市场人”的现代角色。一则是“村民自治”的实践形成农民在权力格局中的主体地位,一则是“村务公开”的制度供给从国家层面确认了农民作为权力主体应享有的基本权力选项,当前乡村中农民与国家权力布局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乡村农民的现代转型逐渐展开。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总工会曾志杨来稿呼吁制止冒充占用工人、农民人大代表名额的行为。近年来,每到召开全国"两会",人们总感觉工人、农民的代表人数少了。其实按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人大代表名额确定和分配的重要依据。工人、农民在人口组成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其分配的名额肯定不少。如今人们觉得人大代表中工人、农民的数量少了,这并非是名额分配少的原因,而一定程度上是有人占用了工人、农民的代表名额。据2015  相似文献   

5.
《农村青年》2006,(3):60-60
北京:农民可像城镇职工一样享受社保待遇;财政部:免除学杂费可使全国农民减负达150亿元;政府首次补贴农民养老金;广东:购机补贴鼓励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哈尔滨:农民工工伤保险规定个人不缴费……  相似文献   

6.
乡言 《农村青年》2011,(10):1-1
听近来农民子女上大学又成了被广泛热议的话题。有的说如今农民送子女上大学的意愿下降,农民子女上大学的少了;也有的调查指出农民子女上大学的数量实际并没有减少,只是上重点大学的少了,而在普通大学中,农民子女的数量反而是上升的。  相似文献   

7.
看看现在的新闻,天天都有农民增收多少多少的好消息。各地政府也都把帮助农民增收当作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当成头等大事来抓。专家说,我国农民已连续3年实现了收入较快增长,2006年农民收入增长比预期的还要高。不过,我想,这恐怕只是专家的预期,而不是农民自己的预期。按照农民的预期,农民的愿望,增收的幅度还不算大,增收的速度还不够快,农民还想过得更好一点,他们也有理由要求过得更好一点。  相似文献   

8.
《农村青年》2014,(9):44-44
近日,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通知》指出,各地要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同农”的战略要求,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服务重大工程项目需要为导向,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4年重点抓好三项任务。  相似文献   

9.
进城农民就业难以跨越社会关系、社会环境、文化和技术等路径依赖障碍,其主要原因是进城农民所拥有的就业资源不足、城市就业制度的历史延续、政府就业政策不完善、就业市场的竞争性和不规范性等,路径依赖障碍致使进城农民工作和生活状况较差、思想道德滑坡、犯罪问题严重,必须提高进城农民的就业能力,丰富他们的就业资源,畅通他们的就业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一、从农民突变而来,是中国工人阶级产生的最重要的特点中国工人阶级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过程而产生的。明朝末年,中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①因而中国工人阶级也会象西欧工人阶级一样,缓慢地、逐步地产生和发展。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自然地、缓慢地演化过程被中断,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畸形地发展起来。我国当时的社会状况,也给这个畸形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由于战乱,由于地主兼并土地,农民流离失所,由于外国商品倾销,手工业者破产,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几大通商口岸的人口急剧增加。以上海为例,1895年人口为40.5万,到1910年增长到118.6万。②这些城市和工业中心的流亡农民,形成了一个广阔的劳动力市场,为中外企业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因而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不像西欧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循序渐进,中国工人阶级形成是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才突发性产生的,并且绝大部分是由农民“突变”而来。这个“突变”一直延续不断,即破产农民不断地加入工人阶级队伍。这是中国工人阶级产生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这些农民加入工人阶级队伍之后,仍在血缘关系上、社会关系上、思想文化上与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中国近代工人与农民总是若即若离,难舍难分。中国工人阶级与农民的这种关系,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为中国工会运动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它有利于中国工人阶级与农民结成牢不可破的工农联盟,有利于加强工人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有利于我党用无产阶级去影响和改造农民,使之从思想无产阶级化,以便一道为实现共产主义目标而奋斗。另一方面,中国工人阶级由农民突变而来这一特点也给工会运动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即农民的思想观念也被带进工人阶级队伍,影响着工会运动的健康发展。这一点也万万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1.
红辣椒     
《农村青年》2006,(2):64-64
完全出身农民之手,原汁原味地反映农民酸甜苦和所想所思的小栏目“红辣椒”与读者见面了。或许你会感到有些辛辣,或许你会感到文字还略显粗糙,但它确是出自农民之手,抒发农民之心,读后令人思索。本栏目欢迎读者踊跃来稿,将你的所想所感写给我们,与广大农民朋友一起探究与分享。  相似文献   

12.
唐金全 《重庆工运》2005,(11):22-23
促进农民再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进城就业务工的农民虽然呈持续增长趋势,但影响农民就业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其中,就业体制和机制是制约农民进城务工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村青年》2008,(11):47-49
赋予农民更充分有保障的承包权 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允许农民参与开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项目;逐年较大幅度增加我国农民种粮补贴 大幅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的比例;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可从金融机构融资 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 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  相似文献   

14.
《重庆工运》2009,(2):29-2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农民已经成为一支新型劳务大军,南川区现有进城务工农民18.1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9%,其中区内务工农民5万多人:区外务工农民13万余人,主要集中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每年创造的劳务收入超过10亿元,占据了农民年收入的“大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5.
朱长弟是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上宅村人。从事珍珠养殖十多年。拥有自己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06年年底,他到湖北省黄梅县“异地创业”。却不料遇到一些麻烦。有人说。最有本事的农民要数那些敢于外出打天下的人。据报道:黑龙江20万户农民举家转移异地农村创业:安徽省砀山县1万多技术型农民到外地当老板;广西钦北地区2000农民离家闻世界。使酿造米酒和制作米粉等传统产业在异地开花结果;浙江省庆元县政府鼓励农民按需流动。他乡创业的农民占全县人口15%……  相似文献   

16.
乡言 《农村青年》2009,(10):1-1
国庆60周年之际,农民有理由感到特别高兴。这些年,惠民政策一个接着一个,农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毛主席当年说过,中国革命是陕北农民用小米养大的。陈毅老总也动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解放区的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农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难以想象的巨大贡献。如今,经过了几代人的艰苦奋斗,终于有越来越多的胜利成果开始回报给农民了。  相似文献   

17.
农民的公民意识及对村民自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农民的政治权利得到了实现,但农民的公民意识的缺乏直接影响了村民自治的进一步的演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谭立独  夏江平 《工友》2008,(11):6-11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获得了田地,可以自主支配劳动力,这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了前提条件。农村改革启动以后,民工潮汹涌而来。20世纪80年代初,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80年代末,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在工作机会、公共  相似文献   

19.
魏剑美 《工友》2009,(12):64-64
俺是山旮旯的农民,照俺说来,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做个农民了。  相似文献   

20.
岑益 《农村青年》2009,(7):50-50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土地不断被征用。按照政策规定,农民能得到一定数额的补偿款,或者分到几套房子,或者两者皆有。因此,很多农民都希望土地被征用,以此改变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