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制度的目的在于弥补政府独立决策的理性不足,促进重大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程序链条中的一个独立子系统,专家论证制度应当由专业的、中立的第三方对已起草完毕的初步决策方案展开论证.在实践中,该项程序制度经常会走向错位,容易同专家座谈、专家参与等相混淆,导致其价值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这就需要从如何选择“专家”、专家怎样“论证”以及论证有何“效果”这三个层面来对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制度展开设计.  相似文献   

2.
“谁请专家,专家就替谁说话。”2009年11月11日,广州市人大调研组前往市交委调研依法行政工作。在座谈会上,广州市人大代表、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葛洪义谈及LPG清洁能源时直言,专家论证的口碑现在是越来越不好了,政府在专家论证方面应该有约束性的文件,在制度上保证这项决策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3.
“专家法律意见书”对审判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在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中,常出现一方邀请或双 方当事人分别邀请法律专家举行“专家论证会”,并向 法院递交“专家法律意见书”的现象,这对法院审理案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正确认识和评估专家法律意见书对审判工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司法独立”在现代社会的  相似文献   

4.
公共决策过程中的专家咨询或论证制度的功能可以归纳为“理性增强”。这一功能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建立一种既能保障专家咨询的独立性和话语权,又能防止和抑制专家角色错位和越位的机制。中立、公开和平衡的程序构造是防止专家知识滥用的主要机制,而“专家充权”则是促进决策体制框架中专家独立性和话语权的途径。在构造合理的专家咨询和论证制度方面,最重要的是充实专家和公众的参与权、话语权,打破政府在决策体制中的“知识-权力”垄断性结构。  相似文献   

5.
论协商民主在行政决策机制中的引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政府决定”的行政决策机制由于“公众参与”之规定停留于一般要求,造成公众在机制中的“结构——过程”两阶段中角色断裂,进而使机制所追求的民主正当性目标落空。而强调公众参与的广泛与平等、重视理性与真诚协商、注重偏好转向的协商民主有助于修复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可能遗漏的民主性,美国行政决策中的协商民主在实践层面上验证了此种功能取向。由是,在我国行政决策机制中引入协商民主可成为一种增强决策过程民主性的选择性方案,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政治协商制度为此种引入提供了政治与制度基础。而协商民主要在行政决策中获得稳定性并持续发展,必需借助法律媒介使其制度化。  相似文献   

6.
论城市规划听证会中的市民参与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芒 《法商研究》2004,21(3):13-17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指出 ,要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所有重大决策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由集体讨论决定。由此可见 ,公众参与将成为我国行政改革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公众参与可以增强行政过程的正当性 ,提高行政决策的质量及理性化程度 ,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是目前我国法学界对公众参与机制的诸多问题仍然缺乏深入研究。有鉴于此 ,本刊特邀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就“行政过程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展开探讨 ,以期对丰富我国的行政法学理论以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众参与机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指出 ,要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所有重大决策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由集体讨论决定。由此可见 ,公众参与将成为我国行政改革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公众参与可以增强行政过程的正当性 ,提高行政决策的质量及理性化程度 ,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是目前我国法学界对公众参与机制的诸多问题仍然缺乏深入研究。有鉴于此 ,本刊特邀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就“行政过程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展开探讨 ,以期对丰富我国的行政法学理论以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众参与机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行政立法过程的民主参与和利益表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建顺 《法商研究》2004,21(3):6-13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指出 ,要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所有重大决策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由集体讨论决定。由此可见 ,公众参与将成为我国行政改革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公众参与可以增强行政过程的正当性 ,提高行政决策的质量及理性化程度 ,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是目前我国法学界对公众参与机制的诸多问题仍然缺乏深入研究。有鉴于此 ,本刊特邀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就“行政过程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展开探讨 ,以期对丰富我国的行政法学理论以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众参与机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公务员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世荣 《法商研究》2004,21(3):17-20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指出 ,要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所有重大决策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由集体讨论决定。由此可见 ,公众参与将成为我国行政改革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举措。公众参与可以增强行政过程的正当性 ,提高行政决策的质量及理性化程度 ,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是目前我国法学界对公众参与机制的诸多问题仍然缺乏深入研究。有鉴于此 ,本刊特邀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就“行政过程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展开探讨 ,以期对丰富我国的行政法学理论以及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众参与机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以事前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为核心的决策程序应属常规模式,不适应风险治理的应急状态。但这不意味着风险治理的应急决策完全仰仗行政官员。相反,决策前必要的专家论证,决策相关信息的公开,风险及其防控信息的跟进收集、分析与公开,决策后和决策执行中的公众参与,以及决策或措施的适时纠正或调整,是风险治理决策程序应急模式的构成要素。我国防控甲型H1N1流感隔离决策的出台、执行和调整为凝练和推广这种模式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从目前来看,事实认定方面的专家论证已获得社会的认可,有的形成了制度。比如;北京海淀区法院审理的多灵多鱼脑精诉百慧神童油不正当竞争案,采取了“专家听证制”,据报道,法院在此案的审理中做到了在科学尚无定论和法律尚无明确具体规定的情况下,对争讼标的的认定上的公正。从此,专家听证制度就作为该院审判高科技案件的必经程序了。1998年11月,河北省检察院在全国检察机关率先聘请了专家顾问组参与检察工作的研究与决策,请顾问们就一些疑难、复杂案件的定性定罪,提出建议,以保证检察机关准确适用法律。这可称为一种关于适用法律…  相似文献   

12.
媒体广场     
《法治与社会》2005,(3):56-57
2005年 审计六大重点,“专家论证”为何难觅专家,逝江问责人大代表不作为一名两次无故缺席大会的代表被终止资格,公平和善治是和谐社会的基石,7亿元自条近千人违规……  相似文献   

13.
刘永好在《财富》全球论坛上,谈及中国企业家失败的原因时说:“70%-80%是在于投资失败,而投资失败源于决策失败”。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表明:“世界上每1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85%是因为企业管理者决策不慎造成的。”因此,“管理是由一系列决策组成的,管理就是决策”(西蒙),而决策则意味着权衡,权衡意味着选择。能让一个管理者整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不是其他什么,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它体现了专家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践中专家决策参与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某些问题。“专家失灵”是其中最集中最典型的问题。本文通过“专家失灵”原因的探究试图寻找到相应的补救措施,以期实现专家决策参与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反向协商一致”规则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TO争端解决机制在决策程序上采用了“反向协商一致”规则。该规则是指在决策时 ,只有当所有成员国协商一致表示不通过某项议案 ,该议案才能被否决 ,如果有一个成员国表示同意 ,该议案就应通过。 WTO争端解决机制对这一规则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专家小组的设立、专家小组的报告、上诉机构的报告以及授权中止减让或其他义务的通过上。《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规则及程序的谅解》 (下文简称《谅解》)第 6条第 1款规定 :专家小组应予以设立 ,除非成员国以协商一致的方式决定不通过 ;第 1 6条第 4款规定 :除非争端一方通知争端解决机构其上诉决定…  相似文献   

16.
“一人公司”又称独资公司,指仅由一人或一个投资单位单独投资而建立和存在的公司。在我国,“一人公司”主要包括:由国家独资创办的各级、各专业公司,以及私营独资公司,外商独资公司等。我国“一人公司”的特点是:投资者单一,创办的经济组织名称自定为公司;国家和外商出资创办的绝大多数是法人,负有限责任;私营独资公司不是法人,负无限责任。在国外,只有极少数国家允许设立“一人公司”,如瑞典,虽在法律上承认“一人公司”存在,但这种情况是罕见的。国外严格限制“一人公司”的原因是,“一人公  相似文献   

17.
“风险决策”是检察机关在查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生动形象的侦查术语。随着“两法”的修订实施,“风险决策”在侦查实践中越来越被重视,“风险决策”这一名词在检察理论界越来越受关注。本文立足实际,就“风险决策”的机理作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一、“风险决策”的定义 理论上对侦查“风险决策”尚未有统一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实践中“风险决策”一般指的是狭义上  相似文献   

18.
<正> 如何实事求是地认定“名为集体,实为个体”这一现象的性质,直接决定着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及法律责任的承担,关系到法律、法规的正确适用。 一、“名为集体,实为个体”,顾名思义,就是形式上为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实质上是个人投资、家庭投资或合伙人合伙投资的私人经营体。从司法实践来看,其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私人投资者在进行工商登记时,为了获得政策上的优惠而弄虚作假,将私有经营体申报为集体企业,由于审查不严,企业登记机关将属于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人企业性质的经营组织登记为集体企业;  相似文献   

19.
学界和实务界对专家意见书的争论似乎从未停止过,邀请专家论证并出具专家法律意见书的案件也呈现出普适化的趋势。笔者从专家意见书的性质、产生专家意见书现象的原因以及专家意见书的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对专家意见书进行了分析,并在最后提出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孔庆余 《中国公证》2004,(10):24-26
近年来,在一些争议比较大的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设法邀请知名法律专家或者学者,通过论证会的形式为案件出具专家论证意见书,以支持本方观点,并试图影响法官的内心确信和裁判.专家意见书频频在法庭上出现.其中,在全国瞩目的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刘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进行的终审审判中出现的一份专家意见书,引起众多专家、学者以及普通民众的质疑,认为专家意见书在此案的改判中起了比较关键的作用,干扰了司法独立,影响了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