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快速发展在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不少经验,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保护公民隐私和信息安全措施有待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存在城乡、代际、地区三大鸿沟,存在"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现象。为此,在推动政府数据共享的同时需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顶层设计,消除政务服务中的"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以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数字政府环境下政务服务数据共享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行政论坛》2018,(1):50-59
在数字政府环境下,政务服务数据的流通与共享,能够有效促进政务服务的业务重组与流程再造,打造政务服务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然而,电子政务建设探索期"缺规划少标准""重建设轻运维""重硬件轻软件""重宣传轻落实"等共性问题造成的数据孤岛、数据烟囱等现象,导致数据利用不充分、数据共享不全面,政务服务数据共享现状难以满足"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实践需求。要实现政务服务数据的共享,促进政务服务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就需要发挥政策优势,以标准化为切入点,逐步应用并完善云端共享平台,深度融合机制与技术的创新,保障配套资源支撑,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政务服务数据的共享。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主要形式。其目的在于优化政府的服务质量。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动与实施离不开公众的参与,"互联+政务服务"实施的效果也要通过公众参与来评判。虽然我国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较为迅速,但是在推动公众参与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通过建立公众评价体系、完善公众监督等来不断推进新时期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技术对于提升乡村政务服务水平具有显著效用,实现乡村政务服务的数字化需要基层政府依托乡村发展的实际和数字化治理思路谋求创新。一是以数据应用为基础,推动数字治理与乡村政务的融合;二是以破除信息壁垒为手段,实现乡村政务服务再造;三是以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推动数字化政务服务的落地。  相似文献   

5.
在当下政府治理转型的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政府网站、政务APP等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开发和运用,有力地促进了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信息与通信技术对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体现为一种"渗透—传导—扩散"的机制:信息与通信技术在政府治理理念层面的渗透,转变政府思维方式、促进观念的更新、培植公民本位治理理念;在政府治理结构层面的传导,使得政府组织精简化、社会治理多元化;在政府治理过程层面的扩散,推动了政府认识和行为的拓展、管理方式的转变和决策方式创新。该机制之所以能够发挥变革政府治理模式的作用,关键在于政府行政理性的驱动。  相似文献   

6.
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统治行政向服务行政的转变等,"智慧政府"应运而生。上海"两张网"建设通过价值理念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结构优化、流程再造、数据支撑、技术赋能等,打造出"以人为本"的上海样本。今后,应继续加强顶层设计,完成流程再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开放与共享,加强安全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和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  相似文献   

7.
整体政府理论是一种新型的政府治理范式理论基础。发挥整体政府理论对政府成本控制的应用价值,建设整体政府是降低我国政府行政成本的新思路新途径。整体政府理论视角下我国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有:政府职能"碎片化"、公共服务主体"碎片化"、政务信息"碎片化"、公共行政价值"碎片化"。建议通过推进大部制改革,推进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服务,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合作型府际关系,重塑公共行政价值观念等途径降低我国行政成本。  相似文献   

8.
对地方政府数据治理绩效要从目标、运行机制、行为和结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这几个维度从不同层面表达了地方政府数据治理的绩效。地方政府数据治理绩效提升的理论分析框架由"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构成,其提升过程中具有以下难点和挑战:导引不足,缺乏系统的政策支持;贡献不彰,存在潜在的安全问题;技术系统缺乏协同,存在系统融合问题;公众参与不足,效果不佳;缺乏系统监管,影响治理效能。因此,应加强政府数据治理的战略和政策支持,优化行政生态环境;强化数据信息链的绩效贡献,重视数据的安全风险问题;注重技术平台的系统融合,挖掘技术协同的绩效动能;注重公众的参与和体验,实现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构建政府数据治理的全方位管控体系,提升数据治理的绩效。  相似文献   

9.
《行政论坛》2019,(4):140-144
金保工程的有效实施和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形成了海量的社会保障大数据。社会保障大数据由基本社会保障数据、辅助社会保障数据和外部数据等三个部分组成。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理念,以信息服务需求为视角,依托社会保障大数据,"互联网+社会保障信息服务"能使参保者准确了解每项社会保障政策以及自身的社会保障状态;能使政府提供开放、透明、高效的社会保障信息服务,并为自身社会保障决策提供参考;能有效地提高社会保障相关群体的实践能力与专业水平。通过互联网提供或获取社会保障信息,提供者需要对信息数据进行甄别、筛选、分类、整理,使用者需要依法、依规,通过合法渠道对数据精准、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积极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部署,是"互联网+"在政府治理中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11.
《行政论坛》2016,(6):42-46
以政务微博、政务微信为代表的微政务是当前中国政府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形式。微博、微信等本质上实现了介于广播和单播之间的定制化的信息网络,使各种来源的信息如同插件一样"嵌入"在公民的"信息微空间"中。"微政务"借此提供一种"嵌入式"治理模式。网络的延伸、政府与社会互动的增进,以及"微政治"在当代政治生活中的兴起为微政务提供了不同的发展主线,以公众为中心的理念、对民生的直接关切、公私平台的融合以及各种治理途径的合作是微政务基本价值所在。同时,在治理中应注意微政务和微平台中包含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求知》2016,(6)
正"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施要以解决当前体制机制和传统环境下民生服务的突出难题为核心,改变以往技术导向、项目驱动的信息化建设模式,有效整合孤立、分散的公共服务资源,强化多部门联合管理和协同服务,鼓励市场参与,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渠道,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信息体系,全面提升各级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社  相似文献   

13.
《行政论坛》2015,(5):53-57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理单元"——基层政府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国家和上级政府治理的代理人,同时又是服务和回应当地社会公众诉求和利益表达的协同治理主体。陕西省ZS县公共项目管理案例折射的基层政府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在:公共项目决策、行政执行过程和行政行为监督等方面。矫正基层政府行为失范的对策是:在构建地方基层治理模式创新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重构政府与社会关系,构建基于协同参与的多元治理主体;以公共权力的使用为核心,强化对地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控;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基层政府治理;建立基层政府绩效评价和效能监察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环境协同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通过整合协同治理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构建“目标—政策—资源”地方政府环境协同治理能力三维分析框架,并结合H市环境治理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标协同维度存在时间和主体两个子维度,在时间子维度上要实现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间协同,主体子维度上要加强政府内外多主体目标间协同;政策协同维度包括纵向和横向协同两个层面,在纵向上地方政府应与中央政府实现政策协同,在横向上环境政策应与经济政策及其他相关政策保持协同;资源协同维度涵盖人、财、物以及信息资源的协同,人、财、物协同提供基础支撑,信息协同提供数据支撑,从而增强协同治理能力。因此,地方政府应从制定区域协同目标、提高政策协同度和加强信息化建设等路径提升环境协同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智能化时代的来临,需要发挥数据赋能效用,构建数字政府治理体系。当前,在政府与时俱进的改革意识与创新理念、强大高效的资源整合与实施能力、相辅相成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实践,以及全面普及的网络文化与民主氛围影响下,数字政府呈现出基础设施云化、全触点数字化、业务在线化、数据运营化的治理特点,其转型逻辑反映了扁平沟通的互动理念、政务数据的协同共享、精准服务的优化供给以及科学决策的有效输出。数字政府治理尽管具有强大的治理效能,但是当前依然面临着部门需求响应慢、数据孤岛现象多、服务协同性差、业务一致性弱的问题。全方位深化政府数字化转型,未来需要实现从信息化普及到智能化应用的理念创新、从数据孤岛到数据流通共享的数据创新、从职能驱动到社会需求驱动的服务创新,以及从单向决策到共商共建共享的决策创新,最终提升数字政府的治理绩效。  相似文献   

16.
"模糊经验粗放"是基层公共服务治理亟需克服的"木桶短板"效应.面对基层公共服务经验治理、资源错配、协同乏力、方式模糊、标准缺失、技术粗疏与管控粗放同存的困境样态,破解基层公共服务建设"短板",探索推动基层公共服务精细化治理是服务体制机制转换、知识工具支撑、现实窘境倒逼和治理绩效目标追求的逻辑必然.基层公共服务精细化治理要以科学性、整体性、协同性、规范性为原则,以标准化、精准化、智能化、人性化为根本目标,通过制度规制引导、"精明行政+社会服务"双元机制建构和问责机制的设计,对"政府核心—社会多元"行动者进行有效引导.从服务价值创造、主体服务职能厘定、府际跨部门协同聚合、多主体合作共治、网络智能互促融合等层面推动基层公共服务精细化治理实践的行动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主的社会运行模式已逐渐盛行在各个领域。而"互联网+政务"就是该模式在政府治理方面的重要实践。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成都的支柱性产业,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为成都市"互联网+政务"的开展和运行提供了有效契机。因此,在全面总结成都市"互联网+政务"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并厘清"互联网+政务"建设和运行的现实困境,对于构建成都市"互联网+政务"建设和运行的法律保障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湖泊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湖泊水污染治理中,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之间协同不力,表现为湖区地方政府行政分割、各自为政,过于依靠行政手段,社会公众参与不足。其原因为:治理模式陈旧,协同治理的动力不足,统一管理机构缺乏权威性,信息沟通与共享机制不完善。因此,应加强湖泊水污染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协作,强化政府考核与激励机制,建立符合湖泊水污染治理特性的管理机构和协调机制,加强湖泊水污染治理的信息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政府数据治理改革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应然性来看,政府数据治理改革至少要实现以下目标:地方政府能够切实重视并将数据治理改革有机嵌入决策系统,切实推进政府间的横向协同与合作治理能力,数据和信息等核心资源能够被安全、有效地利用和整合,公众能够享受到政府数据治理改革技术所带来的高品质公共服务。为此,应该加强对政府数据治理改革的战略导引和政策支持,重视数据治理技术应用中的安全风险问题,注重数据治理实践中技术平台间的系统融合,优化基于数据治理技术创新的公众参与渠道和机制,构建针对政府数据治理技术运用的全方位管控体系。  相似文献   

20.
周健 《理论探索》2012,(3):113-116
对上海市M区14个建设项目的调研结果说明,当前地方政府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信息公开不能做到"一次告知",土地出让"招拍挂"存在一定缺陷,规划变动影响行政审批效率,部门协同存在薄弱环节。为此,应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地方政府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效率:一是培育整体性治理理念,积极为服务对象负责;二是推行线上线下协同审批,方便申请者办事;三是加强行政审批流程的标准化建设,使审批能够按章办事;四是加强对社会专业性服务机构的培育和监管,规范服务行为;五是加强制度创新,推行行政审批"双向代办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