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从479名"阳光社工"中层层推选出10名优秀社工.这些优秀社工在各自的工作中,都积累了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主要包括助人自助的理念,危机干预、资源开发、家庭感化、提升自我、帮困解难等方法和经验.全社会应该更多地理解、服务社区青少年,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2012年12月,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经验交流暨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试点启动会议在上海召开。与会领导和代表参观的第二届"上海公益伙伴日"社区志愿服务展区,通过"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社工引领社区志愿者?公益项目、社区志愿服务记录?试点、推优评选?表彰、体系建设?展望"等五大版块的内容,展示了上海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今后,上海要进一步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与社区志愿服务的"五社联动",继续科学实践与探索社区志愿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3.
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争鸣,中国司法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外延逐渐明确,然而,由于中国司法社会工作在理论上移植自西方尤其是美国,在微观上则主要围绕司法机关的司法工作传递社会福利和开展社工服务,这均与中国本土的实践存在摩擦。从2011年的《社工意见》到2012年的《社工规划》,乃至从2003年以来的以上海为代表的司法社会工作实践,结合中国本土话语基础来看,中国司法社会工作应当对接的并非"司法工作",而是"政法工作"。司法社会工作从总体上的使命是推动国家治理从防控的视角转向福利供给的视角,从管理的视角转向多元治理的视角,从治理的现代化转向服务的现代化,最终走向"服务为民"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关怀和激励是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实践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和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是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的突出问题.建立和完善社区工作人员关怀激励机制,可以建立以应届大学生参加社区工作作为报考公务员必要经历的制度,建立以定期到社区工作一定年限作为国家公务员提拔晋升必要经历的制度,建立"社工俱乐部"、"社工之家"或"社工论坛"网站,建立经济待遇与工作年限和考核挂钩的机制,建立基层政府与社区工作人员配合协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工作人员的优势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湖南省"禾计划"乡镇(街道)社工站项目为研究载体,运用案例研究法从"人才振兴"视角分析C县青年社会工作人才本土化实践案例,对比项目实施后C县在青年社工本土化、专业化和人才培育机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分析社工人员流动率、专业服务水平和从业人员综合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资金保障、明确服务评价标准、优化从业环境和支持社会组织建设等对策,拓展现有本土化人才培育成果,为湖南省民政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贡献理论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上海市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矫正模式,即"上海模式"。"上海模式"采用政府向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购买社工服务的方式进行运作,社工在社区矫正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上海模式"具有如下特点:有政府购买服务,社团自主经营;强调社工介入,注重项目运作;整合社会资源,拓展资金来源。"上海模式"的困境在于社工角色定位问题,目前定位于专业服务者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7.
我国临时性社会救助机构在设置时应吸纳有社会工作背景的社会工作者参加并设置社工工作站及甄别社工、站内服务社工、接送(转介)社工、外展社工等岗位或人员,而且随着救助专业的广泛深入发展,还应设置更多、更具体的社会救助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讨论了笔者所在的南京晓庄学院企业社工人才培养模式.南京晓庄学院的企业社工人才培训是典型的TOT培训模式,以社工学生自身为主,社工老师督导为辅,充分显示社工专业的充权与赋能理念,将学生的潜力发挥到无限,从而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企业社工人才.当然,这一模式还在尝试探索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社会工作者具有职业性和专业性特点,但其受到专业人才数量相对不足、社会认知度不高等现实问题制约;志愿者的社会认同度、群众参与度较高,但其非职业性等原因制约着服务效果和质量,需要专业的职业的引导和管理.建立社工与志愿者的联动模式,培育一支专业社工带领下的志愿者队伍,是对社工、志愿者这两种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实现公共管理及社会服务社会化的新方式.文章通过阐述社工与志愿者联动服务提出的背景、意义,疏理社工与志愿者的概念、性质、服务范畴、目标、手段等要素,提出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能够形成优势互补,并对社工与志愿者的具体联动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湖南省"禾计划"乡镇(街道)社工站项目为研究载体,运用案例研究法从"人才振兴"视角分析C县青年社会工作人才本土化实践案例,对比项目实施后C县在青年社工本土化、专业化和人才培育机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分析社工人员流动率、专业服务水平和从业人员综合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资金保障、明确服务评价标准、优化从业环境和支持社会组织建设等对策,拓展现有本土化人才培育成果,为湖南省民政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贡献理论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从1978年"救国团张老师"在台北街头进行少年外展工作开始,外展工作的方法在台北逐渐受到社工实务的重视;深受香港的影响,1996年台北市政府委托民间福利团体陆续开办外展服务,外展工作正式进入"战国时期",历经10年的发展,外展工作从摸索尝试到构建出了实务理论与评估方法.但随着如今少年生活形态与政府政策的改变,建议外展工作未来采取以社区为基础的外展工作模式.构建个案管理系统,提供少年外展实务,推动台北少年外展工作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工作者素质模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工作者素质模型包括影响力、困难处理、资源整合和专业理解四项一级素质要素.素质模型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可以帮助社工机构明确招聘重点与培训方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工作者流动性过高的问题,可以帮助提高社工机构的服务质量和社工事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创意背景:   随着青少年社工工作逐渐走上正轨,更多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也不断出现.一方面卢湾区青少年社工在经过长达近两年时间的一线工作之后发现,16-25周岁的社区青少年其实早在其年龄阶段之前就已经积累了很多问题,青少年社工的提前介入可以有效地衔接学校问题与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伴随着青少年社工的影响力和社会认可程度的不断提升,一批优秀青少年社工也逐渐为人所知,秦天栋作为卢湾区青少年社工站站长是卢湾区青少年社工的代表,他专业化的工作方法和显著的工作成效在卢湾区乃至全市都有一定的影响,卢湾区团委正是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考虑,决定成立小秦工作室.……  相似文献   

14.
为推动上海青少年事务社工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培育一支青少年事务社工骨干队伍,从而有力促进社团的成长和发展.在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积极推动下,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共同开办了“青少年事务社工骨干培训班“.……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的推进,离不开自身的宣传。社工宣传工作在传播社工理念、提高社工的社会知晓度和公众认可度、引起政府对社工工作的重视、促进各地社工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社工机构要发挥好内部社工通讯员这支队伍的作用,通过宣传努力提升社工形象。  相似文献   

16.
乐山大佛举世闻名,然而曾经罩护它数百年的大像阁,却像谜一般扑朔迷离. 据主持修建乐山大佛最后阶段工程的唐代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的碑刻,大佛的正式名称叫"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宋代提点成都路刑狱邵伯温在大仙左侧崖壁上题刻"弥勒大像"四字.  相似文献   

17.
社会治理是我国社会领域改革的目标,社会协同治理是改革的过渡阶段.在这一背景下,"三社联动"机制是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其核心的问题包括"三个主体如何产生、每个主体承担何种责任、彼此间如何联动".引入社工、培育社区组织、推行"两务分离"、实行"社区事务工作坊"是"三社联动"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刚踏上社工这个工作岗位的徐斌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做好一名专业社工?通过一年的工作和培训,他终于找到了答案:要做好一名专业社工,心中要有一团火,工作要有一股劲,要从爱岗敬业做起.   ……  相似文献   

19.
团属青少年事务社工是我国社工人才队伍的一支新生力量,2006年以来福建各地相继成立了青少年事务社工机构,成为当地共青团开展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由于社工人才总量不足,专业素质差异较大,人员流动频繁,社工队伍工作压力较大。加快团属社工事业发展,要从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专题培训,分类帮扶青少年,建立健全社工管理体系等方面着手,努力构建一支稳定的社工队伍,全面推进团属青少年事务工作。  相似文献   

20.
记者日前来到了豫园街道青少年社工站采访,在采访过程中,陈慧君社工讲述了一个令她记忆深刻的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