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近年来,钟祥市双河镇坚持"工业强镇、特色兴镇"发展思路,沉着应对挑战、保持发展定力,以党建为引领,立足当前实际,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全镇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抓工业,筑牢发展支撑双河镇将发展工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以重点项目为支撑、招商引资为抓手、园区建设为平台,加快推进工业发展步伐。今年元至9月,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47.28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16.65亿元,财政收入1.39亿元,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以工业经济的角度,从海西建设的大背景出发,以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快报数据为依据,结合厦门工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以及《若干意见》中提出的海西战略定位和具体要求,对于厦门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工业经济,怎样建设好工业经济进行分析和阐述,挖掘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影响厦门工业发展更深层次的内源性问题,力求寻找突破工业发展瓶颈、破解工业发展难题的方法,提出进一步促进工业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为政府制定发展工业经济、提高工业水平的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论坛》2013,(8):I0010-I0011
“十二五”以来,丘北县紧紧抓住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推进工业跨越发展和实施“城镇上山、工业上山”以及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机遇,以开展“产业发展年、园区建设年、招商引资年”为契机,突出园区载体平台建设,加大工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着力推进产业基地和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传统城镇化以工业文明为依托,以工业扩张和城市扩容为内容,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滋生了诸多的生态问题和灾难。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相得益彰,共生共荣。只有将生态文明的理性和智慧融入到城镇化发展全过程,建构以生态文明为内涵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才能建设健康、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  相似文献   

5.
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动机"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为"增长极"支撑工业优化升级,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是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沙湾区加快工业强区步伐,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业支撑作用日趋突出。同时,以园区建设和重大项目为载体,切实抓好移民新村和城镇新区建设,加快产业拓城和旧城改造步伐,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山水文化生态城。未来5—10年,沙湾区将进一步坚持"两化"互动,高标规划布局、强化工业支撑、加快交通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区域发展新枢纽,拓展城镇发展新空间,增强互动发展新动力、构筑百万城市新组团,实现富民兴区新跨越。  相似文献   

6.
<正>1993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翻开开发建设南沙的崭新一页.从此,南沙迈开步伐,依靠科技进步,以工业为主导,经过三年建设,南沙工业取得长足进步,展现出喜人的发展前景,坚实地向着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的目标迈进.一、发展南沙工业的战略意义(一)发展南沙工业对建设南沙现代化海滨城市的意义.南沙总体规划确定了南沙的四大功能为交通运输、港口贸易、工业加工、第三产业.工业作为南沙四大功能之一对建设南沙现代化海滨城市有着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南沙海滨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和城市发展规模.南沙经济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峨边将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一思想,全面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新的工业化思路和举措,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一、以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手段,构筑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是云南省华坪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云南省工业强县”的目标,突出又快又好发展这个主题,抓机遇、打基础、调结构、建支柱、增效益,实施工业强县、非公经济富县、科教兴县全方位开放战略,着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构建和谐华坪,开创“三个文明”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是提升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大龙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较早,对其建设情况进行调研,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布局工业园区建设给予启示和建议,促进铜仁地区工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培植特色支柱产业,是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作为楚雄彝族自治州改革开放的窗口、试验区和支柱产业培植基地的楚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产业建设为核心,培强优势产业,推动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产业发展的新型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发展的集聚化和产业竞争力的高端化。从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现实状态来看,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必须坚持工业化的逻辑。坚持工业化逻辑就是要防止过度去工业化,从新兴产业的新动能培育与传统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两条路径入手,以新型工业化、再工业化、继续工业化及工业现代化为基本逻辑,在坚持把实体经济做优做强的基础上,通过创新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核心动力,进而构建我国新时代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工业化逻辑的实现需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渗透作用,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动能;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积极培育未来新产业的发展;完善支持体系,创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环境。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是区域竞争优势形成的重要途径。产业集群的发展与核心企业的成长相互影响、相互决定。核心企业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起着企业集聚、产业组织、产品导向、创新引领的作用。从陕西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出发,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设计,应突出核心企业的集聚、衍生、裂变以及配套企业的关联和产业组织的根植。在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需采取相应的针对核心企业作用发挥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3.
公安基层基础建设是各项公安业务工作的根本和依托,是公安事业赖以发展的基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基层基础建设要以维护稳定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基层所队建设为龙头,以构建大基础格局为导向,强化工作措施,完善保障机制,增强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的民主发展必须在以下五个战略问题上达成共识:一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道路,二是坚持"渐变式"的民主发展方式,三是把基层民主建设作为当代中国民主建设的基本路径选择,四是把竞争性民主选举当做当代中国民主发展的突破口,五是要把破除民主发展中的文化障碍当做民主系统建设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5.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均需要进行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效率的高低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发展方向是否正确,也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稳定发展。我国的土地流转市场已初具规模并逐渐发展起来。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土地流转的效率受到政策法规、产权制度、交易成本以及非农业收入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监狱警力资源配置问题研究——基于监狱职能纯化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监狱职能纯化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优化监狱警力资源的配置与开发,规范监狱警力资源的配置管理工作,创新监狱警力资源配置管理的方法,以更好地发挥监狱职能作用,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确保监狱警力资源配置的法治性;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确保监狱警力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以扁平化管理为着力点,确保监狱警力资源配置的实效性;以开发现有警力潜能为关键点,确保监狱警力资源配置的长效性;以信息化建设为保障点,确保监狱警力资源配置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7.
从制度保障层面彻底解决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重在构建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拟合监测预警系统.应考虑建立配套的监测预警工作机构,加强监测预警的理论研究及能力建设,将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拟合"前置",并考虑建立高校人才培养规划的"公众参与的民主法制机制".  相似文献   

18.
高质量谋划“十四五”规划关系到未来中国的现代化及中长期发展。以现代化战略为导向的“十四五”经济发展规划重点主题,要把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战略目标,把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核心内容,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工作主线,把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作为关键抓手,把高水准的市场经济作为制度保障。以现代化战略为导向高质量谋划“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领域在于工业领域的现代化、创新领域的现代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和区域发展领域的现代化。以现代化战略为导向高质量谋划“十四五”规划要以高质量发展为政策取向,在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微观经济、对外开放、产业链现代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High-quality planning for the 14th Five-Year Plan has a bearing on China's future modernization and medium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The key themes of the 14th Five-Year Plan oriented to the modernization strategy should take realizing the people's satisfaction of their needs for a better life as the strategic goal;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dern economic system as the core content;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s the main line; the cultivation of new driving forc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cheif measure; and a high standard market economy as th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The key areas of the 14th Five-Year Plan ar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ector, modernization of the innovation sector, integr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form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14th Five-Year Plan should tak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as its policy orientation; and make greater strides in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macro-economy, meso-economy, micro-economy; the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modernization of industrial chains and modernization of infrastructure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相似文献   

20.
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改革开放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发展能力的实践逻辑三者的有机统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表象上是发展问题,本质上是全面改革问题,就是要构建一个多方畅通衔接、协调发展的动态循环系统,既要注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也要兼顾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为更好地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需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挥好改革关键一招的作用,畅通市场循环、疏通堵点与断点,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国土空间布局优化,实行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