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雅尔塔达成秘密协定,以归还苏联在旅顺的特权为条件,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到了1949年初,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斯大林表示,一旦对日和约签订,美国从日本撤军,苏联就从旅顺撤军。如果共产党希望苏联立即撤军,莫斯科将照办。  相似文献   

2.
赵婷  王聪聪 《唯实》2012,(12):91-94
官僚特权集团是研究苏联剧变的重要维度,它在苏联剧变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阶级》一书对苏联模式在苏东的实践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将掌权的官僚集团称为"新阶级"。吉拉斯所说的"新阶级"实质上就是指官僚特权阶层。虽然对官僚特权集团在苏联剧变中的作用有不同的意见,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存在严重破坏党的先锋队形象,破坏了党的政治合法性;也成为改革苏联模式的的障碍和阻力,阻碍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可以认为,苏联特权集团的利益取向直接加速了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3.
苏联改革从赫鲁晓夫时期开始到戈尔巴乔夫时期结束,以苏联解体而告终。这场改革之所以失败受诸多结构因素的影响,其中传统结构中的因子,社会结构中的阶层利益,国家结构中的民族问题,以及国际结构中的和平演变等结构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改革中忽略了结构的对称性和平衡性,最终导致了苏联改革的失败。  相似文献   

4.
《苏联兴亡通鉴》把苏联兴亡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给出了10个方面的深刻总结,既包括成功经验,也涵盖失败教训。苏联崩溃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社会长期的过"左"的路线和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同社会主义社会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自由民主与法治的矛盾,党政官僚特权集团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主义势力同各族人民的矛盾。苏联历届领导人对此认识不到,更无法妥善加以解决,终于酿成全面危机,导致亡党、亡国和亡制。把苏联崩溃这样重大历史事变,归结为个人错误是可悲的难心史观。苏联的失败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坚持教条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灾难。苏联不是毁于改革,而是毁于拒不进行改革。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与时俱进、变革创新的社会,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复兴发展的历史必由之路。高放教授总结历史教训,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前景充满信心、矢志不渝。  相似文献   

5.
列宁时期,因为战争的需要,苏维埃国家建立了高度集中的官制,这种官制助长了苏维埃国家干部特权的滋长。领导干部高工资,住房特权化,国家机构臃肿,人员膨胀等等,官僚主义现象日益严重。列宁时期苏维埃国家干部的特权现象为此后苏联"官僚特权阶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是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和考察列宁时期苏维埃国家干部的特权现象,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在此以后 ,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也陆续步入了改革之路。到上一世纪80年代末和 90年代初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改革在这些地区遭到了失败。而中国的改革却一直稳步前进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的成就。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日趋稳定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改革的成功有何经验 ?苏联东欧的失败有何教训 ?探讨这个问题 ,对于我们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更好地促进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 ,无疑是有益的。一、正确处理改…  相似文献   

7.
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雅尔塔达成秘密协定,以归还苏联在旅顺的特权为条件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协定有效期为30年。时过境迁,1949年初,斯大林表示,如果中国共产党希望苏联立即  相似文献   

8.
列宁时期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两条道路,20世纪30年代确立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主要是继承了第一条道路并形成一种备战体制。战后苏联共产党一直坚持备战体制,未能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根本改革。苏联共产党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纽带,取消苏联共产党的领导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9.
张新 《廉政瞭望》2010,(1):60-61
苏联的三次改革为什么失败?中国的改革为什么成功?比较中国和俄罗斯的改革模式如何评价……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中苏问题专家沈志华教授。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于赫鲁晓夫的评价历来毁誉不一。近年来,随着苏联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理论界对于赫鲁晓夫是否开始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历程?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等常有论述和争论,这些不同的评价和论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赫鲁晓夫的改革思想与实践(一)赫鲁晓夫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赫鲁晓夫对于斯大林时期高度的个人专权,  相似文献   

11.
论当前农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造成当前农村一系列问题的制度原因。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就要按照"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思想,坚决废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借鉴"金股"制度,对农村土地实行国家与个体农民共同所有的股份制改造,在保证国家终极所有权的基础上赋予农民真正的土地自主权。  相似文献   

12.
根据唯物史观,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本质上是一种质变与量变的关系。二者作为改革的基本方法,本身无好坏之分。一国到底适用何种改革方式,一切都应依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历程述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促进传统政府职能的转变,从实质上改变高度集权的政府管理模式,建立精简统一高效规范的服务型政府,我国先后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这六次机构改革,经历了由浅层次到深层次,由单纯裁减到综合配套改革,由精简机构、理顺关系到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指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体制的运行机制。因此,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乌鲁木齐市结合实际,在机构设置、职能整合、人员编制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为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体制环境。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关于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观点可谓众说纷纭,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于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改革的内容、改革的经验、改革中的问题以及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改革是宁夏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变的动力,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不竭动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探索新时期农村体制改革,对加快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新城 《理论学刊》2002,60(5):27-30
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 ,坚持改革开放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两个基本点之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并从哲学的高度思考这些问题 (而不是停留在现象描述、对策建议上 ) ,这是理论界一项重要任务。谈到改革 ,一般都会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改革 ?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怎样确定改革的对象和内容 ?如何理解改革的目标 ?按照什么原则选择改革的具体措施、步骤和方法 ?等等。本文认为所有这些问题 ,都必须从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出发 ,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韩德强 《探索》2006,3(2):183-188
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这个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正是一些主流经济学家鼓吹的全盘市场化导致的。回顾改革历史,可知要按一些主流经济学家鼓吹的全盘市场化改革去反对“权贵资本主义”,去追求“好的法治的市场经济,只能是缘木求鱼。承认新自由主义的错误,承认市场万能论的错误,承认将市场机制泛化到一切领域的错误,并不等于要否定市场,更不等于要否定改革。人民群众拥护的改革,是走向共同富裕的改革,是要市场,不要市场化,要计划,不要计划化的改革,绝不是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想象中的全面私有化、全盘市场化、两极分化、腐败化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以暴风骤雨式的革命力度改造了农村社会,使中国农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顺应时势和农民意愿的改革.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主导改革的功能由于世情、国情变化而有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体制改革的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康之 《新视野》2002,(3):36-38
与西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行政改革不同,中国的行政改革是行政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而且包含着一定的政治目标。但是,对于政治体制改革来说,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又只是一项准备性的工作,它不能替代政治体制的改革。根据中国改革的逻辑,中共十六大的召开,将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起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走向民主的历程,其基本内容是权力结构的调整。一、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导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改革就成了时代的强音,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在改革中谋求发展,即通过改革探索一条发展之路,在改革中寻求发展的契机。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