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向彦 《学理论》2013,(23):162-163
医患之间的权利义务是由医疗合同和相关法律规定所确定的。医患间的权利义务具有动态性、对应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依据有关法律和医疗实践,具体说来,医方的义务包括:诊疗义务、注意义务、说明义务、紧急救治义务、制作保存病例资料的义务,以及保密义务。其中,诊疗义务是医方最主要的义务,说明义务与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相对应,紧急救治义务有严格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2.
董事信义义务的立法与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树文 《理论探索》2012,(1):141-144
信义义务是指当事人之间基于信义关系而产生的义务;公司法关于董事信义义务规定的缺失体现在对董事注意义务规定、对董事忠实义务规定和董事对债权人信义义务规定三个方面;公司法关于董事信义义务的规定应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3.
合伙人信义义务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伙关系中合伙人的信义义务源于合伙人之间因信任和合伙协议建立的信义关系,是由诚实信用原则衍生出来的一项义务.合伙人信义义务的具体形态因合伙人在不同合伙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而不同.我国"新合伙法"关于合伙人信义义务的规定存在诸多不足,为此,应采取完善合伙组织形式、重构合伙关系中合伙人的信义义务体系和确立合伙人违反信义义务的法律责任等措施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安全保障义务在我国立法上的确立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是对传统侵权法只重视积极侵权行为而轻视不作为的侵权行为偏颇的纠正,更是重视人权的体现。但是其中关于安全保障义务合理限度范围的立法规定仍然存在不足。因此,笔者从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认定标准和承担责任的范围着重论述了如何合理规定安全保障义务的限度范围。  相似文献   

5.
康德在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中对于道德价值的说明历来引起诸多的不同理解,但都把义务概念作为解释道德价值的关键,都从康德在几个例子中所说的"纯粹出于义务的行为才首次具有道德价值"出发,认为出于义务动机的行为才是具有道德价值的行为。本文想从对于道德行为的过分决定问题出发,讨论义务动机与道德价值的关系,但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究,分析道德价值的根源并不在于义务,而是认为道德价值的根源在于理性本体世界,而义务概念只是一个过渡性的概念,是一个将适用于所有理性存在者的道德法则运用于人类这种有限的理性存在者之后产生的概念。进而指出把义务概念当作道德价值的核心概念来解释会引起对道德价值狭隘化解释的后果,而在这种理解的过程中,善良意志这个日常道德观念却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司董事义务及其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插三 《理论探索》2006,(3):153-154
以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为基本内容的公司董事义务体系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环节。我国公司法关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义务体系的相关规定多有不妥之处,尤其是竞业禁止义务、不得进行自我交易义务的规定有失公允。有鉴于此,明确董事与公司的法律地位,对幕后董事的控制行为进行规范,完善民事责任体系等,是今后立法上需要进一步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关于对不作为犯之作为义务的理解,理论和实务界都存有异议。在我国台湾地区医师丈夫简某被控故意杀害乳癌妻子一案中,简某并无积极"杀人"行为之实施。对于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汤某,其丈夫简某并不具有法定的救助义务,相互之间也不具有法意义上的医患关系。简某对于妻子病情的怠慢是造成妻子最终因乳癌病情加剧而死亡的主要原因,两者之间具有事实上的因果关系,但并非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对于简某的行为完全可以进行道义上的谴责,但道义的谴责并不必然带来刑罚的责难,本案应以无罪论处。  相似文献   

8.
党章文本中关于党员及预备党员的义务与权利、入党介绍人职责、开除党员、自行脱党、党员退党、入党誓词、党的干部、党的纪律等的规定体现着党员义务本位的价值理念。以公民权利本位为参照系,党员义务本位的特征为:党员义务人人相同,党员义务是目的、党员权利是手段,可以作出党员应当履行义务的推定,但党员义务本位并不是党员唯义务论等。党员义务本位与公民权利本位的适用场域不同,二者之间相互统一,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9.
在保险合同订立过程中,保险人的信息提供义务明显高于一般交易关系中的卖方.对此,经济学上的交易成本理论可以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我国新修订的<保险法>第十七条对于保险人缔约信息提供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这一规定,保险人负有提供格式条款、说明保险合同内容以及提示并明确说明免责条款等三项义务;在诉讼中,保险人负担主要的举证责任,保险人违反缔约信息提供义务将分别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和免责条款不发生效力的法律后果.这种制度安排有助于减少包括市场型交易成本和政治型交易成本在内的总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10.
我国法律关于网络交易平台是否负有审查义务及审查的程度没有单独规定。有必要将网络交易平台的审查义务与免责条件结合"交易服务"的特殊性做出单独规定,使审查义务的相关立法更加精细化、具有可操作性。为实现审查义务在法秩序内的统一,审查义务在民法、行政法与刑法中的内容应当有所不同,审查义务的特点与程度必须与经营模式和对象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刘雨萌 《学理论》2013,(4):121-123
公司的成立和存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公司资本,而形成公司资本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是股东出资。但在我国,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情形屡见不鲜,严重侵害了其他股东、公司和公司债权人的合法利益,由此引发的诉讼也层出不穷。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动因来入手,分析违反出资义务的股东对公司本身、公司其他股东和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的性质与承担形式,并结合最高院出台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中关于股东违反出资义务方面的规定进行理解和剖析。  相似文献   

12.
观念的创新是最大的创新。在社会变革这个大的时代环境下,思想工作也正面临着一场转型,孕育着一次新的突破。其中,观念的变革无疑将首当其冲。笔者仅就目前思想工作中存在的认识误区谈些看法。一、关于奉献意识首先,从奉献与义务的关系看,我们的思想工作还较少考虑义务因素,常把义务也说成奉献。比如,我们的典型宣传,尤其在写干部时,往往以干部本应什么也不干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把干了些什么的干部写成奉献者。其实,就算是干了前任几年、十几年没做的事,也是义务,应归义务范围,不应列入奉献行为。这就像医生之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军人之冲锋陷阵、保家卫国一样,都是各自应负的职责与义务。如果不这样做,那就违反了职业道德规范,社会就会陷入一种危险的境地。所以奉献是义务之上之外又干的好事。  相似文献   

13.
消费者知情权实现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经营者强制性信息披露义务的履行.明确经营者强制性信息披露义务是克服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体现了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价值目标.我国现行<消法>克服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的主要方式在于确立经营者的自愿说明义务.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法律上直接规定经营者的强制性信息披露义务,对<消法>的模糊性规定予以修正,明文规定经营者四种情形下的强制性信息披露义务.  相似文献   

14.
现代法治国家不但规定民众享有的权利,还规定了完善的义务作为权利实现的保障。我国农地物权存在着只规定权利,但没有规定义务主体的义务之弊端,实践中导致农地物权在强大的公权力面前无能为力、任人支配的境遇。根据权利义务一致性的原理,国家对农地物权负有尊重义务、平等保护义务、补偿义务和反哺义务。对于目前我国以主体间不平等、歧视性的财产社会义务为特色的农地用途管制制度必须进行改革:按照权利与义务一致性的要求,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农地,国家应当为其提供更多的政策激励。  相似文献   

15.
作为义务在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客观要件中处于核心地位,研究作为义务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分析刑法中存在的作为义务理论来看,应当从形式要件与实质要件两个方面共同限定作为义务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浅议《合同法》格式条款制度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合同法>格式条款制度,存在以下不足:在体制方面,将格式条款的订立、效力和解释同规定在合同订立一章中,有欠科学;在订立方面,格式条款订立中条款提供方需提请对方注意的范围过于狭隘,对条款的说明义务不具有普遍性,不利于相对人利益的保护;在效力方面,存在自相矛盾、自相重复的问题.同时,仅规定条款的无效,未规定条款的可变更、撤销,有悖于合同自由原则.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12)
学校承担民事责任的基础是其安全注意义务。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分为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我国的《侵权责任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及关于学校的补充赔偿责任方面的法律法规等,对学生伤害事故的侵权责任规定仍存在较大的缺陷。要从立法方面、司法方面和制度方面完善学生伤害事故中侵权责任的认定。  相似文献   

18.
温正伟  潘颖 《学理论》2012,(12):77-78
2009年,我国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关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公告。其目的在于方便公民全面了解纳税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帮助公民及时、准确地完成纳税事宜,促进征纳双方在税收征纳过程中的合作。在这其中,税收监督权是一项既基础又重要的权利,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精神赡养立法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加强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已变得刻不容缓.我国关于精神赡养的立法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该法对老年人精神慰藉的规定缺少可操作性.完善我国精神赡养法律制度,应明确赡养人对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义务及其界限尺度,赋予老年人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明确精神赡养义务人未尽精神赡养义务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民法理论中,无合同即无义务.在司法实践中,因一方当事人在订约过程中的过错而使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并由此对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害的情形大量存在,但此时当事人之间不存在有效合同关系,难以凭借传统违约责任追究致害人的责任.着重从几个关键方面初探可以填补此缺陷的缔约过失责任制度,说明建立该制度不仅完善了中国的债法体系,而且也完善了交易规则,利于保护缔约当事人的利益、维护社会正义、制约商业欺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