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方军 《江淮法治》2013,(17):54-55
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工作的重大事项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维护人民利益、彰显人大权威的有效形式。近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审慎择取重大事项决定内容,积极探索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实现途径,依法有效地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作  相似文献   

2.
<正>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这是宪法赋予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基本职权。现在,这一规定的实施还没有完全落实,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领导权和人大常委会决定权的关系问题,仍然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值得认真探讨予以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谈我们的一些肤浅认识。一、坚持党的领导,保证地方人大常委会决定权的行使。宪法赋予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权,是由我们国家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  相似文献   

3.
依法对地方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或者普通公民授予荣誉称号,是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地方政府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予以奖励是政府加强人事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对于地方人大常委会授予地方荣誉称号和政府奖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什么区别?在行使法定职权上是否有范围的划分?对于某个人的授予荣誉称号或者授奖到底应由地方人大常委会还是地方政府负责?对此。不少人并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4.
审议决定重大事项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由于全国人大尚未出台关于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相关法律,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对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行使决定权的规定比较原则、笼统,缺少具体可操作性程序和硬性的制度约束,因此,这项职权在地方人大工作实践中,一直以来重视不够,认识缺位,职能虚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为新时期地方各级人大依法行使重大决定权明确了任务、指明了方向,也为徘徊观望的地方人大行使好这一职权理清了认识,开拓了思路.各级人大要牢记使命,恪尽职守,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使命,理直气壮地代表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  相似文献   

5.
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近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在重大事项的讨论决定方面,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进一步规范了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程序,进一步扩大了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内容范围,为推动地方民主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带着这方面的问题,记者走访了正在出席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的部分省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安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实验中心主任李晋是一位老人大代表,还是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说到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他滔滔不  相似文献   

6.
行使撤职权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一项重要的刚性监督方式。地方组织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个别副职,撤销由其任命的“一府两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监督法在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基础上,专列第八章就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撤职案的审议和决定”等方面依法给予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7.
笔者认为,各级党委对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是对被任命干部进行任后监督的有益补充,符合党管干部的原则,同人大依法行使罢免权、免职权和撤职权并不冲突。从人大视角看,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干部不存在试用期。  相似文献   

8.
正经济指标调整、民生资金使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于县域而言,这些事项意义重大,能否依法决策关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萧县人大常委会近年来更加有效地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取得良好成效。界定范围依法"用权"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和决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半数以上对有关报告不满意,报告机关应当重新报告"问题,笔者认为,这一举措既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在人大工作实践中,为了提高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实效,不断探索、总结的结果,也是依法行使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等职权的必然要求. 首先,审议主体资格合法.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是经过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在同级人大代表中严格依照《选举法》选举产生的.因此,他们一经产生,便具备行使法律赋予的参加有关会议、审议报告、三查(察)、表决等各项职权的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10.
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我省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设立三十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早在1988年6月27日安徽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就通过了《安徽省人民  相似文献   

11.
正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体现。人大常委会如何有效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努力实现人民意愿,记者就此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马鞍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靳林春在采访中开门见山:"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法定职责的重要形式,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根本体现。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对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  相似文献   

12.
<正>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是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我国政权建设中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改革。几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正确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开展了许多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正如彭真同志所说的:“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仍处在一个大转变的过程中”。要把地方人大常委会建设成为具有真正权威的机关,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有些问题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3.
2005年9月29日,湖南省益阳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进行了一项特殊也是惟一的议程:听取和审议城市规划区闲置土地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的调查报告。透过公众对益阳市人大常委会11年来首次“特调会”行动效绩的赞许,我们感到地方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应当而且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14.
人事任免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20年来,在同级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人事任免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和改进。但是,目前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这项权力行使不到位,甚至流于形式,这种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何更好地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是新形势下地方人大常委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此谈几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5.
重大事项决定权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如果行使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到人大及其常委会其它各项职权的行使。因此,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必须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然而,当前一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过程中,较为普遍地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一是法律有明确规定的行使得多,法律规定比较原则的行使得少;二是经济方面行使得多,其它方面行使得少;三是被动行使得多,主动行使得少;四是形式上行使得多,实质上行使得少。这使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对此,笔者认为,科学界定重…  相似文献   

16.
《公民与法治》2013,(21):30-31
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是地方人大常委会集体行使法定职权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在地方国家机关的日常活动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开好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提高会议质量,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人大常委会的职能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提高常委会会议的审议质量,更好地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在实践中,我们紧紧把握以下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渎职犯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司法实践中,一般认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一款所指的“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一概念涵盖了不可或缺的两个层面:首先,“国家机关中”,即在行使国家权力,从事国家管理职能的中央和地方各级组织中的人员;其次,“从事公务”,即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组织、领导、监督等活动的人员。笔者认为,依法行使行政职责的事业编制人员,虽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应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论,也应成为渎职犯罪主体。   现实中,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行政职…  相似文献   

18.
"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不得违法为政府举债融资作出承诺或者担保等决议."6月23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关于2016年中央决算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提出了地方人大常委会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边界.  相似文献   

19.
郭奇 《江淮法治》2014,(13):55-55
询问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审议工作报告或议案时,向相关国家机关询问、了解相关情况的一种方式.是人大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法定形式。行使询问权是人大依法履行职责、监督国家机关工作的重要形式。自2010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以来,  相似文献   

20.
周汉平 《江淮法治》2014,(15):34-35
近年来.黄山市徽州区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各项职权.特别是针对监督工作、重大事项决定权、代表工作中履职的薄弱环节,不断探索创新,取得较好的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