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洪飞 《行政与法》2006,(9):114-115
近年来对银行业跨行业经营问题有很多讨论,但对银行业关联交易应如何从法律上加以监管还鲜见详细论述。而不正当的关联交易将会给中小股东、债权人甚至给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何完善法律加强对其监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投资基金关联交易监管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基金业的发展与壮大,关联交易日益突出。在理论上,基金关联交易存在是否需要监管之争,在实践上监管则存在着不同的模式。经综合论证,适度监管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然而,适度监管的前提是对基金关联交易监管模式的正确选择。我国目前基金关联交易监管采用的是我国台湾地区监管模式,这种监管模式弊端很多,基金运行的实践已经对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国目前面临着重新选择基金关联交易监管模式的艰巨任务。理论与实践证明,我国采用美国式的基金关联交易监管模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论关联交易     
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与关联人之间进行的交易。由于关联交易具有交易费用低且操作方便的特点,在合法和公正的交易条件下属于一种正常的交易行为,并且在关联交易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可以很快加大规模,使企业的竞争力迅速提高,因此在上市公司中关联交易是一种普遍且不可避免的行为。但由于关联交易发生在具有关联关系的特定当事人之间,在缺乏法律监管和机制监管的情况下,关联人和上市公司往往扭曲交易条件,以转移利润或谋求某些不正当的个人或小集体利益,从而滋生不当关联交易,危害上市公司的独立性和资产的完整性,侵害公司…  相似文献   

4.
李浩 《法制与社会》2011,(28):90-91,99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监管历来是境内外证券监督管理机关和交易所监管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下简称“上交所上市规则”)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以下简称“联交所上市规则”)对关联交易在关联交易概述、关联人的界定、交易规模测试和审议程序、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两地关联交易监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由于董事自我交易发生在具有关联关系的特定当事人之间,在缺乏法律监管和机制监管的情况下,关联人和公司往往扭曲交易条件,导致不公平关联交易的发生。为了防止关联企业之间通过关联交易达到操纵利润、逃避债务的目的,重要的是要在制度上加以约束,特别是要从公司治理结构层面去解决。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公司法对董事自我交易的规定及其不足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集团的建立,集团间关联交易作为现代经济运行中不可避免的一种中性的企业交易行为。目前缺乏法律监管的情况下,不公平关联交易滋生蔓延,打击投资者信心,扰乱市场秩序。一味禁止关联交易,对关联交易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也不符合公司利益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面对关联交易这把"双刃剑",本文通过对我国主要关联交易行为的法律效力深入分析,希望能完善对关联交易的立法。  相似文献   

7.
汪崴 《公民与法治》2011,(23):46-47
随着《物权法》的颁布实施,以及近两年来宏观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大,银行业监管机构监管新规的不断推出,银行业与国际接轨,资本约束意识不断增强,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大公司大企业金融脱媒现象日益严重。这迫使我国银行业不得不对以往的客户和业务经营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将客户和业务重心调整到资本消耗低、流动性强、综合收益高的中小企业和交易融资业务上来。  相似文献   

8.
这一阶段主要是各国对其境内银行的管制,以美国为例,对银行业实行严格监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导致的大萧条。由银行和投资公司的不良行为、信息不完全披露、内幕交易、欺诈等导致公众对银行信心的丧失,股票市场的崩溃最终导致成千上万家银行破产和经济大萧条。在这场空前的经济危机中,对银行业放任自由和监管不力被指责为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相似文献   

9.
关联交易是一项特殊的经济活动,伴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发展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演变而产生的。本文在介绍关联交易的含义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并说明了对关联交易进行监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场外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场外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蓬勃发展是当今全球金融领域内的重要现象,对全球金融活动产生深远影响.各国、各地区对场外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监管制度的基本理念及制度内涵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场外金融衍生工具获得快速发展,完善相关监管制度,相当迫切.本文力图较为系统地整理、分析、提炼场外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监管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律,并对完善我国相关监管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太宁 《行政与法》2008,2(4):117-120
犯罪构成模式评价标准,对于研究犯罪构成具有前提性意义。评价标准的确立取决于对犯罪构成的属性、犯罪构成的机能、犯罪构成的价值三个基本前提的认识。犯罪构成不是法律,而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工具理论。犯罪构成的机能包括工具机能和理论机能。前者又分为解释机能,联系机能,评价机能,指导机能,后者又分为整合机能,体系机能。犯罪构成的价值包括目的价值和形式价值。犯罪构成模式的评价标准是:是否适当解释,是否支持评价,是否和谐,是否经济。而且,这四个方面之间存在主次顺序,不可等量齐观。  相似文献   

12.
赵亚杰 《行政与法》2008,(5):111-1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应该尽快确立和完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明确其投保方式、承保机构。建立环境损害赔偿基金及相关制度。这样对完善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稳定社会经济秩序,防治环境污染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魏琪 《政法学刊》2001,18(5):60-63
在经济发达地区,外来人口已经分化成为外来常住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外来常住人口的工作和居所比较固定,相对来说配合管理。而外来流动人口则相对流动性较大,工作和居所不固定。除住在宾馆、旅社、招待所外他们一般以城乡结合部的农民或“城中村”的居民住房改造成的出粗屋为居所。在经济发达地区外来流动人口和出租屋事实上已经形成了独立的场所。因此,针对外来流动人口一般以出租屋为落脚点,政府对出租屋的管理应象对娱乐场所管理一样引起重视,要予以单独立法,确认出租屋管理行政合同制,并努力用最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来提高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是用行政手段对知识产权侵权产品的跨国交易进行规制,目的在于将侵权货物阻止在海关边境外,不让其进入一国或一单独关税区的商业流通,以免破坏正常的经济贸易秩序。我国已建立起相对完备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制度,但在具体制度方面存在不合理的方面,不利于保护相关权利人的利益。本文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制度的现状,对其不足进行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虽然曾经受过启蒙的现代性法权哲学的影响,但实践中的困扰使得他走向了对现代性法权哲学的批判。自由、平等、理性的现代性价值在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下只具有抽象的形式化特征,而在经济学的生活的生产和资本等概念的剖析下则原形毕露,交换领域的平等一旦进入生产领域马上被不平等取代。而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更是对启蒙的现代性价值具有一种整体性批判的功能,实践论的法哲学本身就是批判的法哲学。  相似文献   

16.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民事诉讼中,上诉利益是上诉的诉讼要件或有效要件之一。在上诉程序中,是否允许变更上诉人利益,也有相应规则的约束和制衡。加之附带上诉制度的平衡作用,形成了上诉利益变与不变的复杂现象。这些法律规则体现了民事诉讼法上的当事人主义与诉讼公平理念。我国民事诉讼法上也应当设置上诉利益要件、不利益变更禁止原则、利益变更禁止原则及附带上诉制度。  相似文献   

17.
Asset forfeiture is a relatively new and innovative way of fighting crime through civil litigation.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deals with the South African experience of best practice in the use of asset forfeiture to fight crime and corruption. He advocates the use of a combination of conviction-based and non-conviction-based forfeiture to make maximum impact. In particular,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many advantages of the UK conviction-based model, which is value-based rather than focused on the proceeds of crime. It also deal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non-conviction forfeiture as an important tool.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参与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限制豁免理论逐渐发展成为国际习惯。如何认定国家行为,是限制豁免理论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国家行为是由合格的主体代表国家所从事的行为,判断国家行为的标准有"目的标准"和"性质标准"。从各国的司法实践来看,性质标准更具有合理性。我国已经从绝对豁免的立场向限制豁免的立场转变,但根据什么标准来认定国家行为,国内尚存在立法空白,因此,应尽快制定《外国主权豁免法》,以适应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非典型性肺炎”的肆虐引起大家对于与传染病防治有关的犯罪的重视。传染病防治犯罪目前只是一个学理上的概念 ,还没有作为一类犯罪在我国刑法中加以规定。从刑法理论上看 ,该类犯罪有自身的特征。我国刑法根据现实需要 ,对危害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传染病防治犯罪行为做出了一些规定。与其他国家关于传染病防治犯罪的立法相比较而言 ,我国的立法有其优越性的一面 ,但也存在缺陷与不足 ,有待修订刑法时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Recently the 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 has been shedding a new light on the limits of Community competence for defence.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rulings in Sirdar, Kreil, and Dory with regards to two interrelated issues. First it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Community law on the equality of men and women in the armed forces of the Member States. Second, it deals with the impact of these decisions on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 of the European Union.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Community law has a considerable impact on defence‐related national law. Therefore the analysis ultimately contributes to a narrow aspect of the constitutional debate: the demarcation of competencies between the Member States and the Community in matters related to def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