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盲管枪弹创尸体内的弹头寻找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涉枪案中,尤其盲管枪弹创的检验,将存留在体内的弹头找出,并根据弹头的种类、质地等特征,来证实枪弹创、击发枪支等具有重要意义。绝大多数盲管创,容易找到射入弹头,但在有些特殊情况下,较难寻找,笔者遇见2例,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案例1:某男子,35岁左右。于某日中午被枪击致死。尸表见:左前胸乳头内上方2cm处有一0.5cm×0.5cm的圆形创口,创周可见挫伤轮。创口伸入胸腔。解剖见:右胸无异常;左侧胸腔大量积血,凝血,总计4000ml,探查见,左前胸创口从第4、5肋间隙进入胸腔,相应部位的左肺上叶中段内侧缘0.3cm×0.3cm创口,创道向左后下方贯通左肺…  相似文献   

2.
本文为准确推断射距提供了参考依据。通过从不同射距分别对新鲜白净猪皮发射22发64式、23发77式手枪弹的实验,研究了射距与射入口孔径及射入口周围烧伤、烟晕、火药颗粒、挫伤轮、擦拭圈之间的特征关系。结果表明这两种枪支射距在10cm内有烧伤痕,25cm内有烟晕,10cm以外均有明显的挫伤轮与擦拭圈,64式手枪95cm、77式手枪100cm内可见火药颗粒,并经检案应用,证明本实验结果对推断射距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后置物射出口与射入口的检验鉴定方法,使用国产五四式7.62mm口径手枪及五六式7.62mm口径半自动步枪,以5米的距离射击约克夏种白猪18只,同时以木板、水泥板、玻璃及衣服等作为射出口衬垫物,制成后置物射出口56例,并与对照组12例射出口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射出口与后置物距离在3cm以内均可出现创缘伸展轮及皮下出血,且与后置物质地及距离成正比。根据其形态分为典型及非典型两类,并建立了此类射出口的检验方法及其与射入口鉴别的依据,有助于法医在实际检验中对射击方向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对11例枪弹贯通障碍物后射入人体所形成的射入口的形态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有前置物的射入口与单纯枪弹射入口的形态有明显不同,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形态各异。根据11例有前置物的射入口形态特征,分为混合及单纯两种类型,并对其形成机理、诊断依据以及实际应用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1案例1.1案例1某年1月21日14:00许,在某城镇交叉路口,李某与钟某因车辆避让问题发生争执,后钟某持自制霰弹枪近距离开枪击中李某的头部右侧,致李某当场死亡。尸表检查:射入口部位为右额部;以右额部为起点,放射出两条撕裂状创口,大小分别为8 cm×1 cm、14 cm×2 cm,两创口间形成三角形皮瓣,皮瓣尖端皮下出血,创缘皮肤焦化变硬,组织收缩不能合拢,创缘见表皮剥脱,宽0.2 cm,右侧额面部见针尖样火药斑  相似文献   

6.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陆某,男,17岁,某日凌晨在某养牛厂宿舍内休息时被高某用气枪(子弹为直径0.7 cm钢珠)打伤左胸部,经抢救无效死亡。1.2尸体检验尸表检查:左胸部距前正中线12.0 cm、左乳头外下方5.0 cm有一处0.5 cm×0.4 cm射入创口(图1),周围伴有挫伤带。除此之外,体表无其他损伤。尸体解剖:左侧第6、7肋间距前正中线12.0cm处有一1.7 cm×1.5 cm创口。双侧胸腔积血2 600 mL。左  相似文献   

7.
回旋枪弹创是指弹头射入人体后,受到组织,尤其是骨骼的抗阻,改变了前进方向,沿皮下或骨表面或器官表面弧形行走所形成的枪弹创[1]。笔者在检案中遇到1例右耳前至左背部的跨区域回旋枪弹创,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1999年5月26日,沈某在轿车中遭两名歹徒抢劫受伤,陈述曾被歹徒在右侧面部开枪射击。1999年6月21日,其父在家给沈某擦澡时发现左背部有一硬块,后到医院切开取出一枚弹头。2004年案件告破,二名犯罪嫌疑人供述:一人在副驾驶座与沈某搏斗,另一人于副驾驶室后座以自制仿六四式手枪朝事主右侧面部射击。离由右面部射入,沿直线往项部走行,受到…  相似文献   

8.
1案例案例1某男,46岁,因琐事与他人打斗,在此过程中倒地死亡,旁观者证实双方仅有轻微肢体接触。尸体检验:左乳头下方见5cm×2.5cm表皮剥脱,左肋缘见5cm×0.2cm表皮剥脱,左胸部腋前线处见2cm×1.5 cm皮下出血,左腰部外侧见8 cm×0.3 cm表皮剥脱。胸腹壁肌肉未见出血,胸骨、肋骨均未见骨折。心包腔内充满血液及凝血块,  相似文献   

9.
1案例资料案例1方某(男,42岁)因纠纷被他人用足踢到头颈部,30m in后死亡。尸体检验:左眉弓上方有一5cm×4.3cm挫擦伤;左眼睑青紫肿胀,左眼内侧下睑2cm挫裂创;右颈外侧有一7cm×4.5cm类椭圆形中空性皮下出血;右耳下有3cm×1cm表皮剥脱。解剖见:右枕项部肌肉组织出血10cm×8cm,头  相似文献   

10.
1案例例1:某男,69岁,某晚以两块砖叠放在水泥地面上作为枕头露宿街头,次日凌晨被他人持砖块打击右颞部致死。现场勘查见死者左侧卧位,左颞部枕于砖块上。尸检见其右颞顶部有8cm×4.5cm头皮下出血,表面见点、片状表皮剥脱;左颞部有一7cm×6cm头皮血肿,其中有一2cm×1cm青紫;右眼  相似文献   

11.
正1案例1.1案例1唐某,男,52岁,因暴力拒捕,被值班民警开枪击中左胸部后当场死亡。衣着检验:上衣左胸处有一破口,大小0.3 cm×0.4 cm。尸表检查:左乳头附近有一类圆形皮肤缺损,大小0.6 cm×0.4 cm,缺损右上部皮肤边缘可见擦拭轮,缺损周围可见0.2 cm宽的环状挫伤轮。尸体解剖:第4、5肋间肌有一类圆形创口,大小  相似文献   

12.
正1案例资料1.1案例1某男,24岁,既往健康。2014年6月7日因车祸伤及左肩部、胸部入院。查体:头部右额颞侧有一15cm半环形皮肤裂口。X线片示:左肱骨近端骨折,右侧第5~7肋骨骨折。CT片示: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约2.8cm处,降主动脉内前方可见一囊袋状龛影凸向腔外,龛影口径长约为1.5cm,大小约为0.6cm×1.3cm×1.9cm(图1)。  相似文献   

13.
正1案例资料案例1刘某,男,61岁。某日被打两个耳光后于睡眠中死亡。左额、顶交界处头皮肿胀,片状青紫变色。左颧弓上缘两处皮肤青紫变色。右顶结节处头皮肿胀。解剖见肿胀头皮对应处片状皮下出血,左前额部头皮内出血。左额、颞、顶部硬脑膜下血肿形成,大小10cm×10cm×2cm。左侧大脑中央前后回交界处桥静脉破裂伴周围小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大小5cm×2.5cm。左侧海马沟回疝,大小1.5cm。左侧颞骨局部陈旧性凹陷性骨折。余未见损伤。  相似文献   

14.
弹头穿过中间障碍物 (intermediatematerial)后形成的枪弹创非典型射入口 (atypicalenteywound) ,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报道〔1~ 4〕。但其研究仅限于不同的中间障碍物在一定距离时形成的枪弹创射入口的差异。不同距离 ,即中间障碍物至靶物 (target)的距离所产生的枪弹创射入口形态改变迄今尚未见到文献报道。为此 ,本文作者设计并进行了动物射击实验。1 材料与方法1 1 枪弹类型采用国产五四式手枪 ,口径 7 6 2mm ,弹头直径7 6 2mm ,钢心全披甲 ,初速为 4 2 0m/s,最大动能约4 0kg/m…  相似文献   

15.
1案例资料 案例1 胡某,男,36岁。某日因故被5人殴打,致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送医院救治,入院后5h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于伤后10h死亡。解剖检验:左颞部肿胀,有1.5cm×0.8cm表皮剥脱,左眉梢部3cm×2cm、左额发际处4cm×3.5cm、左肩部10cm×7cm、右腹外侧10cm×2cm皮下出血,左腰背部6cm×2.8cm、右肘后5cm×1cm表皮剥脱伴皮下出血,右腕背侧有3cm×1cm皮下出血。左额头皮下大片出血,  相似文献   

16.
正1案例资料1.1案例1简要案情何某,男,2013年5月1日下午2时许,与他人发生争执和肢体接触,后何某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首次尸体检验5月3日进行。两眼角膜浑浊,睑球结膜苍白,上唇右侧、正中唇线处有0.4cm×0.1cm、0.5cm×0.3cm表皮擦伤伴皮下出血;左前臂尺侧远端1/3处可见0.1cm×0.1cm表皮擦伤伴皮下出血,左中指近指间关节背侧可见0.6cm×0.5cm表皮剥脱,右前臂尺侧远端1/4处可见0.6cm×0.1cm、1.0cm×0.2cm、1.6cm×0.1cm3处条状表皮  相似文献   

17.
五四式手枪伤人案件的法医学鉴定通常较为顺利,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其射入口和射击距离也引起法医学上的讨论。现将1例五四式手枪致人死亡案例的鉴定过程及所做的相应实验报告如下:案情一司法警察团公务与一群村民发生冲突时击发五四式手枪,致一人死亡。当地法医第2天对死者进行尸表及局部解剖检验认为:死者左臀部创口为射入口;左下腹部创口为射出口,创口周围的点状表皮剥脱为昆虫叮咬所致;射击距离为50cm以远。与调查情况出入较大,遂报上级法医复核鉴定,第3天进行复核检验。复核检验情况:枪击现场为一开阔的土坡上,已遭严重破…  相似文献   

18.
<正> 在枪伤的法医学检案中,1个射入口伴1个射出口的常见,但1个射人口伴3个射出口不常见,现报道1例。1 案例资料王某,男,21岁。某日被换岗战友发现其死于值勤岗楼里,岗楼门窗紧闭。现场位于一红砖小平房的哨位处。尸体头南脚北面朝西侧卧于室内地上,尸体左侧有一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枪口沿身体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男,13岁,某日因纠纷与他人打架,胸部、右腹部及大腿被踢后倒地昏迷,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2法医学检验解剖检验死后第2日进行尸体检检。鼻唇沟处见小片状表皮剥脱,左前胸乳头下见4.5cm×4.0cm及4.0cm×1.7cm、前正中线右肋弓处见2.0cm×0.3cm表皮剥脱及出血。剑突下见1.2cm×  相似文献   

20.
<正> 霰弹创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可发生变异,是非典型枪弹损伤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有时易误鉴定为刺创,现报道1例。1 案例某男,55岁,单身。2000年9月24日上午被发现在家中悬吊缢颈死亡。尸体检验概况:全身衣着穿戴整齐、自然。尸长162cm,皮肤苍白。暗红色尸斑呈斑片状分布于躯干背侧,压之褪色,尸僵存在于全身各大关节。上身衣着右下摆及内、外裤前侧有血水浸染。外套右腋下5.8cm 处有2.5cm×1cm 的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