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了《法学杂志》一九八○年第三期刊登的“这起婚姻案件应该怎样处理”一文后,觉得后一种意见比较妥当,这里想再做几点补充。第一,被告张××与原告陈××的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具备了法定的离婚条件。从表面上看,张与陈结婚十年,生有两个孩子,但并不能因此得出“感情尚好”,“本是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的结论;结婚生孩子,也并不是夫妻感情好坏的唯一标  相似文献   

2.
孩子,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的希望。孩子归谁抚养、由谁监管可能影响着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在夫妻反目对簿公堂,当天灾人祸之下抚养权不得不移转的客观现实面前,法官的一次法槌敲动可能决定了一个孩子的未来。为此,每个法官都应在有利于"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这一裁判准则的基础上,综合全案情况,严格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谨慎裁判。笔者挑选司法实践中几则案例,与大家一起细细品味此类案件中的法律规定、法官裁判思路与心理。  相似文献   

3.
一、家庭功能与家庭环境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功能,从未成年人角度来讲,也即限于父母对孩子所发挥的作用考虑,应该包括:①给予爱,这是家庭也是父母独有的-种功能,因为没有一种爱能与父母给予的爱相比拟,其中应包括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操;②提供衣食住行方面的物质,从而保证孩子健康,促进生长发育;③促进社会发展,即培养孩子正确的认识能力和感受性,掌握社会规范;④引导个性开发,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一般人,而是帮助他们发挥个人独特的才能和创造性,走自己的前进道路。家庭的这几项主要功能应是一个综合发挥的结果,很…  相似文献   

4.
2000年底,我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访美。在盐湖城的摩门教堂里,一个怀抱中国女孩的美国人引起了我的兴趣,这个美国人便是洪博培,酷爱中国文化,曾任美国商业部副部长、美国驻新加坡大使,如今,他是一家公司的副主席。这个孩子是他收养的中国女儿。 对于一个已经有了5个亲生孩子的家庭来说,为什么还要不远万里收养一个中国孩子呢?我如约来到洪博培的家。在这座有五六百平方米的房子里,装饰了许多中国字画和陶瓷。没想到,这对美国夫妇竟对中国文化有如此浓厚的兴趣。我们的  相似文献   

5.
2011年5月9日,江苏省海门市刮法局义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感跗信。这是该局第三次收到同一寄信人的来信,信中写列:“我原以为在监狱里服刑改造,就是在赎罪。然而,当我看到家人的来信,知道孩子因为缺少家庭的关爱,成绩差、行为怪异,我才彻底地认识到,我是一个罪孽深重之人,我的犯罪给我的家庭、我的孩子造成如此深重的痛苦,代无法帮助...  相似文献   

6.
"你看,这张她在笑。"余馨的朋友圈里有很多女儿的照片,她一张张翻阅着,饶有趣味地给我们介绍道。照片中的女孩名叫小星星,今年5岁,双眼皮、大眼睛、白皮肤,长得格外秀气。除了所有照片都是清一色躺着拍摄的,小星星看起来与其他孩子并无两样,因此每一个人得知她的病情时,都不禁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7.
<正>21世纪的亲子关系法必须适应家庭形式的变迁。民法典一直以来赖以建立的和孩子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婚姻家庭模式已不再适应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今天孩子们越来越多地与没有结婚的父母一起生活在一个家庭共同体中。此外,婚姻和伴侣关系日益增加的不稳定性也导致许多孩子成长于继家庭中。与孩子有自然血亲关系的父母一方所建立的新的关系可能是异性伴侣关系,也可能是同性伴侣关系;其表现形式可能是婚姻,也可能是生活伴侣,但这  相似文献   

8.
陈岚 《检察风云》2014,(11):9-10
"同病房的产妇,生下了一个先天腿部畸形的孩子,家长决定饿死他,一点东西都没喂,孩子一直在哭泣,请问,这违法吗?"——4月16日,一个著名的中文BBS网站上,爆出这样一个帖子。救济为何受困?帖子惊悚,回复各异,甚至不少网友表示:饿死对他对家庭都是最好的结果。但对于正在做受虐儿童救助的NGO——"小希望之家"来说,争议不是首要的,首要的是找到这个孩子的下落并让他得到救助。  相似文献   

9.
瞒下去,扛下去,撒下一个痛苦的谎言为丈夫郑蓉和梁国勤原本同是成都市龙泉驿区一工厂的职工,因梁国勤的勤劳能干深深打动了“厂花”郑蓉。1990年,这对在工友眼里可谓是“才女貌”的恋人踏上了婚姻的红地毯。一年后, 他们的爱情结晶——女儿梁曦降临到了这个世上,为原本温馨的家庭增添了几分笑语。梁曦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孩子,打从她懂事起从来没给父母带来麻烦,不少邻居都把她当成教育孩子的榜样。  相似文献   

10.
吕娟 《法律与生活》2011,(14):18-19
重压之下的母亲 张妍看到那则“东莞母亲溺死双胞胎脑瘫儿”的新闻时,第一感觉是为这个母亲“心疼”。她说自己完全能体会那种绝望和痛苦。庆幸的是,自己毕竟还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做坚强的后盾,因而没有走进生活的死胡同。但张妍和杨雨都坦言,他们的情况在有特殊孩子的家庭中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家庭面临千疮百孔,“高离婚率已经不是新闻,很多父母因为支付不起治疗费用而对孩子放任自流。  相似文献   

11.
“只生一个”,诞生了一批中国小皇帝,要啥给啥,娇宠万分,一度经历过物质贫乏期,小皇帝的父母们在满足孩子物质需求上走到了极致。时至今日,调查显示,孩子在家庭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仅表现在占有物质的比例,他们在家庭事务的支配权也越来越大,看电视,孩子掌握遥控器;旅游,孩子决定行程;甚至买车买房,也得考虑孩子的喜好……事实上,早在1989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中就明确规定:孩子享有参与权。消费:孩子比成人更有权一项调查显示:如果家里有个4岁以下的孩子,他有家庭消费支配权的12%;孩子到了5~12岁,他有家庭消费支配权的32%;到13~18岁的…  相似文献   

12.
黄晓云 《中国审判》2012,(10):12-14
有这样一群法官,她们在追求公平与正义的路上,还用慈母般的爱心,让一个个失足少年迷途知返,让一个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重新看到希望。她们就是孩子们的"法官妈妈"。法庭上的成年礼"挽救一个失足的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无数幸福的家庭才能构成和谐社会。给未来增加一份光明,是我神圣  相似文献   

13.
一个懵懂少年酒后驾驶摩托飞驰在城市道路上; 二个年轻的生命断送在一次本不该发生的车祸中; 三个孩子的父母心如刀割、扼腕叹息,留下挥之不去的阴霾; 四个原本平静的家庭如今“干戈四起”。对簿于公堂之上。 这一串串数字既是自身的不幸,家庭的痛楚,更是社会的悲哀。  相似文献   

14.
来信张××(女)与王××结婚多年未生育。王收养了姐姐的一个男孩,张不同意;张在医院抱养了一个女孩,当时王不知道,事后王负担了女孩十年的部分生活费。收养两个孩子虽未办理法律手续,但周围群众都知道王、张收养孩子的事实。现王提出与张离婚,张要求王负担女孩的全部生活费。请问,两  相似文献   

15.
他出生在法国巴黎一个移民家庭,父亲是匈牙利移民,母亲是法国人.他的名字带有明显外国人的特征,这使他从小就受到歧视和嘲笑.@@ 十岁那年的一天,他骑着心爱的山地车在郊外潇洒地穿梭.几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孩子拦住他,命令他下车.一个孩子一把夺过他的山地车,猛摔在地上,其他几个孩子纷纷用脚踹着车轮.他眼里满是屈辱的泪水,一脸愤怒,真想过去拼命.  相似文献   

16.
2007年8月的一个周末,在合肥市的淮河路步行街上,某策划公司文员叶枚刚从一家商场出来,一个十五六岁模样的女孩就塞给她一张小广告:“千万要拿着它,别扔了,回家好好看看……”云里雾里的叶枚不经意地笑了一声,随手把那女孩递过来的小广告放在了纸袋里。可就是这张小广告,给叶枚及她的家庭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孩子,你们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你们的健康成长是家长及社会共同的心愿,遗憾的是由于你们自身、家庭、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你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慎走错了一步……”,“孩子,作为社区矫正工作者.我们真诚地希望你们在接受矫正期间,能认真反省自己的行为,从中吸取教训,树立重新做人的信心……”,这是江苏省灌南县社区矫正工作者对32名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寄语。  相似文献   

18.
正钱是何物,情是何物,人更是何物?是钱控制着人,让人丧失了情与理,还是人被钱所迷惑,让人眼中除了钱还是钱?这是一个曾经让村民们都非常羡慕的家庭,一家四口,一对女儿出落得漂漂亮亮;男人能干善于交际,经常在外揽些土建活赚钱养家;女人贤惠,勤劳能干,在家抚养孩子,孝敬公婆。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和睦、安宁,充满温馨的农村家庭,为了房屋动迁款,竟然不惜对簿公堂,接连打了3场官司。夫妻情、母女情、父女情、姐妹情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人们既享受着社会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却又常常受累于个人信息泄露后的烦恼:我们买了一座房子,结果引来几十上百个家装公司的广告精确"轰炸";我们生了一个孩子,结果引来几十家婴幼儿用品商的"围剿";我们填了一张表格,结果引来无数人对自己诸多隐私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马术培训在国内悄然成风,被认定是一项绅士运动,在人与马的完美配合中传递出儒雅的绅士气派和高贵气质.为了培养孩子此方面的能力,北京一个家庭不惜花费20万元购置马匹,对孩子进行马术培训,而结果却让人唏嘘不已,孩子在一次训练课中不慎坠马身亡,让这个家庭遭受毁灭性打击. 面对国内参差不齐的马术培训,寄希望培养孩子的家长们应该注意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