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上的报告中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建立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把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中的一项提出,可见党中央对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重视。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自从1992年2月全国法院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提出以来,历经五年的波折,终于得到党中央的肯定,这对于全国法院干警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同时也是向全国法院干警提出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拟从以下几个问题着手,论述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一、建立目实责任追究制…  相似文献   

2.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为保证检察监督权落到实处,检察机关在发挥监督职能的同时,必须建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从制度上保障检察权的依法公正行使,以更有效地严格执法,维护司法公正。在这种要求下,错案责任追究制应运而生。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建立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本文拟就建立检察错案责任追究制的法律依据和制度应包含的主要内容谈一些粗浅看法,以期对错案责任追究制的建立有所帮助。一、建立错案责任追究制的法…  相似文献   

3.
试论人大对《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监督陈贵程,刘剑错案追究制度又称冤狱追究制,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发生错羁错判,致使公民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而追究行为人责任的一种法律制度。它对于加强政法队伍的廉政建设,促进严格执法,督促...  相似文献   

4.
违法审判责任追究机制是对审判人员在审判、执行过程中,故意违反有关的法律、法规,或者过失违反有关法律、法规造成严重后果,追究相关违法审判责任的一种制度。通过建立健全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制度,将更好地促进各级审判机关加强廉政建设,全面提高执法水平,从制度上为确保司法公正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透析驰名商标法律保护困境——兼论经济法的介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思锋 《河北法学》2011,29(5):115-123
驰名商标以其特有的功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驰名商标受到特殊保护的同时,却出现了认定异化、范围扩展、权利滥用、监管及责任追究缺失等法律保护困境。必须引入经济法的调整,关注"社会整体利益"并注意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重新定位和完善驰名商标法律保护制度。应当建立驰名商标市场退出机制。行政机关应当逐步退出驰名商标的认定,司法认定应该受到严格的限制。建立驰名商标权利限制机制,法律监管及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6.
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访条例》规定了信访工作的法律责任,但对于相应法律责任应该如何追究,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建立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以一种制度的形式或规范性的文件补充或完善信访责任制,以程序制度保障实体制度的实现,对从源头上化解信访矛盾、保护信访人合法权益、保障《信访条例》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立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在遵循相关原则的同时,有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如何规范信访工作责任追究的行为范围和性质;对“造成严重后果”如何认定;将引起“进京上访”、“越级上访”作为信访工作责任追究条件,对其复杂原因要认真分析,切忌客观归责。  相似文献   

7.
现行检察权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对于规范检察权的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机制尚不健全,影响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建议根据检察委员会和监察部门的职责进行分工,建立平行监督制约机制,同时对检察业务流程实行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加强案件质量督察,深化绩效考核机制和执法责任追究制的改革,以期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8.
检察机关请求报告与情况说明制度有着深厚的法理依据,有利于统一法律政策界限和执法尺度,促进公正文明执法,维护法律的统一、尊严和权威。应建立健全请示报告与情况说明制度,完善相关规定,明确具体内容和程序,健全考评机制和违背规定的责任追究制度,同时,要加强上级检察院的领导能力建设,强化上级检察院的领导权威。  相似文献   

9.
关于错案追究制度的苦干问题潘力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保障法律监督的正确实施,实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已成为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检察制度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各级检察机关对实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已形成共识。但由于这一制度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在...  相似文献   

10.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的不足等问题在一次次的食品安全事故中暴露出来。文章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从构建《食品安全法》为核心的食品质量安全法律监督体系、健全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完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建立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执法制度、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责任追究制度等五个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行政立法责任略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行政立法责任,是法律责任体系中的“飞地”。这与现代社会有行政有法律、有法律有救济的原则格格不入,亦是造成行政立法恣意妄为的主要原因。虽然追究行政立法责任有一定的困难,但这并不能成为行政立法无责任或免责的理由。现实要求确立行政立法责任追究机制以及建立行政立法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2.
跨界海洋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玲 《河北法学》2008,26(6):151-153
国家责任的承担似乎是跨界海洋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必然结果,但缘于就此领域国家责任承担的法理论与法实践的困扰和障碍,使得跨界海洋环境损害责任私法化趋势明显,而且以广泛国际合作为基础的针对跨界海洋环境损害风险预防机制的强化将弱化责任追究本身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私法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国际环境损害问题上追究国家责任的不可行性 ,使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制度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私法化趋势已多年。但是 ,由于国际法学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囿于传统的法律模式和思维方法 ,对这一问题的法律阐释和编纂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直到最近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的报告才突破了这一问题。从理论上对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私法化的内容和法学方法论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探讨 ,对发展国际环境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河 《法律科学》2007,25(1):102-110
农业补贴法律制度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后所普遍实施的工业反哺农业、支持农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在各国农业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农业法应专列"农业补贴"一章,规定农业直接支付补贴、农业生产资料投入补贴、农业环境保护补贴、不发达地区农业开发补贴等制度,同时规定农业补贴相关主体的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15.
私法责任制度设定的直接原因是违反了法定或约定的义务 ,直接目的是要归结出一种法律上的否定性评价。从这个角度来说 ,私法责任制度是为了维护在先的制度权威而产生的后续制度保障。这种后续制度在理性表现和价值体现方面依赖于在先制度 ,但又不完全依托在先制度 ,也表现出本身的制度理性。  相似文献   

16.
奸淫幼女构成犯罪应以明知为前提 --为一个司法解释辩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兴良 《法律科学》2003,1(6):18-30
在严格责任与罪过责任分立的基础上,奸淫幼女构成犯罪必须以明知为前提,这样才能在保护幼女和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之间求得一种法治视野下的平衡.应当摈弃"应当知道"的传统提法,而把奸淫幼女的明知分为确切知道和推定知道两种.从最高法院关于奸淫幼女问题的司法解释出发,我国现行的刑事司法解释体制及其形式应该逐渐由抽象的司法解释过渡到个案性质的司法解释,再进一步过渡到判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政府采购法属于行政法,其法律责任以行政责任为主,包括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对我国政府采购法的法律责任进行必要的分析,就可以发现政府采购法的法律责任的主要缺陷。完善政府采购法的法律责任:建立法律责任基金制度,完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细化有关法律责任条款。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法律责任独立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德敏 《河北法学》2005,23(3):138-141
对法律责任划分标准的正确理解,是认识经济法律责任独立存在的前提条件。经济法律责任是以法律责任的部 门法性质为标准对法律责任进行分类的结果,且经济法律责任具有其独特性。独立的经济法律责任体制有利于 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的实现;更能体现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性;充分发挥经济法作为独立部门法的作用;促进经 济法主体守法和执法。构建时,必须遵循经济法自身体系要求,体现经济法律责任自身特色,形式上可以与其他 部门法形式相交叉,可通过经济法中的民事责任、经济法中的行政责任、经济法中的刑事责任、经济法中的经济责 任的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Should there be civil liability when a person who could easily and without risk rescue another fails to do so? It is argued that the failure to act does not cause the harm that follows, and that the misfeasance/nonfeasance distinction provides no basis for liability. In spite of this, it is maintained that there can sometimes be a duty to rescue, and even a right to be rescued, even in the absence of a voluntary undertaking or an explicit assumption of responsibility. There are convincing arguments for some sort of legal recognition of a duty to rescue, but these arguments do not support tort liability. Nor is a case for tort liability made with the argument that a growth of tort law in this direction would be compatible with the values most centrally involved in the division between torts and contracts. Furthermore, there is a case against tort liability — namely, that the purpose of tort liability is to compensate, that there are certain sorts of situations in which compensation is apposite, and that failure to rescue does not fit into these categories. Criminal liability is the appropriate way for the law to recognize a duty to rescue.  相似文献   

20.
论建立夫妻间侵权责任制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焦少林 《现代法学》2006,28(5):103-110
夫妻间侵权责任具有与一般侵权责任不同的特征。我国建立夫妻侵权责任制度既有必要又有可能。构建我国夫妻间侵权责任制度,需要一般侵权行为法与亲属法、婚内侵权责任与离婚侵权责任相结合,明确侵权行为范围,合理确定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建立以赔偿损失为主要方式、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相结合的责任体系,正确界定侵权责任主体和请求权主体,限定请求权行使的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