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立足于法律文化的概念上,对人口法律文化进行定义。针对中国人口法律文化的范围进一步进行深入探讨,同时倡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口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初,中国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这是我国首次从立法上对我国人口生产进行调整.但是,在贵州省某些民族地区、村寨仍然处于"传统社会"当中,因而保持着一套较原始的传统法律文化来对自己本民族人口生产进行调整,因而存在着国家人口法文化与"民间法文化"二元冲突,所以有必要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固有的调整民族人口生产的民间法律文化进行解析和阐述,这样对理解和把握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发展内部的规律和外在的规制力量,并配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渐升高,因其对未来人口的婚配、未来社会的安定有潜在的影响而成为了社会各方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认为引起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有其法律方面的历史因素,治理现行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有其加强立法从严、执法从严、监管从严的客观要求,缓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触发的未来人口安全问题有其调整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相关法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日前,由山西省芮城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计生协会牵头,大禹兽药、青苹果儿童专业摄影、小猪班纳童装等多家商家赞助的大禹杯计生家庭消夏联谊晚会在古魏镇刘源村“人口文化园”展开。人口文化园集知识、娱乐、教育于一体,融休闲、观光、健身于一体,;12自然、人文、历史等景观,突出“人口、生命、和谐”的主题,是新型生育文化宣传阵地。此次活动共有300余户计生家庭,共计1000余人参加。  相似文献   

5.
论律师文化     
律师文化是律师适一社会群体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下,在法律服务实践中形成的,为广大律师认可并共同遵守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由律师群体文化、律师集体文化、律师个体文化组成。本文主要概括论述律师文化的内涵及本质属性、律师文化的内容系统、总体特征、功能作用、社会基础、律师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全面实施律师文化战略等问题,旨在探讨与形成律师文化的理论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6.
荆长岭 《政法学刊》2003,20(3):56-62
当代的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而且还有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体育、旅游和人口流动的全球化。在人口流动全球化日益扩展的国际形势下,我国的境外人口也呈现出大幅增加、成份复杂、分布广阔的趋势。日益增多境外人口在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出现了“三非”现象突出,安全问题的国际化、地区化程度加深,就业冲突日渐显现,保护境外人口合法权益的任务加重等问题。认清这些问题,对重构我国境外人口管理的理念、对策、方略体系具有重要的客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7.
藏族谚语是藏族民间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体现藏族人民悠久文化和璀璨文明的一面镜子.本文通过对藏族谚语当中法律谚语部分的提炼和其文化内涵的探讨来试论藏族社会中的法律意识和人民对法律文化的解读情况继而论述了藏族法律谚语在现实社会纠纷调解中的几点价值思考.  相似文献   

8.
出生人口性别比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口结构状况,是衡量人口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出生人口性别比反常后带来种种消极后果,与环境被人为破坏而遭受自然界的报复类似,会诱发违法犯罪等诸多社会问题。本文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现状入手,论述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诱发的违法犯罪问题,分析了导致违法犯罪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9.
史晓云 《法制与社会》2013,(20):173-174,178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其实就是一部环境与人口相互作用而展现出来的自然画轴,环境自始至终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与人口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我们的历史。本文试着力探讨环境与人口相互作用之最佳平衡点,旨在寻得二者关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持续增长的人口总量,在构成我国人口安全的所有要素中,人口数量对人口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以相应的对策来应对提高人口安全风险意识,树立科学的人口安全观;继续稳定现行的人口生育政策,降低人口增长水平,实现人口的减量增长;进一步完善有关人口政策和法律体系,从政策和法律层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确保我国的人口安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文化建设,将推进法律文化、法治文化的研究。法治文化是指包含民主、人权、平等、自由、正义、公平等价值在内的人类优秀法律文化类型;法治文化由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组成,前者包括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机构、法律设施等,后者包括法律心理、法律意识、法律思想体系。法治文化就是法律的意识形态和与其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一般来说,观念支配行为,思想决定行动,而良好的制度和规范又影响和塑造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体系。法治文化建设就是制度性文化建设与观念性文化建设的结合和互动。法治文化建设既应该高度重视法律制度的建设,也要高度重视对公民观念的塑造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长白山区特色文化鲜明,但在现实中由于受到人们的思想认识不足、自然历史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和管理体制不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长白山区特色文化发展较为缓慢.要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注重培育特色文化,转变思想观念,在管理体制上进行科学谋划,在发展模式上打造特色品牌,走可持续融合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李锡海 《法学论坛》2005,20(3):51-58
文化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主体周围并影响主体活动的各种精神文化条件的总和。文化环境影响犯罪是通过影响人的动物性和文化性的强化和弱化而实现的,就是其作用于个人意识、人格和个人行为的过程。其中尤以家庭文化环境、学校文化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对犯罪的影响最大。所以,必须优化各种文化环境,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犯罪。  相似文献   

14.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输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为此,英语教学中必须输入文化教学。文化教学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及第二课堂得以实施。  相似文献   

15.
《典型美国人》把儒家的人伦和个人主义看作是中国传统化和美国主流化的一对基本差异,并以此结构全篇,通过讲述华人移民张意峰及其家人由于语境的变化而在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发生的改变及其后果,批判了“熔炉”模式下“典型美国人”的定义,提倡“美国色拉碗”式的多元化,主张华人移民在建构化身份的过程中,应该对东西化进行鉴别吸收,融合贯通两种化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陈奕 《行政与法》2013,(6):73-78
海关文化建设是响应党的十八大"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号召的重要举措,是准军事化海关纪律部队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海关"的重要保证。海关文化结构系统一直以物质形象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理念文化三个文化层面为主流观点,但众人却对三个文化层面之间如何运转研究之甚少,本文有意探索隐藏在其中的线索,以期为建设现代海关文化完善的理论基础尽一己之力。  相似文献   

17.
米健 《中国法学》2012,(2):5-19
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其实是一个人类交往史。在所有人类交往活动中,法律文化的交往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清末百余年来中国法律的发展与进步,为人类社会法律文化交往提供了一个颇具说明意义的典型示范。但是,在中国法学界,许多问题的认识和讨论长期处于无意识的无我状态,即文化主体意识缺失的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近现代中国法学或中国法学家们,至今尚未能完全自觉地作为一个文化交往主体进入人类法律文化交往。世界法律发展史上,不同法律文化的交往不外乎通过借鉴、继受、移植、整合和融合等五种形态得以实现。这种法律文化交往的实质是实然与应然、地方性与普遍性的关联与转换,是一个地方性向普遍性发展、普遍性由地方性构成的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没有文化主体意识,就难有文化主体地位,就难以正确认识和解释法律文化交往的各种形态及其一般规律,于是也难以自觉主动地参与文化交往活动。其结果,必然是更难正确认识和把握自身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利蓉  钟一 《政法学刊》2004,21(6):81-84
网络既是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又是一种文化现象。网络文化既区别于传统文化,又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裂变,具有体系的开放性、形式的结构性、内容的动态性和制约的松散性等特性,全方位地冲击和影响了传统文化。针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网络"信息轰炸"、"文化殖民"、"信息恐怖"和"信息欺诈"的威胁与挑战,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时代,深化反邪教斗争中,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好地确立反邪教网络文化理念;拓展平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反邪教网络文化活动;突出重点,建设权威网站,打造反邪教网络文化精品;科学整合资源,建设反邪教网络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论文化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球勋 《行政与法》2004,(11):13-15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是对我国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对文化建设认识上的飞跃。那么,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有何不同?发展文化产业意义何在?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这些都是人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中秋 《中国法学》2005,(4):186-191
本文认为文化是人类最本质的属性,从人的文化原理出发,是我们认识人类文明包括中西法律文化的基点。依人生论哲学,人的文化原理是心主身从,即理性控制非理性,精神支配物质,神灵指导人类。人类文明共同遵循着这一人的文化原理,法律文化亦不例外。中西法律文化内贯共同的人的文化原理,在人的文化原点、原理及其展开的轴心和结构模式上有其共同性,因此两者的交流本质上是可行的。虽然理性内涵的差异导致了交流上的困难,但难题依然可以克服。这一原理性认识既可检讨中西法律文化交流的历史实践,又可分析和推论中国法律文化构成的当下实践及其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