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和他的一个亲属谈话时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会是这样."  相似文献   

2.
朱元璋推行"重典治国"政策的历史背景是元朝统治末期,政治腐败,纲纪废弛.重刑主义在明初法律实践中的表现如果说上述命令对朱元璋的治国理念可见一斑,那么制定颁布<大明律>、<明大诰>,则是他推行严刑峻法重典治国的充分落实.<大明律>所规定的刑罚已经十分严苛,但是朱元璋仍然惟恐法外遗奸,于是又特令颁行<大诰>于天下.<大诰>实际上是以案例、峻令、训导三个方面内容组成而又具有法律效力的特种刑法.又如,同一种犯罪,<大诰>的处刑要比<大明律>大大加重.<大诰>的问世,标志着明王朝把重典政策推向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孔孟儒学的治国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治国思想理论,在人贵论基础上确立了人是国家社会的主体和根本的民本论.以"民本·仁政·德治"为治国指导思想,"德治为先,礼刑并用"为治国基本方针,"庶·富·教"为立国三大要素,要求治国者必须具备"政者,正也"的素质,采用"修己安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领导管理机制.孔孟儒家的治国思想,对当今中国的德治与法治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最近有人问我:“中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还需要多少年?”这个问题的提出,使我深深感受到人民群众对依法治国期盼之殷切!从人们切身感受到的现实来看,依法治国是一种理想和目标。事实上,依法治国的确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决非一朝一夕所能造就。江泽民同志指出:“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的依法治国,对于我国而言却还是一个尚需费大力气和很长时间去建设的目标。依法治国的重点在治国,首先治手中握有治国重权的吏,其次才谈得上由各种吏来依法治企事业和治民。社会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5.
在揭示现代法治的起源和理念时,先秦法家的观点往往作为对立面而成为历史批判的靶子,我国法学界对"法治"和"法制"、"依法治国"和"以法治国"、"形式的、浅度的法治"和"实质的、深度的法治"等概念所做出的有意区分既加重了对先秦法家的打击,也中断了一种法治思想的文化连续性的思考方案。事实上,先秦法学关于以国为国、以法治国的基本主张开启了实证主义法学的先河,同时也为人的行为的分治理论和共治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 依宪治国之"宪"(依据) 依宪治国的"宪"是指什么?依笔者理解,应是指宪法文本,依宪治国是治国者依据宪法治理国家.那么这里的宪法文本是指宪法规范还是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笔者认为,应是指宪法规范,但由于宪法规范多具有原则性,因此依据宪法规范应包括依据宪法原则;同时也很难找到脱离宪法规范的宪法精神,如宪法保障人权的精神、法治的精神都体现在一条条的规范里,治国时首先应遵守这些宪法规范,而不宜用抽象的宪法精神否定具体的宪法条文.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邓小平治国方略与法制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毛泽东“人治加群治”的治国方略 ,实质上是“人治底下的群治” ,是人治的当代形态 ,收效甚微 ,负面作用为主 ,乃至某种程度上造成国无宁日 ,以一场浩劫告终。邓小平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治国路线 ,实行“三有利”原则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和功利主义法价值观 ,为使中国从人治走向法治开辟了道路。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 ,不可能完全摆脱人治的痕迹 ,给其后继者留下了继续革故鼎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治国与养生     
治国与养生陈英近日因病求医,幸得医生训诫:人身要养治结合,有病千方不能拖。我由是深悔没有及时求医,以致病势做大。虽然本人愚钝不敏,劫也由此司出了一个道理:治国情同养生,只不过一为强国;一为健身,鄙人进而想到人人关心的反腐败一事,原来也跟治病颇同。事实...  相似文献   

9.
《检察风云》2007,(19):11-13
这是一个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重要时刻--2004年3月22日,正值春夏之交.国务院印发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十年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浮出水面."治国者必先受治于法",真正的法治要求政府必须首先站在依法行政的起跑线上,倾心打造新型的法治政府.以《纲要》的颁布为契机,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改革中毅然起航,在依法行政的航道上朝着"法治政府"的彼岸乘风破浪.……  相似文献   

10.
刘苗荣  张小兰 《河北法学》2006,24(3):152-155
"法德并举"治国方略的提出,既解读继承历史,又立足创新现实.它与和谐社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法德并举"治国方略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前提、实现的途径和成果的保障;而和谐社会是"法德并举"治国方略的目的归宿和贯彻落实,法德并举方能社会和谐,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a biography of Karlene Faith, one of Canada's leading feminist scholars/activists. It describes: her childhood; high school life; college years; early intellectual influences; how she came to criminology; her entrance into the academy; her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feminism, criminology, and criminal justice; her future plans; and her love of music. Thanks to Karlene Faith and other feminist academic activists, gender is now a major component of much of the criminological work being done in North America today, and many people became empowered due to her commitment, dedication, and effort.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政府负有重要责任。和谐社会下的政府应该是一个精简、廉洁、透明、高效的政府。我国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当务之急需要做的是:政府职能转变、有限权力原则、积极行使职权、建立公共安全机制、保障弱势群体权利、完善社会冲突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3.
将音乐分析方法与音乐教育心理学结合,可以发现非文本化(音响)分析方法与音乐欣赏的音响整体感知能力、音乐的记忆能力、音乐的理解能力和音乐的创作能力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法治政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上,法治政府成为政府自我角色的理性定位。和谐社会必然是法治社会,政府是法治的践行者,法治政府必将引领着和谐社会的建设,而政府更应在和谐社会视阈之下,从各方面来构建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brand architecture by analyzing stakeholder perceptions of brand images when a new joint brand is created for the existing brands of three arts organization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is based on previous literature on brand architecture and brand image. The empirical study is based on a quantitative, 418-respondent survey among stakeholders of these three arts organizations. The study makes two major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Fir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joint brand can be endorsed by the existing sub-brands, contrary to brand-architecture literature. Second, even in the case of a new brand, stakeholders perceive the functional attributes as important.  相似文献   

16.
当今教育领域,理解课程理论已经成熟,它给以开发范式为基础的学校音乐学科课程带来了新的教育评估视野。课程领域所出现的理论转型,使我们开始一种以理解课程范式为基础的音乐课程理念的思考。音乐课程开发范式中音乐的界定具备科学技术概念的含义,如乐理学习对音高、音质、音色、音的力度、音程等的物理属性的界定,它将这种音乐体系看作是“文化无涉”的具有普遍性的“科学体系”。而作为理解课程范式的起点和理论框架,将音乐作为文化的界定表明,音乐理解课程已经显示出音乐是作为一种文化表征,因此,音乐课程被理解为历史文本、政治文本、种族文本、性别文本、现象学文本等以及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和后现代文本。  相似文献   

17.
在笔迹鉴定实务中,运笔特征是较难掌握和运用的一种特征,它既有外在的表象,起笔、行笔和收笔,也有内在的笔压力和抑扬顿挫折变化。作者引入音乐术语——节奏,试图使鉴定人对运笔特征的内含有深层次的理解。运笔节奏特征和其它特征一样也是在长期的书写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特定性和稳定性。摹仿者可以做到形似,但要摹仿运笔节奏到“神似”难度就大了,因此,体会并运用运笔节奏特征对摹仿笔迹鉴定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曲谱中对《牡丹亭》的改动,是从音乐入手,改调就词.随着戏曲音乐的发展,订谱技艺的提高,《牡丹亭》拥有了自己独立完备的音乐体制,显示出在舞台搬演中的生命力.嗣后,再没有人去走改词就调的老路,《牡丹亭》的失律却恰恰给曲师们提供了驰骋技艺的广阔天地.在中国戏曲由文学时代向演技时代的转移中,《牡丹亭》能以本来的面貌参与竞争,并焕发出新的光彩,曲谱的支撑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论现代音乐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音乐教育在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健全人格,以及具有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丰富的情感、多彩的艺术想象力、高度的自信、饱满的热情以及坚韧的毅力、足够的耐心、高度的灵活性、细致的观察力、敏锐的反应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价值;同时,它也是开发右脑、培养形象思维和创造力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现代音乐教育活动中,人的资源以及环境、设备的资源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现代音乐教育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刘耀辉 《行政与法》2022,(2):109-117
恪守民生尊重义务,是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民生尊重义务对应民生对政府的防御权功能,包括不作为的形式尊重和作为方式的实质尊重.在政府保障民生的实践中,因部分民生尊重义务履行不到位,一定会程度上使得民生问题复杂化.政府履行尊重民生义务,应在坚持民生价值取向、消解民生价值与行动逻辑背离的基础上坚持有限政府原则,以不作为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