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贪官语录一直被人关注,但是,贪官们并没有意识到人们关注其语录的本意。因而,依然屡屡出现贪官“语不惊人誓不休”的现象。笔者总结一下2008年贪官们“发表”的语录,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尽管贪官语录一直被人关注,但是,贪官们并没有意识到人们关注其语录的本意。因而,依然屡屡出现贪官"语不惊人誓不休"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现实生活中,许多腐败现象之所以能逃过打击,除了“官官相护”、“官匪勾结”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的贪官拿“廉政语录”作为“挡箭牌”,使得反腐肃贪工作留下了很多“死角”。为此,笔者收集了形形色色的腐败分子廉政语录,并对其进行分类,分析其特点及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腐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海剑 《法律与生活》2009,(16):19-19
近年来司法机关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中,有一种现象引起民众的关注——贪官们涉案金额的腐败“记录”一再被突破,大有扶摇直上之势。  相似文献   

5.
老百姓之所以普遍关注药监局腐败窝案,并痛恨郑筱萸、曹文庄等贪官,首先是因为这些贪官们的贪墨行为直接危及13亿老百姓的用药安全乃至生命安全。尤其是2006年以来,“齐二药”、“奥美定”、“欣弗”等重大医疗事件接踵发生,药品和医疗器械审批注册等环节的诸多问题随之显山露水。  相似文献   

6.
卿裔 《政府法制》2006,(3):10-11
纵观2005年大大小小的贪官们所说的话及写下的忏悔词,其中不乏“经典名言”,值得玩味。这些“名言”有的是贪官们在法庭上接受审判时的脱口而出, 有的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有感而发, 有的是在忏悔书中的真情流露。别看这些贪官的话有的令人捧腹,有的让人作呕,还有的使人啼笑皆非,但是,“言为心声”,听其言,可以观其行,这些话都折射出贪官们的心态和灵魂,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他们的丑恶嘴脸。  相似文献   

7.
如今,贪官们包二奶、养情妇似乎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即大凡"贪绩"卓著的贪官,十之八九都要在其桃色履历表上挥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贪官们在情妇之单项指标上屡创佳绩,就如同令人瞩目的吉尼斯纪录屡屡被刷新,甚至往往给人一种"情场代有贪官出"的印象来.  相似文献   

8.
这是贪官李国富的忏悔录,这位厅局级高官有相当的文化水平,其忏悔录写得很能打动读者,不知那些正在进行时的贪官们读后会有何感想……  相似文献   

9.
接受廉政教育不能有特殊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言 《中国监察》2009,(4):45-45
大凡贪官们忏悔的时候,往往声泪俱下,一把鼻涕一把泪,诉说自己因为“放松了学习”,远离了廉洁从政教育,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扭曲,而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姑且不论贪官们的忏悔有无新意、是否深刻,单就“远离了廉洁从政教育”而言,还是令人颇多感触。  相似文献   

10.
据《三湘都市报》报道,南京龙潭监狱里关押着39名处级以上贪官,他们入狱后的“表现”着实令人“刮目相看’;曾主管普法教育的某市原副市长因受贿罪被捕入狱后一直向干警嚷嚷自己是无罪的,管教干警与他进行交流时发现,这位副市长竟是一个法盲,对法律条文一无所知。曾身居高位的某贪官,入狱后不仅对干警们指手划脚,还要求干警进入他的临室时要喊“报告”。对这位贪官的自不量力,干警们只好花很长的时间来给他“纠偏”。  相似文献   

11.
刘俊 《政府法制》2008,(12):52-52
对于潜逃西方的中国贪官们来说,2008年4月24日是一个不祥的日子。  相似文献   

12.
乐塘 《行政法制》2003,(2):47-47
从报刊上见到的贪官多了,脑子里常冒出这个题目,其义一看即明,不用解释。证之以贪官们的人生轨迹,似乎谁都没有逃出鄙人总结的这条规律,虽然其包含的道理非我独创。  相似文献   

13.
今年9月29日,《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开始生效,10月31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也被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专家指出,这两个公约生效后,全球将形成一个追捕外逃贪官的浪潮。贪官外逃形势不容乐观随着我国政府对腐败案件打击力度的加大,贪官们在国内的生存环境可谓每  相似文献   

14.
萃岚 《政府法制》2010,(16):35-35
贪官都是翻云覆雨、势利轻薄的小人,他们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把臭的能说成香的,把丑的能说成美的,连腐败都能找出“充足理由”,以致闹出许多政治笑话,让人既感滑稽荒诞,又觉可恨可恶。这里列举贪官们15个雷人的腐败理由,看贪官咋给自己进行“无罪辩护”。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寺名刹的香火越烧越旺。在人们眼里,烧香拜佛、占卜问卦并非见不得人的事。然而在这旺盛的香火中,却隐藏着不少腐败现象。贪官迷信是近年来始终存在的一种现象,迷信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的信“风水”,有的信数字、日子的吉凶,有的热衷于烧香拜佛、占卜算命……毕竟封建迷信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影响根深蒂固。问题是贪官们原本是信仰马列主义的,是唯物主义无神论者,应当是破除迷信的先锋。贪官们缘何走上迷信的道路,甚至被迷信牵着鼻子走呢?有关法学、心理学专家剖析说:贪官的迷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真信神,另种一为假信神。  相似文献   

16.
树荫下 《政府法制》2006,(21):58-59
“贪财与贪色比翼双飞,铜臭与肉香共长天一色”。如今,贪官们包二奶、养情妇似乎已成为一种势不可当的潮流,即大凡“贪绩”卓著的贪官,十之八九都要在其桃色履历表上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贪官们在情妇之单项指标上屡创“佳绩”,就如同令人瞩目的吉尼斯纪录屡屡被刷新、甚至往往给人一种“情场代有贪官出”的印象来。一、数量吉尼斯南京市车管所原所长查金贵虽已年近花甲,居然包养了13个情妇,以此来显示他的宝刀未老、权倾一方的不凡气魄!有如此光耀的情场资本,便使得查所长自豪不已,也使得他经常在熟人面前情不自禁地自我炫耀:“《红楼梦…  相似文献   

17.
即便没有国际间《引渡条约》的压迫,中国也应废除对贪官的斩立决。越是大贪官,他的职务犯罪所参予的上下级或同僚会越多。杀他恰恰是同案犯们所迫切需要的灭口之举,会使扩大战果的突破口就此堵上,会因为死无对证而使案件嘎然而止。  相似文献   

18.
孙昂 《检察风云》2014,(22):26-27
不知从何时开始,外逃成了贪官们的“上策”,一些贪官抱着一跑了之的心态,露馅就跑、闻风就逃。中纪委此前通报,仅2013年中秋和“十一”两个假期,出境的公职人员中有1100人没有按时返回,其中714人确定为外逃。贪官外逃让国内的反腐陷入了尴尬和无奈的境地,也产生了非常恶劣的负面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9.
纵观见诸于媒体的大大小小的贪官们所说的话及写下的忏悔词,其中不乏“经典名言”,值得玩味。  相似文献   

20.
袁晓彬 《政府法制》2014,(34):51-51
近日,媒体称前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家中搜查发现现金折合人民币2亿余元,现代贪官在藏钱上煞费苦心,殊不知在古代,贪官们的洗钱方式早就炉火纯青. 买卖古玩当洗钱中介 在晚清的琉璃厂,一些古董店的老板专门充当官员行贿、受贿的桥梁,也就是“洗钱”中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