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五四纪念活动是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的一个历史轨迹,推动了青年运动的蓬勃发展。正是年年的五网纪念活动,使得五四运动得到正确的历史阐释,五四象征符号有了传播机会,五四精神得以弘扬和延续,指明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五四纪念活动推动了五四精神的传播.五四纪念的文本方式、会议方式、社会实践方式以及纪念设施等是五四精神的传播途径;五四纪念的周期性、时代性、多样性以及政治性特征使得五四精神影响深远;同时,五四纪念使得五四运动得到阐释、五四符号得到传播、五四精神得到弘扬,而五四纪念的意义就在于不断提升了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赋予了五四以新内容.  相似文献   

3.
胡冬华 《理论建设》2021,(1):100-107
中国共产党人的“五四阐释”是指中国共产党人自五四运动以来,对五四运动的回忆、评价与反思。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革命的领导力量、动力、阶段划分及任务等方面阐释五四运动,建构了“五四阐释”的革命话语;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奋斗目标、各阶段历史任务及青年的奋斗方向等方面阐释五四运动,建构了“五四阐释”的建设话语。文章回溯了中国共产党人“五四阐释”的建构历程,对深化五四运动的研究,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在百年传承中不断汲取时代精华,形成了伟大的五四精神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前所未有的时代际遇,我们更需要传承与弘扬五四精神,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对五四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提出了新要求,发扬爱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扬进步精神,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动摇;发扬民主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扬科学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进程。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毛泽东五四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两位名人,他们都曾经亲身经历了伟大的五四运动,并对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以后的岁月中,他们也都对这场运动、对五四精神有过阐发与说明。比较一下他们五四观的异同,分析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不仅有助于理解他们对这一事件的评价,而且对于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不无神益。一、陈独秀、毛泽东都肯定五四运动的巨大功绩。1919年10月12日,陈独秀出席《国民》杂志成立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致词,谈到了五四运动:“窃以为此番运动,实为国民运动之嚆矢,匪可与党派运动,同日而语”①。…  相似文献   

6.
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百年奋斗实践的历史产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心血,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境界。毛泽东不仅以身体力行的毕生实践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作出了光辉榜样,而且以丰富的思想形成伟大建党精神内涵各要素的理论阐述。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代表了中国的命运、中国共产党人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奋斗到最后一滴血、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是一个重要问题等方面为理路,展开对毛泽东论述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内涵研究,有助于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精髓要义,从而为奋斗新时代新征程的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五四"自由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核心,不仅影响了一代"五四"人,而且对"五四"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五四"自由精神的现实诉求是实现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五四"人对自由平等的权利的追求体现了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以,寻求中华民族自强之路是其真正主旨.重新审视"五四"自由精神对中国社会进步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赖华林  付乐 《党史文苑》2011,(20):70-71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精神是革命传统精神之源。在学校德育中加强对青年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和弘扬五四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和民主科学精神,对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所凝炼出的“五四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民主、进步、科学、创新和解放思想的精神。“五四精神”在当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要大力弘扬“五四精神”。  相似文献   

10.
五四精神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四运动已经过去85年了,世界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五四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反封建精神及反传统文化的理性主义精神在今天仍然闪烁着灿烂的光芒。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继承五四爱国传统,弘扬“五四”精神,召唤民主与科学,不仅是振兴中华伟业、发展经济、繁荣祖国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兴旺发达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11.
正95年前五四运动当天,游行的组织者之一、北大学生罗家伦发了一个印刷品,叫《五四运动宣言》,提出了"五四运动"这个词。第二年,1920年5月4日又提出了"五四精神"。90多年来,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党的领袖、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国的群众都年复一年地纪念"五四"、评说"五四"、回忆"五四",可见"五四"对近现代中国,也包括对未来中国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相似文献   

12.
五四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五四精神,有利于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增强当代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情感认同、意识内化和行为深化,对坚定当代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刻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五四运动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至今仍是激励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五四精神时代价值的研究,深入揭示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的意义和要求。广大青年要在新时代进一步赓续传承五四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向着民族复兴伟大梦想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9,(12)
五四时期,毛泽东实现了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加入了早期马克思主义队伍。这一阶段的毛泽东立下真志热忱爱国、以才为基追求进步、反帝反封建寻求民主、善于反思探寻科学。青年毛泽东五四时期的成长之路具有时代典型性,蕴含着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内核。同时这一时期的毛泽东也是新时代青年学生传承五四精神的学习模范,激励着青年学生要勇于承担建设强国的使命,在与大众共同奋进中接力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近代史上,五四运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它的爆发直接催生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内容的"五四精神"。作为青年力量源泉之一,"五四精神"历经百年传承而历久弥新,并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新时代青年继续弘扬和传承"五四精神",必然对增强"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五四精神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就是要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结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春艳 《世纪桥》2010,(11):24-25
五四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方向。因此,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高度一致的。在黄金发展、矛盾凸显阶段的新时期下,我们应不断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更好地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在实践中,使五四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得到巩固和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树立正确党史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是党不断带领人民前进的重要法宝。百年前,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中国先进青年以民主科学为思想基础发动了声势浩荡的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华民族沉睡已久的思想雄狮,给中国大地带来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在新时代回望和审视五四精神,有利于全方位培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研究侧重于党的政策和策略运用,忽视了"五四宪法"的作用。其实,与新中国建立以前中国共产党颠覆旧社会旧制度旧法统的方式实现社会转型不同,在《共同纲领》基础上制定与实施的"五四宪法"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依宪动员、依宪改造、依宪转型的历史新篇章。"五四宪法"诞生在过渡时期,是中国制宪史上的一个革命,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宪法保障,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从而在法制框架下实现了中国社会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作为上层建筑的"五四宪法",在社会主义改造政治动员中起到了确立法律依据、提供制度保证、促进各阶层广泛参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赵世炎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五四运动爆发后,他英勇无畏地投身其中,表现出极大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积极性和奋斗精神,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