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住空间分异是指不同特性的居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自聚居形成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化现象。在住宅市场化的今天,中低收入人群与高收入人群的居住分异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凸显出来。本文从概念、形成原因以及对社会带来的影响等方面讨论了居住分异问题,并从土地规划、供给等角度探讨了解决的对策,以期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协调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自从中国实行住房商品化以来,以居住分异为典型特征的社会空间极化现象日益明显.与此同时,作为一项制度安排,公共住房政策由于目标定位的偏差,在经济适用房的区位安排中选择了"孤岛化、集中化和大型化"的空间模式,对市场化条件下的城市社会空间极化发挥了"同向强化效应",加剧和强化了社会空间极化.经济适用房居住区也不同程度地出现"贫民区化"或"类贫民区化"的趋势.因此,应将抑制社会空间极化、促进社会融合作为公共住房政策的重要目标,并切实从以下三条途径达此目标:采取"社区混合居住"的适度混居模式,注重居住与就业的平衡,注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城市空间的公平配置.  相似文献   

3.
以篱笆、围墙、安全设备为明确标识的隔离社区实质上代表着一种城市空间私有化的生活方式。隔离社区的形成机理可以归纳为:城市公共物品供给压力下的“隔离生成”;市场趋利行为下的“隔离扩张”以及全球化推动下的“隔离蔓延”。隔离社区导致了城市空间分异,这种在居住空间的聚集和隔离也会带来一些不可预见的外部负效应,包括:城市不安全感外溢、城市公共物品消费不均衡、城市空间碎片化、城市社会分化与城市公共政策失败。隔离社区对后工业化社会的城市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实现城市治理转型,才可能避免“破碎城市”加剧,走向“重整城市”。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居住空间阶层化趋势开始出现,而居住空间的阶层化也将作用于包括教育在内的人们对公共服务的摄取。那么,居住空间的阶层化对教育不平等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根据以往研究,教育资源获取的阶层差异被看作是导致教育不平等重要原因,因此居住空间阶层化与教育资源获取的阶层差异有着互为因果、彼此强化的关系。一方面对教育资源的差异化追求会导致居住空间阶层化,而另一方面居住空间的阶层化又反过来起到垄断特定教育资源和阻隔其他阶层享有特定教育资源的作用。本研究则注意到,在控制学校资源的条件下,学校学生的社会构成这一因素本身也会作用于教育不平等,即所谓的"生源效应"是存在的,而正是由于"生源效应"的存在,居住空间的阶层化还可以通过影响学校生源的社会构成而作用于教育不平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对这种差异和隔离做了分析,指出居住形态的差异与隔离是造成农民工与城市之间的疏离的重要原因,而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与居住环境是打破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隔离与异化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在现阶段和将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城镇居民的住房都比较紧张,且有私房的极少,绝大多数居民都是住的公房。这一现状,加大了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对居住公房当事人离婚后居住问题处理的难度。围绕离婚案件当事人公房居住的处理问题,各地法院的做法也不完全一致,最高人民法院对此也未有明确的司法解释。笔者曾代理过多起涉及公房居住问题的离婚案件,现谈谈对处理这一问题的看法。一、处理离婚案件中公房居住问题的二种不同认识一种意见认为,离婚案件中的公房居住问题人民法院不好处理,也不能处理。理由为:1、公房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7.
齐军 《天津检察》2009,(3):66-66,65
我国公有房屋可分为居住用房和非居住用房.居住用房又分为在1998年以前福利分房制度下,由单位进行出资、投资或参资建设,以福利性质分配给单位职工居住的房屋和近年来由政府兴建的“廉租房”。本文所讨论的公有住房,仅指前一种居住用房。  相似文献   

8.
论迁徙自由和居住自由的宪法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徙自由和居住自由在国际社会得到了普遍的尊重和保护。我国宪法对此尚无规定,但是基于对人权的尊重和国际形势,我国也应当将迁徙自由和居住自由纳入宪法保障范围。本文提出居住自由与迁徙自由不同,并论证两者应当被作为基本人权纳入宪法。  相似文献   

9.
管欣 《法制与社会》2010,(34):32-33
本文拟对居住权作以概述,试从保障人权之居住权利的需要和解决现实中有关居住权益难题的需要两个角度来阐述理由,即中国居住权制度的建立满足人权的主要内容和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的要求,以期能够为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购房困难、养老和离婚等问题提供法律依据和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琴 《江淮法治》2014,(9):47-47
我是淮南市的一位农民,居住在回族乡,因而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非常了解.目前,市场对牛羊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价格也水涨船高,在我居住的地方高达每市斤35元左右,群众普遍反映强烈.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对居住在内蒙古的汉族人群19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进行调查,为该地区汉族人群法医学个体识别、亲权鉴定以及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1材料与方法1.1样本收集在内蒙古地区居住的汉族无关个体的血样462份,其中男244份,女218份。纳入条件:1三代以上居住内蒙古地区;2三代以内无与其他民族通婚史;3无恶性肿瘤史、取样前1个月无输血史。1.2 DNA提取及分型检验  相似文献   

12.
法律问答     
编辑同志: 我们夫妻协议离婚,其中对共同居住的公房由谁承租、使用发生争议。原住房(一室户)系婚前由妻子承租。婚后单位分给我一套住房(二室一厅),原住房交给我单位。现双方对共同居住的公房都要承租、使用,争  相似文献   

13.
结合地震灾区临时居住场所的搭建特点、存在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分析,按照规范要求,对地震灾区临时居住场所的规划选址、规划布局、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过渡安置板房材夹心材料的燃烧性能、有关电气防火等方面提出了消防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原告:王健华,男,48岁,职员,居住香港。 原告:王强华,男,52岁,职工,居住上海。 原告:王绮华,女,49岁,教师,居住上海。 原告:王舜华,女,46岁,职工,居住上海。 原告:王友华,女,43岁,无业,居住香港。 被告:王汝范,女,58岁,离休教师,居住深圳。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农民集中居住的浪潮,但是从依法规划的视角分析,农民“被上楼”的过程中存在农民宅基地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集中居住规划缺乏充分有效的公众参与、保障条件和配套措施落后等多方面的问题。我国亟需加强立法,充分保障农民得到依法规划的居住用地的合法权利,保证集中居住规划的确定经过充分有效的公众参与,进一步完善集中居住规划的保障条件和配套措施,使集中居住制度真正实现节约土地资源、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本市居住房屋租赁管理,维护居住房屋租赁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上海市房屋租赁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居住房屋  相似文献   

17.
【裁判要旨】执行中,当被执行人名下只有唯一住房时,不能当然认定该房屋系被执行人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而不予处分,应以平衡保护权利人的债权与被执行人的生存权为原则,从房屋的基本属性、居住情况以及被执行人的生存能力等方面综合考量界定涉案房屋是否为其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  相似文献   

18.
承租人死亡,房屋租赁合同并不当然终止,通常依两种模式存续:一为继承人中心主义,二为共同居住人优位主义。我国经历了从继承人中心主义到共同居住人中心主义的转变,这有利于保护房屋租赁事实关系。但我国《合同法》第234条的规定过于简约,单一的共同居住人继续承租权制度无法完全应对承租人死亡时房屋租赁合同存续问题的复杂性。为此,一方面应完善共同居住人继续承租权的行使条件,另一方面可增设房屋租赁合同继承制度,填补无共同居住人或共同居住人不行使继续承租权时的制度空隙。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租者的居住权保护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租"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关政府部门对群租行为的强行整治活动无论从执法主体、执法依据,还是在执法程序和救济权的保护方面都不具有合法性。政府对群租行为不能仅仅依靠"整治",而是应当以积极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完善公共服务为宗旨。通过发展公共租赁住房解决低收入者的居住问题,是政府保障低收入者居住权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3)条对岩礁“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经济生活”之规定,语意模糊。南海仲裁裁决对此条款的解释及适用更是极具争议。本文依据条约解释规则,从科技运用活动影响岛礁法律地位的视角来发现裁决的问题。裁决并未使用“动态解释法”来解释“不能”的含义,遂忽视了科技进步对岛礁客观能力的积极影响。裁决错误解读“自然形成”的通常意义及上下文,将“自然”条件延伸适用于岛礁的“维持”阶段,排除了外来技术作为“维持”的方法。裁决用《公约》文本找不到的材料推导出条约之目的,忽略“奖励”沿海国以科技发展实现对岛礁的最大化开发也是目的之一。裁决中“接近人类居住能力的界限”不采用人类最低居住标准,无视欠发达国家人民的居住状况,所谓“大规模人为改变”的条件也无法普遍适用。裁决无视任何具有岛屿的国家竭尽所能地运用科技改善岛屿居住条件、维护环境、防止侵蚀和淹没的事实。如此违反条约解释原则、背离现实及国家实践的裁决解释与适用,不具有良好的事实及法律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