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税务代理行为,发挥税务代理人在税收活动中的作用,保证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正确贯彻执行,维护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八十三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税务代理是指税务代理人在本办法规定的代理范围内,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各项行为的总称。第三条税务代理人是指具有丰富的税收实务工作经验和较高的税收、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法律基础知识,经国家税务总局及其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批准,从事税务代理的专…  相似文献   

2.
税务代理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的税务代理人接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在委托合同约定的代理权限内,代替纳税人办理纳税事宜的委托代理行为.税务代理人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随着税收征管模式的改革,税务机关为纳税人包办纳税事宜的时代已成历史,纳税人自核自缴税款的责任制度已经确立,若纳税人仍无力独立办理纳税事宜,出路是寻求税务代理人的帮助.这为税务代理的广泛开展奠定了基础.下一步面临的将是为用利开展税务代理业务创造有利的内外部条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推行税务代理制,实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税务咨询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代理办税,并使之成为税收征管体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所谓税务代理是指代理人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在税务代理合同呗定的范围内,代为办理纳税事宜的一种民事代理行为。它属于委托代理的一种,具有代理的一般共性。实行税务代理制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如日本,实行税务代理制度已有80多年的历史。日本现行的税务代理制度是通过制订税理土法加以规范的。该法把税务代理人称为税理土,规定只有律…  相似文献   

4.
税务代理是指税务代理人在规定的代理范围内,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各项行为的总称。税务代理人是指具有丰富的税收实务工作经验和较高的税收、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法律基础知识,经国家税务总局及其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批准,从事税务代理的专门人员。从事税务代理的专门人员称为税务师,其工作机构是按规定设立的承办税务代理业务的机构。税务师必须加入税务代理机构,才能从事税务代理业务。税务代理实行有偿服务,按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收费。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  相似文献   

5.
我国纳税人知情权的提出是源于2001年修改之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该法第7条规定,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无偿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第8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政策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本文试图透过纳税人、税收政策、知情权三者的关系,来探讨纳税人对知情权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税务代理人不缴、少缴税款行为的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洪波 《法学杂志》2003,24(4):57-58
税务代理人,是指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委托在法律规定的代理范围内,代为办理税务事宜的单位或个人。司法实践中,对于税务代理人不缴、少缴税款的行为,应具体分析,不能一律以偷税罪论处。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税收收入的取得 ,国家在征收个人所得税时注重运用他人责任的理论 ,即通过扩大纳税义务承担主体的范围以有效抑制偷税行为的发生 ,因此 ,在纳税人以外衍生出扣缴义务人这一主体。为了防止国家滥用征税权 ,纳税人权利保障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从构建扣缴义务人的还付责任入手 ,不失为保障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权利的另一视角。扣缴义务人与纳税人虽同为承担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的主体 ,二者的法律地位毕竟不同 ,二者关系如何界定 ,立法上未有明确的说法 ,理论上的研究亦罕见 ,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税务代理制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适应我国税制改革的需要。作为税制改革的一个方面,在税收征管的模式、方法上,政府改变过去税收专户管理的模式和税管员上门直接收税、催税的方法,实行自核自报为基础的申报制度。实行申报制度后,纳税人出于时间、精力、专业知识及成本等因素的考虑,必然要向社会寻求中介服务,税务代理应运而生。所谓“税务代理,是指:由税务代理机构的专业代理人接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委托,代为从事的以缴纳税款为主体活动的一系列民事法律行为的总称。一九九二年九月四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  相似文献   

9.
论偷税罪主体的司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偷税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有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才能构成本罪。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的规定,纳税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扣缴义务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其中,单位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其他企业,以及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关于偷税罪的主体,实践中有以下问题值得探讨:一、代征人能否成为偷税罪主体  代征人,是指受税务机关委托以税务机…  相似文献   

10.
马新 《法制与经济》2008,(22):54-55,57
税法基于行政便利主义创设了扣缴义务人这一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并为其设定了代收代缴、代扣代缴税款的义务。当扣缴义务人不适当或怠于履行其法定义务时,税法对其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存在诸多值得商榷之处,给实际税收业务操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建议在新一轮税法的修订活动中对此予以必要的调整、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税收之债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平等地位必然要求奉行严格的税收法律主义,而税收法律主义的遵循又提升了税捐义务人的法律地位,使纳税人的权利获得更多的保护.税收之债法律关系的平等性、税收法律主义和纳税人权利的保护构成了税收债权债务关系理论的基点,而公共财政的背景又强化了税收之债的现实可能性.然而税收债权债务关系说有着其固然的缺陷,不能圆满地解释公共财政理论.  相似文献   

12.
偷税罪主体之辨析范永红,唐裕伟,鲁吉安一、扣缴义务人为什么能作为偷税罪的主体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第一条的规定,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或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  相似文献   

13.
1.2011年2月12日国家税务总局令第24号公布2.自2011年3月15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单位、个人依法检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行为(以下简称税收违法行为)的权利,规范税收违法行为检举管理工作(以下简称检举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  相似文献   

14.
叶金育 《时代法学》2013,11(3):60-68
税法上扣缴义务人未完全履行扣缴义务,脱法扣缴行为随之产生,扣缴制度的立法目的成空,追究扣缴义务人责任是为必然。依现行税法规定,扣缴义务人不仅将视情况承担“补缴、追缴”,“限期改正、责令改正”、“刑事处罚”等主责任,而且需承担“滞纳金”,“罚款”或“滞纳金与罚款”等一并使用的从责任。责任形态的复杂性和现行税法的诸多缺陷,导致扣缴义务人责任实务运用极为混乱。要想从源头上解决此问题,必须对扣缴义务人责任进行多维定性,以扣缴义务人基本权利的行使作为扣缴制度财政目的的边界,以财政目的的实现作为扣缴义务人义务履行、权利行使的边界。  相似文献   

15.
税法基于行政便利主义创设了扣缴义务人这一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并为其设定了代收代缴、代扣代缴税款的义务。当扣缴义务人不适当或怠于履行其法定义务时,税法对其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存在诸多值得商榷之处,给实际税收业务操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建议在新一轮税法的修订活动中对此予以必要的调整、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陈晶 《法制与经济》2009,(24):104-104,106
税法设定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的义务,系基于行政便利原则。但在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将国际货运代理公司作为外国公司船舶运输收入的扣缴义务人,且追究其未履行扣缴义务的法律责任的做法,有待商榷。税法应对此予以完善和补充,以促进税法法制的协调和统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根据<税收征管法>第67条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的法律适用上,就一些问题加以明辨.包括:一是抗税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二是抗税行为的罪与非罪;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实施了某种抗税行为,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也不认为是犯罪,不宜以抗税罪追究刑事责任,而只能视为一般抗税行为.准确区分税收争议引发的暴力、威胁事件的性质,区分罪与非罪,是执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三是抗税行为的此罪与彼罪,即抗税罪与妨害公务罪、偷税罪的关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税务登记管理,有效控制税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各类纳税人,均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税务登记。 扣缴义务人应当在发生扣缴义务时,到税务机关申报登记,领取扣缴税款凭证。 第三条 税务登记的主管税务机关是县区(含县区,下同)以上国家税务局(分局)、地方税  相似文献   

19.
抗税罪新探     
抗税罪,是指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违反税收管理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抗税罪的概念经历了外延从大到小,内涵从少到多,本质特征从笼统到明确的过程.国务院1986年颁布的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第37条第4项规定,抗税是指纳税义务人拒绝遵照税收法规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即只要公开拒绝履行纳税义务,均为抗税行为.其外延甚为广泛.1992年3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将抗税进一步解释为纳税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采取公开对抗或者其他手段,抗拒履行纳税义务,情节严重的行为.抗税通常采  相似文献   

20.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偷税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纳税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扣缴义务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关于单位,除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外,从1999年 6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可以看出,只有具备法人资格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在司法实践中,有关偷税罪的犯罪主体还存在几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