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生产力日新月异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副产品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森林锐减、臭氧层空洞等等无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在创造着巨大经济财富的同时必须对自己的生产方式做出深刻的反省,人们的环境价值观、道德伦理观也在经历着深刻的转变。环境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它需要社会各个阶层、各个组成部分从各个角度提供解决的途径,并共同的付出努力才能成功。因此,法学也在进行着积极的探索,环境公益诉讼便是其中的一个体现。环境公益诉讼的基本概念公益诉讼可追溯至古罗马时期,是与私益诉讼相对称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引起了社会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对其理论基础的探讨是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基础和前提。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是多角度的:环境公共利益的维护是环境公益诉讼建立的内在动因,环境权是环境公益诉讼建立的诉权基础,自然价值观的嬗变是环境公益诉讼建立的价值基源,公益诉权的发展是环境公益诉讼建立的程序保障。  相似文献   

3.
环境公益诉讼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具有公共利益属性、带有“社会性权利”性质的环境权益经常受到侵犯 ,缺乏有效的保障 ,而沦为边缘性权利。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客观上需要立法加以保障 ,并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而环境公益诉讼正是环境权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国外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借鉴 ,合理设计环境行政诉讼和环境民事诉讼制度 ,扩大环境诉讼原告资格 ,正是使环境权从应有权利达到法定权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侵害环境公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环境公益诉讼是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维护社会公益的重要途径,而在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中却没有确立这一制度,很多环境损害问题无法得到法律救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呼声越来越高,通过修改《环境保护法》确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2017年我国正式确立了检察机关的原告地位。由于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目前依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法律制度和程序等亟需完善。通过研究2017-2022年检察机关原告地位确立以来的361份判决书,发现在实践中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仍存在不少问题:案件线索来源有限、调查方式无刚性保障、检察机关内部专业人才不足以及环境修复资金不足。因此,可以考虑赋予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先诉权。同时,推广卫星遥感实验室、生态环境监测实验室的使用,并探索政检合作新思路。建设“环境+司法”复合型人才队伍。在环境修复方面,从根源遏制违法主体的行为以创新性方法拓宽环境修复资金获取渠道。  相似文献   

6.
环境权的司法救济——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公益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环境权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今天,如何保护和救济这些受损的公益,维护不特定人的环境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认为,如果在法律中引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就能使环境公益得到及时有效的司法救济,公众环境权也能获得程序法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环境信息公开公益诉讼在我国法学界尚是一个崭新的话题,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及公民维权意识的增强,环境纠纷日益增多,自"环境信息公开公益诉讼第一案"被广泛公开报道以来,陆续出现了多起环境信息公开公益诉讼案件。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公益诉讼存在受案的立法阻隔、环境信息公开申请实体请求受阻隔等困境。在国家立法对环境公益诉讼缺乏明确规定之时,环境公益诉讼的开创性实践"贵阳模式"值得推广,新环保法对环保公益诉讼主体的有限放开,也将为艰难前行的环境公益诉讼提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许多学者都把公民环境权当成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但在明确了人们常说的环境公益实际上包含环境公益和环境私益两种情况之后,便容易判断环境权这种属于个人的权利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关系。环境公益诉讼是为环境公共利益而为的诉讼。实践中的环境公益诉讼拒绝接纳环境权假说。这种诉讼既不需要以所谓的个人环境权为理由,也不以实现个人的环境权为目的。  相似文献   

9.
可诉范围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环境公益诉讼可诉范围的确定,不能够采取随意态度,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通过对国外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初步考察,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以保护环境公益为目的的基础上,提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可诉范围及例外情形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环境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并且越来越多的环境纠纷呈现出公益化的趋势。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自1998年以来,环境纠纷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递增,去年仅投诉到环保部门的环境纠纷就达到40多万件。如何妥善解决环境纠纷,维护环境公益,已经成为环境保护之目标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环境的生态性和不可补救性决定了环境损害、环境权、环境侵权行为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又决定了环境诉讼天然具有公益性.这种公益性决定了必须对旧的诉讼体制加以改革和突破,在诉讼制度上保障并激励公民环境权的实现和环境公共利益的维护.借鉴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我国不仅要认识到环境诉讼的公益性.更要保障环境诉讼的原告资格,变革举证责任和环境鉴定制度,逐步放宽人民法院对环境资源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群体纠纷诉讼解决的公益性脉络及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纠纷公益性并不简单地体现在参与主体的多数上,而在于它影响社会的广度和深度。群体纠纷系争实体利益的属性,决定了它适用诉讼程序解决的逻辑,而诉讼程序解决群体纠纷,一方面表明了纠纷主体对于国家法律程序的认可和尊重,同时亦表明了社会所设立的纠纷解决机制运转的正常。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学界要求建立“公益诉讼”的呼声日益高涨,即试图通过对传统起诉资格的拓展,来扩大司法救济的范围。但是,在社会公共利益的边界模糊不清、原告适格及其代表能力有限、诉讼成本过高以及法院和法官角色定位困难等诸多问题无法有效解决的情况下,公益诉讼制度的移植和构建应当理性而审慎。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对行政公益诉讼问题研究的深入,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是否设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这一问题大体上取得一致的看法,但对立法应否及如何赋予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职权的问题,则见解不一.通过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行政公益诉讼的相关制度、我国的立法现状及行政公益诉讼实践的分析可以看出,立法赋予我国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与现实必要性.对于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职能设置,应以遵循行政诉讼的基本规律和契合检察权本身的法律性质为原则,同时兼顾保障行政权的正当行使(依法行政)和保证行政机关的效率两种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不宜盲目移植国外的民事公诉制度。笔者认为:民事诉讼特有的规律要求我们在立法上对检察院介入民事诉讼正确定位,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强化行政机关职能意识,同时,由检察机关以检察建议的形式对行政机关行使督促起诉权。这是目前形成对国家和社会公益有效保护的最为现实和合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公益"内涵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人类共同的环境利益;一种是多个人的环境权益,只有人类共同的环境利益才是真正的公益。由于人类处在环境共同体之中,共同体成员对共同体的维护责任理论应该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石。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安排应根据中国国情,建立法律解释型和立法型两种基本类型的制度路径。同时,环境公益诉讼研究应坚持发展逻辑与实证逻辑有机结合的学术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地震之后,全国各界展开了对地震灾区的援助,除了直接赶赴灾区进行救灾援助之外,捐赠或者募捐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地震灾区主要的援助手段。基于我国现阶段对于捐赠与募捐的立法现状,其中有诸多的不规范之处,而募捐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在短时间内得不到解决,一方面,会影响到灾区所可能接收到的外在援助,另一方面,也会由于募捐本身的不规范导致捐赠者的失望可能影响到全社会的利他主义与人道主义信念的下滑,这对于现阶段和谐社会的建构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就募捐的法律性质、募捐的现有规范及募捐现存的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对我国募捐法案的出台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公益性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应将岗位总量及岗位间比例控制在核定编制内,岗位结构科学合理、精简高效,岗位职责、权利和义务相一致。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步骤为岗位调查、岗位分析评价、确定岗位任职条件、制定岗位设置与实施方案、编制岗位说明书、岗位聘用及岗位认定。完善的激励机制是岗位管理的基础,有效的竞争机制是岗位管理的核心,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岗位管理的关键。只有在科学设置专业技术岗位的基础上,转换专业技术岗位的管理机制,才能营造公正、和谐、规范的用人"软环境",这是破解公益性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整合"难题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9.
司法实践中,公益诉权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检察机关的公益诉权不仅仅是一种诉讼权利,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法治原则和宪政精神,是检察机关的检察权在公益诉讼领域的价值体现,反映了其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法律关怀,它要求检察机关在行使公益诉权时应正确处理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关系,在我国的司法活动中充分实现公益诉权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