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法学会原常务理事、《中国法学》杂志社原社长、总编辑、著名行政法学家张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张尚同志是我国行政法学的开拓者之一,曾任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第一届、第二届总干事,第三届、第四届顾问。多年来,为健全行政法制和建立行政法学而努力,是我国行政法学界著名学者,曾参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行政诉讼法》和《公务员法》的起草和审议工作。发表论文100余篇,著作主要有《行政诉讼法讲义》、《中国行政法纲要》、《行政诉讼法释义》等。张尚同志曾先后…  相似文献   

2.
李敏 《中国审判》2011,(9):52-54
中央立法决策机关已经明确要对三大诉讼法进行修改,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已经实质性地启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的修改稍稍延后,但也已经调研性地启动。为了解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情况,记者采访了参与《行政诉讼法》修改研究工作的中国人民大学宪法、行政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莫于川。  相似文献   

3.
《中国法律》2011,(3):6-9,65-68
行政程序的立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的修订是中国行政法治建设的重大问题。为使读者更深入了解行政法治建设的进程,本刊近日专访了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应松年教授。  相似文献   

4.
在《行政诉讼法》修改热议中,各种论说、各种修改建议稿各抒卓识,各陈高见,形成行政法学研究中的璀灿珠玑。本期选登何海波教授等青年学者的《〈行政诉讼法〉学者建议稿》及其说明,虽属一家之言,仍有参酌价值。期望学界相互启发,共同研讨,不断推进行政诉讼法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外法学》1990,(4):34
<正> 我国较早从事行政法学教学和研究的青年学者、北大法律系行政法教研室负责人姜明安继他的《行政法学》、《行政法概论》等著作之后,最近又推出其新作《行政法与行政诉讼》。该书紧密结合刚刚通过的《行政诉讼法》,反映了姜明安同志最近几年在行政法学领域辛勤耕耘取得的新成果。该书探讨了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理,历史发展,较系统地研究了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立法、行政司法,行政责任、行政法制监督以及行政诉讼的理论与实  相似文献   

6.
1999年行政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1999年行政法学研究概况 1999年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继续健康发展。学者们在基础理论研究、实证分析研究、中外比较研究、行政实务改革等方面都作出突出贡献。本年度出版的行政法学著作主要有: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行政法学》(修订、政法大学出版社)、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  相似文献   

7.
陈钠  陈婕 《广东法学》2005,(1):83-84
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十五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五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实施十周年,以及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广东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和中山大学行政法研究所于2004年12月16、17日两天在佛冈县联合召开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参加年会的有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占同,广东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总干事、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刘恒教授,以及来自广东、北京、澳门等地的专家学者共50多人。年会共收到论文50多篇。现将年会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发刊词     
<正> 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四周年之际,以扩大学术交流,繁荣行政法学研究、指导行政法制实践为宗旨的我国首家部门法学术刊物《行政法学研究》与广大读者见面了。.她的诞生,实现了老一辈学者们多年的夙愿,也为新一代行政法工作者开辟了一块崭  相似文献   

9.
今年9月14日下午中国著名行政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应松年在湖北省委党校作了《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几个问题》的演讲。应松年参与了《行政诉讼法》的起草工作,目前正在对修改行政诉讼法进行调查研究。他结合实际谈了自己对修改法律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8月24日,山西省政府法制办在太原举办了政府法制业务培训讲座。邀请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法治政府研究基地主任,我国首位行政诉讼法博士马怀德授课。  相似文献   

11.
“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邹荣长期以来,我国行政法学界一直认为,具备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所诉行政行为必须是在《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以内。(二)必须是所诉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三)符合其他法定条件,如未过诉讼时效...  相似文献   

12.
<正>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我国的行政法学开始走出了单纯研究行政管理方法的狭隘视野,开始从行政法律关系、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行政权力渊源、行政程序、行政原则、行政责任、行政法调整对象、行政权的本质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我国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和三年行政诉讼的实践,有力地推进了我国行政法学的发展。虽然行政诉讼在实践领域面临着困境,但全国行政法学研究领域却呈现着一种空前繁荣的景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罗豪才教授主编的《中国司法审查制度》一书,对我国行政法学体系进行了全新而大胆的构思,读来使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3.
<正>2010年9月18、19日,第十二届海峡两岸行政法学学术研讨会在我国台湾地区台北市召开。本次会议由台湾行政法学会主办,来自大陆和台湾地区的行政法学理论与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官员共计80余人与会。台湾行政法学会理事长城仲模教授和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刘莘教授先后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大陆代表团团长应松年教授和城仲模教授分别致闭幕词。海峡两岸行政法学学术研讨会是中国大陆与我国台湾地区行政法学界的学术盛会,每年在两岸轮流举行,自1997年第一届海峡两岸行政法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后,现在已历经十二届。  相似文献   

14.
张莹莹 《法制与社会》2011,(35):162-163
行政法学界对行政行为的研究多是从“作为”的角度出发,而对行政不作为缺乏研究。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作为一样,都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行政行为。行政不作为会对公民、社会组织和公共利益造成影响,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结合行政法学界的各种主要观点存在的缺陷,我们应该以程序和实体的双重标准来对行政不作为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 胡建淼是目前我国行政法学界最年轻的教授。1986年以来他著述甚丰。《十国行政法——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版),这本近40万字的理论专著是他推出的又一力作。或许与他最早从事哲学研究有关,胡建淼一直专注于行政法基础理论的研究。《十国行政法——比较研究》是他转向比较行政法学研究的标志。他之所以作这一“转行”,据他在《十国行政法——比较研究》序言中说:“是基于认识到:一个行政法学处于创建阶段的国家不了解和借鉴国外的同类物,便很难保证所创建的东西能超优于所借鉴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正> 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行政法和以行政法为研究对象的行政法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实施就是其显著的标志。现在,我们已跨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可以断言:我国行政法将进一步朝着民主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由我国著名行政法学家、博士生导师应松年教授主编,九位中青年行政法学者参撰的《行政法学新论》(以下简称《新论》)于1998年6月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面世。这部57万字的著作是目前国内篇幅最长的行政法学著作之一。她结构完整、体例规范、论述全面,可以作高层次的行政法学教材之用;同时,她论证充分、挖掘深入、富有创见,又堪称高水平的行政法学专著。1988年应松年教授曾主编出版过一本作为政府法制干部培训教材使用的《行政法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教程》)。此书是继1983年《行政法概要》(…  相似文献   

18.
韩大元,男,1960年生,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比较宪法、比较行政法。主要学术成暴《亚洲立宪主义研究》、《中国海潮的理论与实践》、《比较行政法》等。主要社会职务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民族法学研究会理事。  相似文献   

19.
简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政府》黄学贤蒋国锦苏州大学杨海坤教授所著《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法治政府》一书1997年4月由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杨海坤教授的个人学术论文集,共52万字,收集了作者自80年代以来在政治学、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比...  相似文献   

20.
对行政行为有价值的探索──读《行政行为法》一书有感杨海坤行政行为是在行政法学上及行政政活动的理论概括,是行政法学理论中极其重要的概念。特别是我国《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了我国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之后,行政行为已成为我国行政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