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涛 《法治与社会》2008,(12):18-19
8月25日,部分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七)草案时,认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需要追究网络“人肉搜索”者的刑事责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朱志刚提出,“网上通缉”、“人肉搜索”泄露公民姓名、家庭住址、个人电话等基本信息,同样是严重侵犯公民基本权益的行为,其造成的危害甚至比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更为严重,因此建议将“人肉搜索”行为在《刑法》中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2.
温泽彬 《中国法学》2024,(1):206-225
合宪性审查是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这正是基于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宪法解释权,而不具备宪法解释权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可以在依据不同类型宪法规范开展备案审查时对合宪性审查发挥一定作用。省级人大常委会在根据宪法积极规范实施的备案审查中发挥辅助审查作用,通过考察立法事实来确定被审查规范是否充分执行了宪法意旨,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合宪性审查提供依据;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在根据宪法消极规范实施的备案审查中发挥初步审查作用,通过考察被审查规范是否抵触宪法的价值判断,初步筛选出合宪性疑虑后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合宪性审查。为了保证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合宪性审查工作中发挥实效,应当在程序和实质上确立一些审查要件,并为这些审查要件设计配套的审查判断和报告机制。  相似文献   

3.
法治动态     
违宪审查机制启动关键一步 《中国青年报》消息: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人士证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已于5月成立了法规审查备案室,该工作室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审查有关法律法规是否与宪法相冲突和抵触。成立专门机构审查地方法规是否违法违宪,这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历史上是首次。  相似文献   

4.
论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立法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提高立法的质量,必须从多方面努力,其中最为重要的应是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在立法中的作为,因为立法质量的高低与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主体的委员们在立法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密切相关。此文探讨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中的应然作用和实然作用,分析了制约委员们发挥应然作用的因素,并针对制约因素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事评点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首次与网友交流重大议题与以往历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相比,不久前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创造了一个亮点——多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与新华网、中国人大网、人民网的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就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的  相似文献   

6.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规备案审查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法规备案审查上,长期以来采取的是备案并行主动审查的做法;《立法法》制定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法规审查上转而采取被动审查与主动审查相结合的做法。从实践来看,无论哪种做法均收效甚微。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应建立以重新构建的被动审查制度为主、以省级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主导的法规清理和立法评估等制度为辅的全方位、立体式、各机关互相协作的法规审查体系。  相似文献   

7.
关于香港法院的司法审查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光 《法学家》2007,(3):21-24
一、香港法院是否具有司法审查权? 香港基本法在香港的法律体系中地位最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据此,一些学者将香港基本法称之为"小宪法".为了保证香港基本法的这一地位,香港基本法中规定了相应的保障机制,即香港立法会制定的法律在通过以后,须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全国人大常委会经审查认为该法律违反基本法时,将其发回,该法律自发回之日起无效.  相似文献   

8.
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水污染防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农业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职业教育法6部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执法检查数量比上年增加,机制更趋完善. 4月至5月,张德江委员长率执法检查组在河南省、重庆市检查职业教育法实施情况.在6月29日举行的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张德江委员长代表执法检查组作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报告.  相似文献   

9.
《法治与社会》2004,(8):35-35
各机关各地方制订的法规若违背宪法,由谁来审查?记者近日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权威人士处获悉,全国人大常委会已成立法规审查备案室,专门审查包括国务院所立行政法规在内的、全国各位阶法规是否违宪违法,该工作室隶属法制工作委员会,是与国家法室、行政法室、刑法室、民法室等并列的局级单位。这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历史上是首次。  相似文献   

10.
行程之五: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和常委会会议讲话 2014年3月9日,张德江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说,人大及其常委会既敢于监督又善于监督.8月31日,张德江委员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闭幕会上强调,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  相似文献   

11.
特区立法机关应根据基本法制定法律,特区法院审查特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是否违反基本法的权力被称为"违基审查权"。香港的普通法传统为特区法院的违基审查权提供了法理依据,特区的新法治秩序激活了普通法中法院的司法审查权,而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权的不完整性使特区法院的违基审查成为必要。司法实践表明,特区法院的违基审查权无法挑战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查权,对基本法的实施总体上是有利的;损害特区行政主导体制的主要因素并非是法院的违基审查,而是立法会的强势地位。作为植根于普通法传统、已有十多年运行实践的权力,特区法院的违基审查权无须再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释法确认。当然,基于其在特区法治秩序中的地位,特区法院违基审查权应受到特区外部与内部两方面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2016年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说,“国家工作人员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就职时,应当进行宪法宣誓”,“这是实行宪法宣誓制度后,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组织进行的宪法宣誓”. 刘源等6名国家工作人员有幸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批宣誓者,张德江委员长的监誓为宪法宣誓仪式增添了权威和庄严.据统计,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先后组织5次宪法宣誓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的20名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相似文献   

13.
王秀哲 《北方法学》2010,4(1):29-35
我国公民启动违宪审查的法律依据是《立法法》。《立法法》是在理顺法律规范文件间关系时引申出违宪审查问题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违宪审查权不能实际发挥作用。《立法法》中公民启动的违宪审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违宪审查权,公民启动违宪审查缺少具体的操作程序设计,由此导致《立法法》中“公民启动违宪审查”的虚置。所以,必须从制度的高度重新设计并推动公民启动违宪审查的落实。  相似文献   

14.
蒋庄德简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常委、陕西省民盟副主委、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相似文献   

15.
特别行政区违宪审查制度对内地之镜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违宪审查制度的产生背景,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及特别行政区法院在违宪审查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内地违宪审查制度进行比较,可以得出的重要启示是,在内地,健全和完善违宪审查制度,必须十分注意诸多历史背景,特别是要注意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和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两个历史和现实的政治因素。在可以预期的情形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违宪审查中发挥主导作用是可行和必要的,在宪法体制内适当地发挥人民法院在违宪审查中的主观能动性,也是一种发展趋势。内地违宪审查制度的重要进展,正在等待一种机缘。  相似文献   

16.
法苑拾零     
全国人大法工委设立法规审查备案室全国人大常委会5月成立了法规审查备案室,该工作室不仅负责法规备案,更重要的是审查下位法和上位法尤其是宪法的冲突和抵触。据悉,该机构由中央编制办批准,现有编制20余人,隶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是与国家法室、行政法室、刑法室、民法室等并列的局级单位。成立专门机构审查地方法规是否违法违宪,这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历史上是首次。  相似文献   

17.
省级人大常委会是连接全国人大和其他各级地方人大之间关系的纽带,在合宪性审查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否具有合宪性审查权却在制度上不明确,学术上有争议,实践中不统一。根据我国的宪制安排和合宪性审查的功能需求,省级人大常委会作为宪法遵守和执行的保证者与地方性法规的批准者,并不具有合宪性审查权,也不适宜从事合宪性审查工作。省级人大常委会应在其职责中穷尽合法性审查、必要时提出合宪性审查报告或要求,做好有关立法事实的搜集、甄别和认定等工作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合宪性审查,并及时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合宪性审查决定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祝捷 《法学杂志》2017,(12):26-34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政治决断,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指明了制度化路径.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违宪审查模式,而是应当在廓清合宪性审查基本概念的前提下,根据十九大报告的精神推进合宪性审查的制度和实践.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的原意,是通过合宪性审查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因此,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应当借助现有的制度资源,建立以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主体的合宪性审查制度,重在合宪性审查的能力提升,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合宪性审查的可行道路.  相似文献   

19.
监督制度的启动程序 作为宪法监督制度的具体落实,《立法法》以宪法为依据,对规范性法律文件监督审查制度的启动程序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 首先,监督审查的对象.根据《立法法》第90条的规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宪法监督审查的对象.  相似文献   

20.
好书推荐     
《江淮法治》2011,(8):57-57
亲历中国民主立法: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言实录。 本书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南振中,他参与了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实践。本书以发言实录聍形式,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