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范小军 《法制与社会》2011,(11):75+83-75,83
公民的权利具有普遍性,无论男性或者女性,每个公民都被赋予了相同的权利,就性权利而言,不仅是女性重要的人身权利,也是男性重要的人身权利,因此,男性的性权利也应得到保护.然而,我国现行<刑法>关于"强奸罪"犯罪客体的规定,明显缺乏对男性性权利的保护,这导致了当男性性权利受到侵害而求助于法律时会出现无奈和尴尬的情景.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性性权利遭受侵害的情形凸显,但我国刑法对男性性权利的保护处于一种相当脆弱的状态。理论界早已对此进行有益探索,国外也已有立法实践,但我国刑法对此仍是空白。从法理上看,我国男性性权利有从应然到实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刑法应尽快完善对男性性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花岳亮 《法制与社会》2011,(12):251-252
当前侵犯男性性权利的案件日渐增多,男性受害者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本文分析了男性性权利刑法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指出了我国现行刑法性犯罪立法的缺陷,为完善我国男性性权利刑法保护提供了两种尝试性思路。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男性性权力保护的必要性在学界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针对我的立法现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但为何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至今,已出台八个修正案,可是男性性权利保护的相关立法仍旧没有在刑法修正案或是相关立法司法解释中得到体现?本文主要论述当前我国男性性权力立法保护存在的难点,以及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进入父系社会以来,男性成为社会的强者。然而,强者地位使其主导社会的同时,也使其性权利被长期的忽略。随着女权运动与"性革命"的发展,男性的性权利遭到侵犯的案件屡见不鲜。而我国的法律对此出现了空白,导致男性的性权利得不到刑法保障。因此,如何加强强奸案中男性受害者的权益保护成为了摆在社会面前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刘箭 《河北法学》2008,26(6):137-140
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强奸罪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及猥亵儿童罪,对女性和儿童的性权利给予了充分的保护。但是对14周岁以上的男性性权利保护问题,刑法却存在盲点。通过具体案例,对男性性权利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针对现行刑法的缺失,提出两种模式的完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现行刑法在针对未成年人性权利保护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我国未成年人性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护。本文在未成年人性权利受到刑法保护的必要性基础上,结合实现情况,提出了加强网络色情犯罪中未成年人性权利刑法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男女平等作为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一直为各部门法所努力贯彻,我国的刑法也不例外.在追求男女形式平等的基础上也在努力的实现男女实质上的平等,给予女性权利充分的保护,然而近来却发现刑法对于男性权利的保护出现了空白.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分析现行刑法中几类犯罪对男性权利保护的缺失,并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加强对男性权利保护的意义,以求为立法者对《刑法》进行修改寻找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阳 《法制与社会》2010,(5):255-256
性权利属于公民人身权的一部分,是每个公民都应具有的基本权利之一。而在我国,现行刑法对男性性权力保护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滞后。男性相关权利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刑法对强奸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等罪名中。当男性成为这两罪的被害人时,刑法对他们的救济接近空白。就性别的自由权利而言,它不仅是女人的,也是男人的一项重要人身权利。本文通过我国和国外立法上对于男性性权利保护程度的比较,提出了加强和完善对于男性性权力的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巧云 《法制与社会》2011,(18):255-256
近年来,我国频繁出现男性性自主权受到侵犯的现象。由于我国刑法尚无保护男性性自主权的相关规定,因此,除非有造成实质的肉体伤害,大部分男性受害者的权利得不到法律救济。针对这种频繁出现的社会现象,我国刑法应尽快完善相关立法,解决此类社会问题,避免由于立法缺陷而使社会秩序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1.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a legal system restricts an individual’s rights. It can either grant a power that revokes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or it can acknowledge the infringement of a legal right and yet justify such an infringement by means of a criminal law justification. The distinction proposed by the paper has both expressive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nd is useful in solving dilemmas arising in emergencies when co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make it impossible to grant the power to revoke legal protection of a basic right. In some of these situations a criminal law justification might support infringement of such a right. This claim is demonstrated by analyzing the ruling of the German Constitutional Court concerning the shooting down of a hijacked airplane in circumstances similar to those of September 11.  相似文献   

12.
加强专利权保护是形势使然。专利权具有无形性、公开性和非竞争性,容易受到侵害。专利民事司法保护存在刚性不足、赔偿数额认定难等局限。专利行政执法对效率的追求造成程序监督弱化。刑法具有制裁手段的严厉性和“二次保障性”特征,遏制专利侵权优势明显。以专利权系私权、专利权具有不确定性、专利案件审理存在技术性难题为由反对非法实施发明专利侵权入罪的主张并不成立。专利刑事立法应当从“权利救济”转向“法益救济”,重构有关专利犯罪客体,增设非法实施发明专利罪,把故意侵犯发明专利且情节严重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相似文献   

13.
刑法第四条就适用刑法人人平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关于平等在刑法中处于什么位置一直备受争议。关于平等在刑法中的地位,主要涉及三个问题,即:平等是法律原则还是法律权利;平等是否能为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平等原则与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了针对陆生野生动物以食用为目的的危害行为的法律规制,在原有罪名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野生动物刑法保护的外延。这一立法条款修订与疫情防控的社会背景相关,体现了积极主义刑法观回应社会现实的功能。此次刑法修正案对野生动物的立法完善不仅是尊重动物伦理生命权的体现,而且深层次地涉及公共卫生安全的法益考量,是弱人类中心主义在刑事立法领域的生动展现。野生动物的刑事法律规制并未采用全面保护的立场,这一保护的有限性是刑法作为保障法的地位所决定的,这也决定了在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规则体系中,需要审慎辨析刑法与行政法律规范之间的关系。在具体适用时应当结合此次修正案的条文设置进行教义分析,合理把握具体要件的内涵与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防范以保护之名而随意逾越刑法边界。  相似文献   

15.
刑法关怀与刑法解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刑法应体现法律之公平善良的特质 ,刑法关怀是指刑法对自然人、社会组织及社会所给予的刑法关注、刑法抵御和刑法保护 ,刑法解释即有权解释 ,是指有权机关依据一定原则使用法定方法对法律文本所作的阐释 ,是连结刑事立法与刑法适用的纽带和中介 ,是折射和反映刑法关怀的最佳视角。欠缺刑法关怀的刑法解释在一定程度上说可能是合法的但未必是合理的。从刑法关怀的维度审视我国现有的刑法解释 ,一方面在于把刑法关怀坚持到底 ,另一方面在于反思刑法解释的真正科学的定位 ,由此建立合法合理的刑法解释体系。  相似文献   

16.
性侵犯罪的历史是一个从财产到权利的演变过程,从性侵犯罪的沿革来看,刑法对于性自治权的保护呈上升趋势,侵犯性自治权犯罪的起刑点在不断降低。我国刑法在性侵犯罪中仍然存在对女性的歧视,这不符合国际公约的标准。当前,应当进一步降低性侵犯罪的入罪起点,将婚内强奸、疏忽性侵犯规定为犯罪,同时设立新的同意标准。  相似文献   

17.
田刚 《法学论坛》2021,36(2):66-75
《数据安全法(草案)》的发布是数据安全作为独立法益的立法宣示,基于数据安全对个体利益、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价值,刑法有必要将其纳入保护范围。现行刑法对数据安全的保护是通过制裁信息犯罪间接实现的,由于刑法视阈下的信息和数据存在着本质性差异,未来刑法必然要建立新的数据犯罪罪名体系,实现数据安全领域刑法保护的大规模扩张。为了避免刑法扩张演化成违背谦抑性的公权力滥用,必须进行"合边界性审视",确保其不会突破刑法自身的边界。由于数据安全法益自身无法通过"法益原则"实现刑法边界划定功能,有必要引入"广义危害性原则",在数据安全领域的刑法保护扩张之前,划定扩张的合理边界。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人身权保护现状和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世洲 《河北法学》2006,24(11):24-53
人身权利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现代人权和有关法律规范保护的重要内容.完整分析我国刑法的人身权概念和范围,详细总结我国参加和承认的国际人权公约中人身权保护的一般国际标准,深入说明我国刑法在人身权各方面保护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根据国际人权标准提高我国人身权保护水平的方向性思考,指出降低起刑点才是改革中国刑事法律制度以及法律制度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被互联网分割成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网络拉近人们彼此距离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之一——网络犯罪亦困扰着刑法适用。其中,虚拟财产在传统的刑法理论中并没有合理的定位,涉及虚拟财产的犯罪也没有得到合法、合理的解决,存在同一性质的案件因适用不同的刑法规范而得出不同判决结果的情形。鉴于此,明析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诸种困境的目的在于探求实现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的路径,即通过司法解释、立法解释抑或修订刑法等方式加以实现,旨在实现刑法的正义性、安定性与合目的性,进而实现法律正义与法律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