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张静如是当代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中国党史学界的一代宗师。笔者作为张先生的第23位博士生弟子,捧读先生80岁高龄撰写的《暮年忆往》(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1月版),倍感亲切。这部《暮年忆往》著作是不可多得的学术精品,在中共历史学的学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张静如在《暮年忆往》中对于自己几十年的学术探索,分“学科性质”“党史理论”“深化党史”“生产力论”“中介理论”“分阶段论”几个部分给予记述,清晰地再现了张先生在中共历史研究方面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2.
《张静如文集》于2006年12月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共4卷,收录了张静如先生从1959年到2005年期间发表的文章、讲话共199篇,合计138万字.《文集》一面世,便引起了学界的关注,2007年4月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炳林教授主持的《张静如文集》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张静如先生学术界的朋友、学生及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的研究生共60多人出席了座谈会.参与者纷纷发表自己对于张静如及其《文集》的看法和评论.以下是各位发言者发言的大致内容.  相似文献   

3.
李元 《党史纵横》2010,(8):45-46
自2005年以来,在中共辽宁省委的重视的下,有关部门支持仍健在的老领导或为已经故去的省级老领导,陆续出版了近十部回忆录或纪念文集。主要有《风范长存——徐少甫同志纪念文集》、《永远的怀念——郭峰工作文集》(上下)、《永远的怀念——郭峰纪念文集》、《李荒传略》、《李荒工作文集》、《追求与奋斗——杨克兵回忆录》等。对于这部分经过抢救而形成的宝贵历史文献和政治财富,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确实需要一番精心的考量和策划,否则,很容易使这项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事情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4.
沈传亮 《世纪桥》2011,(12):4-9
著名中共历史学者张静如不仅提出了中共历史研究科学化的重要命题,而且呼吁加强学科建设、倡导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中共历史、着力培养中共历史研究人才等,为推动中共历史研究科学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共党史研究从1921年中共建立之后,就开始了.同年瞿秋白著《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及佚名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从此开始,至1991年,已走过了70年的里程.但长期以来,对中共党史研究的研究(即中共党史史学史),并没有多少开展.1987年,北师大研究生王京生在其导师张静如指导下发表了《中共党史学史概论》,标志了中共  相似文献   

6.
一部凝聚理论思维的创新之作──评张静如著《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编者的话:北京师范大学张静如教授所著《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日前由湖南出版社出版,该书在推进党史学研究方面有不少创新和发展。为此,我们邀集张静如教授的在校及已毕业博士生发表了一组笔谈,以...  相似文献   

7.
正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把党史研究和学习提高到事关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重要地位。在此有利形势下,一批高质量的党史学术成果陆续出版发行,姜华宣先生的新作《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革命史教学与研究文集》(以下简称《文集》)便是乘着新形势下党史研究东风应运而生、倾注着作者对党史教研拳拳赤子之情的一部学术力作。  相似文献   

8.
中共历史研究断想十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当前中共历史研究中存在的10个问题阐明了观点.重申中共历史是近代历史时限内的一部专史,其性质属于历史学科;研究中共历史一定要根据第一手材料,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必须审视已有的成果,才能不断更新;对老课题研究,必须努力挖掘材料,精耕细作;中共历史研究有三种模式,并不对立,应辩证运用;拓宽研究领域,有利于学科发展;正确联系实际,就是为现实作历史的论证;要重视意识形态研究;熟悉研究历史,是研究者的必修之课;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我走上中共历史、革命史教学和研究的道路.一是由于特殊的机遇;一是遇上了良师益友。张静如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言传身教,特别是具体的指导、鞭策和提携.对我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谷城县是鄂西北山区的一个老苏区县,有悠久的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这里有许多的革命遗址和革命遗迹.党史研究也硕果累累,先后编辑出版了《薤山红旗》、《汉南曙光》、《谷城革命史》、《谷城革命简史》、《中共谷城县组织史资料》、《中共谷城历史大事记》、《光辉足迹》等七部党史资料丛书.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利用这些党史成果,对全县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是利用革命遗址和遗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盛(土康)是谷城革命的发祥地,现存有乡苏维埃和中共谷城县委等旧址;薤山是谷城革命斗争的中心,依然  相似文献   

11.
乔木同志在负责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在审定《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时,都对“文化大革命”发表过许多重要的意见。这些见解的基本方面虽然已经吸收在上述文件和著作中了,有些是以文章、讲话的形式发表在《胡乔木文集》第二卷中,但是也还有大量珍贵的内容没有披露出来。本文只是就乔木同志对“文化大革命”的几个问题的论述作一些介绍,希望他留下的这些很有价值的思想遗产能够为广大党史工作者所了解,使我们在“文化大革命”历史的研究中得到教益。下面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我这是二到苟坝。对苟坝这个地方,我是怀有深厚感情和敬意的。在2003年3月,我来此走党史,通过亲历亲见,对红军长征的艰难曲折、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和历史为什么选择了毛泽东,有了更为深切的感受。在2006年出版的《长征行》中,我讲了考察苟坝会议的历史情况和对这段历史的认知。两年后,中共遵义县委党史研究室出版《从转折走向辉煌——苟坝会议研究文集》,请我写序文,进一步阐明了我的观点。这以后,再没有机缘研究苟坝会  相似文献   

13.
《六大以来》作为延安整风时期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部历史文献,必须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进行分析和梳理。《六大以来》与延安整风时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紧密相关,主要表现在:编辑《六大以来》是为中共七大总结中共的历史经验准备材料,不是针对王明重印他的《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的小册子;毛泽东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动承担起编辑《六大以来》的任务,通常所说起到重要作用的是该书选集本以及《两条路线》;编辑《六大以来》使毛泽东对第三次"左"倾路线的形成原因、过程及危害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区分清了两条路线的本质;学习研究《六大以来》贯穿于高干整风的全过程,奠定了高级干部思想认识统一的基础;中共七大的推迟召开是统一全党思想认识的结果,这与中共当时面临的形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对正在经历着"亘古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来说,及时记录和研究刚刚过去的历史显得尤为重要。张静如主编的《中国当代社会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按历史发展顺序列卷,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状况,是迄今为止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部著作。该丛书共5卷,180多万字,凝聚了北京师范大学、渤海  相似文献   

15.
2007年4月8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深圳海天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张静如文集》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张文启、《中共党史研究》副主编任贵祥等到会祝贺。彭明、王学珍、王桧林、郭德宏、石仲泉、朱成甲、鲁振祥、邵维正、卢先福、蔡长水、王顺生、柳建辉、张树军、谢龙、姚桓、侯且岸、杨凤城、吴家林等50余位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由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著的《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历史》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共北京市区县历史丛书》的第一部成书,也是全市首部区县党史基本著作,全书共30万字。该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历史脉络和轨迹,按照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编写体例,以9个具有标志性的史实,即:1944年5月区域发展第一名中共地下党员、1956  相似文献   

17.
中共历史学是一个由各个分支学科所构成的学科体系,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中共的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这里有:以研究的空间范围来分的中共地区史、中共地方史等;以研究的时间跨度来分的通史、断代史等;以研究主体的历史活动的具体领域来分的各个专门史。二是以中共活动的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包括以中共历史的实物史料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中共历史文物学、中共历史考古学等;以中共的文献史料为研究对象的中共历史文献学(中共历史文献学下有: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考据学,训诂学等分支学科)。三是以中共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包括中共历史学理论(中共历史学理论又包括:中共历史学的本体论、中共历史学的认识论、中共历史学的方法论这三个部分)及中共史学史。  相似文献   

18.
"康民是位难得的人才,是重庆著名的党史专家,被誉为重庆党史和地方史的‘活字典’。30年来,他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披肝沥胆,对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和重庆地下党历史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后继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2009年冬,胡康民同志逝世两周年之际,《胡康民党史研究文集》在众多老同志的关心之下得以出版,老领导、老朋友、老同事,原重庆市委书记廖伯康同志在序言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是对胡康民同志的中肯评价。  相似文献   

19.
正历史通过纪念来表达。纪念是举行仪式、保存记忆、传播象征的行为活动,是历史的一种书写,历史因纪念而精彩。陈金龙教授新著《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版),是一部通过中共纪念活动的拾遗、挖掘、梳理、总结来呈现中共历史面相的力作。该成果既是中共纪念史学研究的奠基之作,又是中共专门史研究的重要开辟;既是中共新文化史研究的有益探  相似文献   

20.
1989年10月16日至10月18日,由《瞿秋白文集》编辑组倡议,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共常州市委等10家单位联合发起,在常州召开了“纪念瞿秋白诞辰90周年学术讨论会”。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情况介绍如下: 一、瞿秋白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瞿秋白文集》编辑组组长温济泽教授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1955年、1980年、1985年举行过3次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和学术讨论会。今年这次会议是建国后第4次纪念活动,也是第2次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