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华 《中国律师》2006,(10):33-35
律师个体开业本是律师基本的经济自由之一,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在律师的执业机构的组织形式中缺少律师个体开业这种形式,虽然不能说中国是绝无仅有,但也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当属极少数国家之列。当中国律师行业正处在规模化的喧嚣与躁动之时,绝大多数人都忘记了理智地去探索律师自身发展的固有规律,律师个体开业的声音被淹没在规模化的声浪中。本文在考察  相似文献   

2.
秋实 《中国律师》2009,(3):16-17
一场寓意深刻又别具一格的庆祝会在北京举行。庆祝会寓意深刻,在于它的主题将一个律师事务所的成长与壮大和中国律师制度的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探索总结律师事业的发展与前景;庆祝会别具一格,在于它的参会人员,既有司法部的老领导、各界专家名流.又有普通律师和律师家属。2008年12月20日,以“回顾廿载,感恩廿年”为主题的“庆祝北京王玉梅律师事务所成立20周年暨中国律师制度改革20周年”庆典大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3.
江平 《中国律师》2002,(4):69-69
我曾在国栋主编的《中国大律师》一书中写了一个序,题名为“律师兴则国家兴”,为我国律师制度在国家民主化、法制化中的作用呐喊。两年后,国栋又拟主编《律师文摘》,我想为律师的气质呐喊。美国前总统卡特曾说过一句话:“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律师,但我不能说我们拥有的正义就最多。”这句话颇值得我们深思。律师是国家民主法制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众多的律师又恰恰不能必然说明民主法制的加强,这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律师本人的素质与气质不同。在我们今天的律师队伍中也确实存在极大差异,有些律师是民主法制的破坏者,是邪恶的支…  相似文献   

4.
律师个体开业本是律师基本的经济自由之一,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在律师的执业机构组织形式中缺少律师个体开业这种形式,虽然不能说中国是绝无仅有的,但也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当属极少数国家之列。当中国律师行业正处在规模化的喧嚣与躁动之时,绝大多数人都忘记了理智地去探索律师自身发展的固有规律,律师个体开业的声音已被淹没在规模化的声浪中。尽管国内部分法律界以及律师业内人士对律师个体开业问题有所述及,但基本上是只言片语,惜墨如金,未能洞悉律师个体开业存在的深层次的缘由,不能为律师个体开业提供理论上的支撑。本文在考察世界各国律师机构组织形式的基础上,力求探究律师个体开业存在的根源以及在中国存在的必要性,同时对律师个体开业的可行性给予关注,希望借此催生中国律师个体开业的立法和制度的诞生。  相似文献   

5.
五年前的冬天,我踏着露珠迎着寒风走上了《中国律师》杂志负责人的岗位。五年多来,我们走南闯北,我们东来西往;我们见证了《律师法》颁行之后的欢呼雀跃和忧虑重重,我们也见证了以“全国十佳律师”为代表的各路豪杰的心路历程和成长轨迹,我们还见证了以“司法部部级文明律师事务所”为示范的律师机构的成功经验,我们更见证了几代中国律师对律师事业所做出的努力探索和突出贡献……我理解,所谓中国律师,他们是一群这样的人:他们帮你变被动为主动,助你变复杂为简单,为你化腐朽为神奇,为你挽狂斓于既倒,为你扶大厦于将倾;他们是…  相似文献   

6.
20年的风雨历程使中国律师制度趋于完善;20年的艰辛磨砺使中国律师素质逐步提高;20年的坎坷泥泞使中国律师人数迅速增加。经过艰难困苦、经过一筹莫展、经过奋发图强,中国律师终于迎来了崭新的一页,迎来了新世纪的曙光。 2000年11月18-20日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的2000年律师大会吸引了国内外的目光,得到了海内外的关注。参加大会的律师人数达千余,有境内媒体30余家对大会进行全面报道。此次大会的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影响之深是史无前例的,港台律师也派代表团出席了会议。谈起律师地位及大会印象时,他们…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末,律师制度作为中国民主与法制整体构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得以恢复。如今,中国律师事业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艰难历程,迎来了新世纪的曙光。此时此刻,我们已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律师与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风雨同行,与人民大众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增强须臾不离,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脉搏息息相通。律师在自律、自强的成长历程中获得了国家、社会的认同。值此新世纪来临之际,记者就新世纪中国律师之发展采访了司法部律师公证司负责人贾午光。贾司长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律师事业发展的轨迹。他说,改革…  相似文献   

8.
现在我们实行的还是如年代初国家制定的标准,肯定是偏低了。一个律师从大学的校门走向社会,一是学校的课程与实际脱节,磨合过程需要投入;二是这些年新法出台很多,律师需要熟悉;三是我们在建设法制国家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事物,律师都要研究。这一切不仅需要智力的投入,也需要物质的投入。而现行的收费标准与律师的投入实在不成比例。但是谈收费问题,不能离开具体的环境,我们齐齐哈尔市地理位置偏僻,据去年的统计,人均可支配的收人才400元/年,在岗的工人每月不过二三百元。这种状况决定了我们的收费不可能高。个别的…  相似文献   

9.
经过紧张的筹划,经过细致的安排,经过认真的准备,第五次全国律师代表大会于2002年5月20日在香山脚下隆重开幕。这是一次中国律师的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律师代表会聚一堂共商律师业发展大计;这是一次中国律师管理者的聚会,来自东西南北的60余名司法厅(局)长、律管处处长齐聚香山共议律师业管理谋略;这是事关中国律师业发展的大事,这是事关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大事。通过这次大会,第四届全国律协理事会的工作圆满结束、第五届全国律协理事会将承担起今后3年中国律师业的发展工作;通过这次大会,全国律师工作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律师制度是与中国的政治文明和世界政治文明相伴发展的,历史上的中国律师制度经历了艰辛的磨难和不懈的探索,虽多遭困境,但仍以巨大顽强的生命力在成长着,这表明人类政治文明本质上,需要作为人权卫士的律师相伴共生,相得益彰。但中国现代真正符合世界政治文明的律师制度,是从1978年以后才开始奠定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加强律师文化建设。是当前律师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都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并为其服务。因此,政治经济背景不同,则文化背景不同;社会职业不同,职业文化也不相同;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的文化传统将形成不同的律师文化。中国律师作为一个社会职业群体,在经历了恢复律师制度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力量,并发挥其积极作用。建设什么样的律师文化?或者说中国律师文化应具有哪些特点?这是律师文化建设研究中面临的一项课题。笔者认为,律师文化建设要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2.
1999年,乃中国律师制度恢复20周年。20年来,中国律师为国家的法制建设和维护法律的尊严、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也是无可置疑的。尽管中国律师为国家的法制建设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尽管国家一再强调保障律师的执业权利,促进律师业的发展。但中国律师仍然奔跑在崎岖和坎坷不平的狭窄的道路上,仍然那么艰难和曲折!阻碍律师业发畏的因素很多,结合工作实践和亲身体会,笔者就其中较为突出的几个因素加以分析和阐述,以引共鸣。一、司法腐败我们天天都讲廉政,天天…  相似文献   

13.
我们不会忘记1957年,即使是在这样欢欣鼓舞的时刻。毕竟,对历史的遗忘往往等于背叛。1957年,受“左”的政治路线的影响,律师制度被当作社会主义制度的对立物而受到彻底否定;律师机构及律师的执业活动完全被取消;执业律师纷纷改行他业。不仅如此,由于律师的辩护活动受到政治上的否定评价,不少律师因此而被打成右派分子,蒙受了长时期的非难和迫害。新中国第一代律师以其悲壮的人生际遇写就了中国律师创立的篇章。 而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一千多名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律师作为10万名中国律师的代表在京城济济一堂,共同回…  相似文献   

14.
多灾多难的中国律师似乎终于风光了一回。 这一回,全得力于史无前例的“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 说是大会,不如说是一次中国律师业的群英会。1000余名与会代表中,会聚了中国律师界的“十佳律师”、“优秀律师”、“文明律师”等荣获多种称号的领军人物。为此,40余家新闻媒体对此次大会作了空前的全面的报道,对会上的“焦点人物”也作了空前热情的“聚焦’; 说是大会,不如说是一次中国律师业的奥运会。各种专业、各个方面的各路英豪,各路神仙,来到北京,走进不同的“论坛”,轮番上马,竞相上台,各显神通,各抖绝技。每…  相似文献   

15.
律师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律师 2000年大会”上,著名法学家江平教授向律师界发出了诚挚的呼吁:走向政治!他希望我们有更多的政治家型的律师,认为参与政治生活、谋求政治品质的改善是新世纪赋予中国律师的历史使命(讲演全文见《中国律师》 2001年第 1期)。   的确,在当今世界,一个饶有兴味的现象是,凡是法治发达国家,律师们的用武之地都不仅仅限于司法领域;他们在更广泛的社会事务管理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例如,美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创立,便得力于杰弗逊、汉密尔顿等一批律师的卓越贡献。现任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伦奎斯特曾将…  相似文献   

16.
涂辉明 《中国律师》2008,(10):60-62
中国律师业经过短短20多年的发展。到现在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作为从事法律服务的中介机构,律师事务所的成长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日益走向健康民主的法治建设密不可分。综观中国律师业20多年的发展历史,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事实是我国律师事务所的发展十分不平衡,综合实力相差悬殊,有些律师事务所快速成长,规模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17.
文心 《中国律师》2006,(7):14-16
1906年,中国律师制度发韧。1986年7月,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在北京成立。1986—2006年,这20年里,是中国律师业大发展大变化的20年。20年来,跟随中国改革开放、依法治国的步伐,全国律协团结全国12万执业律师,与中国律师队伍一同壮大,与中国律师事业一起发展,在促进国家的发展中谋求行业的成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与国家、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一个世纪的梦想,20年的道路中有许多值得记忆的历史,本刊特从中撷取十个片断,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我国买行改革开放政策二十周年自十一场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党中央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的各项事业得到蓬勃发展;律师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八十年代初期我国仅有律师千余人;到1986年以后我国开始实行律师资格考试制度,这是我国首次举行的国家级法律专业执业资格考试由于受这一时期条件的限制,律师资格考试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报名人数方面都不能和当前相比从1986年到1992年我国律师资格考试实行两年一考的办法这一时期经过考试录取的人数为34万余人1993年以后,司法部力。大了律师工作改革的力度,对律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律师》2005,(9):37-42
作为一年一度的律师盛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又将在天津拉开帷幕了。我们不曾忘记2001年冬天“律师论坛”在美丽的春城昆明鸣锣,也不会忘记2002年金秋“律师论坛”在繁华的大上海接力,也不能忘记“律师论坛”2003年秋天在南方羊城广州扩容,更不可忘记2004年仲秋“律师论坛”在皖中古城合肥升温。尤其令我们特别不能忘记的是每次论坛中的激情论辩和精彩演讲。围绕“中国律师业在短期内能否基本实现模化”这个专题而展开的精彩辩论只是历次论坛的一个缩影、一朵花絮、一种思考……———编者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司法》2002,(4):1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律师管理模式属于制度创新的范畴。律师管理制度是律师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律师制度的创新当然也包括对律师管理制度的创新。就律师管理工作而言,存在的问题既有老问题,也有新问题,但更多的是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既要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努力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律师管理模式,从制度上、体制上和机制上解决律师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实践的情况看,我国律师管理模式应基本包括4个层次:一是司法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二是律师协会的行业管理;三是律师事务所的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