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制订和颁发过一大批经济行政法规,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经济工作受到挫折,经济法制建设受到忽视,在“文革”十年动乱中则遭到了根本性的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法制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五年多时间里,国家制订、颁布了一大批经济行政法规。上海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不容置疑的成绩,仅立法而言,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迄今,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就制订了近200个法律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同时国务院还制订了近600多个行政法规,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制订了近1000个地方性法规.总计制订了近2000个法律、法规文件.特别是在经济立法方面,出台了一定数量的法律、法规,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我们已经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我们又不容乐观地发现,当前的执法工作不尽人意,存在的问题颇多.  相似文献   

3.
阿计 《检察纵横》2012,(7):18-22
2011年3月,最高立法机关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为之佐证的是,此前2010年底的统计显示,除现行宪法及4个宪法修正案外,各级立法机关已“生产”出现行有效法律236部、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部委和政府规章20000多件。如此庞大的立法数量,已足以与一些法制发达国家媲美。  相似文献   

4.
杨紫? 《中外法学》1998,(1):18-26
<正>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加强法制建设;要加强法制建设,必须以“加强经济法制建设”为重点;要加强经济法制建设,必须“加强经济立法”。加强经济立法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可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是坚持邓小平理论的内在要求。但是,中国法学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研究还比较肤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概念、结构以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意义和对策等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少意见分歧。因此,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研究亟待深入。  相似文献   

5.
<正> 我国经济立法已有十年历史,经济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律部门和学科也经历了十个春秋。十年来,经济立法和经济法学在改革的大潮中虽然步履艰难,但成果硕然。尤其是1988年经济立法与经济法学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是令人欣慰的。经济立法的重大进展 1988年经济立法在数量和结构质量上,是过去十年中有较大发展的一年。从十年立法的数量来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通过法律80件,其中经济法律43件;通过的有关法律问题的决议、  相似文献   

6.
黄喆 《法商研究》2023,(2):103-116
自2015年地方立法权扩容以来,设区的市法规数量的迅速增长强化了市域治理的规范供给,但也为立法者“从众立法”提供了可能,造成设区的市立法在法规项目、体例和条文上出现许多不必要、不合理的同质化问题。这一现象的成因体现在立法能力、立法技术、立法制度3个方面。有必要提升设区的市立法能力,革新设区的市立法技术,加强设区的市立法同质化的法律规制,以破解设区的市立法同质化问题,促进设区的市立法资源的充分利用,增强设区的市立法特色和实效。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必须同加强和改善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推进相互配套的全面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准则需要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法律成为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十年来,我国经济立法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绩,先后颁布的经济法律、法规总数达560件,其中经济法律、法规395件,占98%。  相似文献   

8.
阳李 《法制与社会》2013,(29):23-24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精细,我国地方立法活动日益频繁。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1年10月发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随着法律、法规数量的日趋庞大,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地方性法规与法律、行政法规之间的冲突也日益频繁,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的冲突及协调成为不能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司法审判工作中,常常有一个宪法的基本概念困扰着我们,即何为“抵触”。从1979年到1997年3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通过了3if个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颁布了740多个行政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或者批准了4800多个地方性法规,此外,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了28000多个行政规章。我国的立法主体有300多个,占世界之最。随着立法步伐的加快,立法数量的增加,不同法律部门、不同效力等级的法规之间也出现了一些相互抵触或者不一致的情况,尤其地方立法无序现象更为突出。我国地方立法分为…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经济法制要求协调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两者的关系,否则难以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行必严,违法必究”的经济法制秩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己经颁布的重要经济法规有一百多个,为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今后将继续加快经济立法的步伐。面对经济立法的新局面,不仅要求健全经济司法制度,发展经济司法业务,而且要求对经济司法工作中己经摸索和积累的一些经验加以系统地总结,对经济司法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正> 一、重大抉择 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中国法律获得了长足进展。以立法为例,从1979年至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共250多件,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3000多件,仅八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目前已审议76件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议,已出台67件,平均每年多达22件,本届各级地方人大已经制定1500多件地方性法规,相当于前13年的总和,而且其中大部分为经济性法规。根据《八届全国人大立法规划》,八届人大任期内要审议的法律草案总计共152件。  相似文献   

12.
阿计 《中国律师》2004,(11):41-43
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连袂通过了《刑法》等7部重要法律,这是改革开放后结出的第一批法律硕果,标志着被“文革”彻底摧毁的国家法制重新启动了建设步伐。1982年,随着新《宪法》的诞生,共和国正式确立了立法体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法律,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省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此后,地方立法权又有所扩大),民族自治地方人大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从此,立法权成为上述各级人大最经常运用的首要职权,一个崭新的“立法时代”开始了。正视“数量”奇迹,反思质量危机据统计:自1979年恢复和…  相似文献   

13.
<正>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果没有完备的法律规范作保障,各种经济活动无所遵循,就必然出现混乱,因此必须立足当前,根据需要和可能,逐步建立起新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健康而有序地运行。目前,有关经济犯罪的法律规定(统称为经济刑法)尚未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而进行必要的调整,存在着明显的立法“滞后”和“空档”现象,使防治经济犯罪失去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体制的顺利转型。本着健全法  相似文献   

14.
刘漤 《政法学刊》2002,19(4):65-67
经济法学是一门新兴的法学学科。但对经济法的理论研究却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法制的建设,经济立法的实践给整个法学界提出了新的课题,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的重要讲话和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的经济法制建设和经济法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高键  杨建 《山东审判》2005,21(4):83-85
一、探讨法律机制的目的从1979年开始,中国新旧领导开始更替,新领导人的政治理念开始向另一个方向发展,原先的政治思维逐步被抛弃,政治领袖变得更加现实,法制建设也提上日程,各种类型的法律、法规、条例相继出台。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法律文本已达到可观的程度,其中经济法规数量繁多,刑事、民事法律也初具规模。在某些领域甚至出现法律供过于求的状况。立法频繁,对中国这种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国家来说,是一种好的现象。但是法律的增多,并没有带来法律执行状况的改善,立法的目的也难以实现,很多法律处于沉睡的状态。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种:1.法律自身的问题。尊严是法律的生命,没有尊严法律是一纸空文。法  相似文献   

16.
九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五年来共审议通过110部法律,其中法律74件、法律解释8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28件,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在立法数量激增、立法规模空前高涨的背景下,将立法工作的重心逐渐转移至提高和改善立法的质量,显然是顺理成章和水到渠成的事情.立法是维系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第一道重要防线,立法质量的优劣高低无疑将直接影响社会的公平性和正义度.  相似文献   

17.
40年来,我省历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紧密结合实际,与改革共频、与时代同步,积极探索和推进地方立法工作。截至2019年11月底,全省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共有307件,其中省级地方性法规195件,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112件。省级地方性法规中,属于实施性立法42件、属于创制和补充性立法153件。按类别划分,社会类68件、经济类53件、环境资源保护和城乡建设方面57件、人大制度类17件。  相似文献   

18.
根据市场经济法权关系的要求,市场经济法律调整应当坚持契约自由原则、平等原则、权利本位原则和法治原则。市场经济法律调整,是由市场主体法、市场法和国家行为法所构成的有机的整体。为了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体系,当前我国法律调整的重点是:在市场主体法方面,主要抓好“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贯彻实施,同时抓紧“公司法”等的制订;在市场法方面,实行制订新法与实施现有法律、法规并举,以便形成国内统一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在国家行为法方面,转变政府职能,通过立法规范政府的职权范围,坚决打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等。  相似文献   

19.
由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和中国经济法研究会联合召开的“全国经济立法和经济法理论研究工作座谈会”于五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的常务干事,中国经济法研究会的顾问、常务理事,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经济法制机构和十二个经济法研究会分会的负责同志以及特邀代表,共一百多人。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在改革、搞活、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快经济立法,开展经济法理论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防范计算机犯罪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计算机犯罪是一种日趋严重的国际现象。本文在对美国、德国、新加坡、日本、欧洲共同体及本国计算机犯罪立法现状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立法要求,具有一定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的立法建议,包括制订单行《计算机犯罪刑事法规》和《计算机保护法规》等法律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