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田平安  肖晖 《现代法学》2007,29(5):67-73
人权大致可分为:自由权、参政权、生存权、请求权和平等权。民事诉讼当事人在诉讼进程中应当充分享有上述的基本人权。在民事诉讼中,应保障当事人的自由权能够充分有效地实施;应倡导"官民协商对话"的民主型诉讼模式;在审判程序,特别是执行程序中对生存权加以切实地保护;加强对程序法上的请求权的人权保护;强调对当事人人格尊严的尊重,落实当事人的平等权。  相似文献   

2.
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国际人权的基本要求。保护宪法中公民的平等权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论述公民平等权的保障意义和现状,并提出保障公民平等权的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3.
论平等权的立法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等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保障平等权的实现是摆在我国法律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除了司法权、执法权受平等权拘束外,立法权也应受平等权的拘束,这就要求从立法上来设立平等权保护的标准,亦即合理差别对待的标准。而平等权立法保护的实现有赖于在我国切实建立起违宪审查制度,并加强有关平等权保护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4.
黄世席 《河北法学》2005,23(11):6-9
邓小平先生针对国际形势提出了若干自己的独到见解,从国际法的角度来讲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在主权与人权以及改革开放中多次强调国家主权的第一位作用;提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准则;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具体途径和办法;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国际人权法中的平等权、发展权、和平权以及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教育平等权是基本人权,每一个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在现实中这一权利的实现受到许多阻碍,特别是备受争议和质疑的高考分数线问题,已经严重侵害到公民的教育平等权。  相似文献   

6.
收回死刑复核权,可以在制度上保证死刑的公正,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则体现于对人权的终极关怀和对生命价值的珍重。本文正是从生命权、平等权等人权的宪法价值来阐述收回死刑复核权的宪法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王胜 《法制与社会》2012,(25):295-296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高度重视看守所在押人员人权保障问题,对在押人员的律师帮助权、人身安全权、人身自由权、刑罚变更平等权等权利的保护都有所增强.检察机关监所检察部门应完善在押人员人权保障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效果,突出人权保护功能,确保修改后的刑诉法得到正确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8.
2006年的中国权利研究,著述颇丰,学术研讨频率密集且范围广泛,呈现了多元化、立体化的趋势。人权研究生机勃勃,平等权是当下社会生活和权利研究中的一个关键词,农民、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则是与平等权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传统的权利研究继续深入,新兴权利的研究与日俱增,权利本位理论正在向现实论证扩展,有关权利的理论日益丰满。  相似文献   

9.
罗尔斯基本人权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的罗尔斯将目光转向国际社会,提出以"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和形式平等权"为核心的基本人权思想.这一思想深受国际人权斗争的现实及国际人权理论发展的影响,特别是舒尔和文森特的低度人权理论的影响.尽管罗尔斯的基本人权思想有助于减少国际人权领域的分歧,但是我们应该从实然和应然及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角度看待基本人权问题,防止把基本人权演变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普遍人权.  相似文献   

10.
论人权公约中的禁止歧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禁止歧视是联合国人权公约的重要内容,反对歧视的斗争也是联合国人权活动的中心,人权法与人权理论必须认真对待歧视的问题。歧视的核心规定性是“不合理的和主观的区分”,在人权公约中,禁止歧视有双重属性,既是附属性的,又是独立的。禁止歧视的理论基础是平等,核心是获得法律平等保护的权利。平等权的法律保障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国家负有不歧视的义务并有义务采取积极行动使人们免于歧视。  相似文献   

11.
农民阶层的宪政分析——以平等权和上访权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清 《中国法学》2005,(2):24-33
中国9亿农民的权利状况不容乐观,他们的基本人权包括平等权和构成自由权的上访权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侵害。希望“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可以成为一个契机,在公民待遇、人权纳入产权、农民组织的长成以及保护上访的权利直至最终利用司法定纷止争方面有所期待。  相似文献   

12.
徐娟 《河北法学》2023,(2):102-117
随着人类进入数字时代,不同场景中的用户画像技术根据不同的用户信息抽象出标签化的用户模型。用户画像技术让数据具有了价值,凸显了大数据时代人的“数字属性”,也型塑了数字时代的公民数字身份。然而,用户画像技术在给人类带来舒适、便利和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造成了限制公民自主权、侵犯公民知情权、隐私权、平等权及对人的过度监控等方面的人权保护困境。鉴于数字时代人权侵犯方式的技术化和自动化,立足用户画像中人权保护的法治化进程,需要与时俱进更新人权保护理念,从构建个人赋权、平台责任与国家监管的权益平衡机制、构筑用户画像中的人权协同保护体系、保证用户画像中的数据公正和第三方身份的技术监督四个方面,探索用户画像中的新型人权保护策略,加强和促进用户画像中的人权保护。这无疑是数字时代人权保护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平等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也是我国宪法所确认的最基本的公民权利。在全民医保的背景下,监狱服刑人员却因为受到犯罪的惩罚而无法同其他公民一样享有起码的医疗保障,折射出我国人权保障的不足。本人从服刑人员医疗状况入手,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权概念的普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人权普遍性的争论要求对"人权"甚至对"普遍性"的含义进行界定。人权观念与正义、善和民主概念相联系,但并不与之等同。严格讲,这一观念是指每一个人都具有向他或她所处的社会要求得到规定的自由和利益的合法权利,一项具有权威性的人权分类表是由世界人权宣言规定的。人权宣言提出的人权已被几乎所有国家所接受,被纳入他们各自的法律之中,并已成为国际法律义务,因此从政治和法律角度而言,它们都是普遍的。然而,在事实上确保尊重这些权利仍然需要稳定的政治社会和宪政的信念持续发展。几乎所有社会都能从文化角度接受人权宣言所包括的那些反映了当代共同的道德规范的基本权利和人类需求。但是,其他权利——引人注目的是言论自由、宗教和种族平等,以及妇女的平等权——续续遭到顽强的抵制。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为城镇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农民工与城镇居民身份的差别,带来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起来主要是农民工的平等权问题。农民工的平等权保护不尽如人意,不仅有观念上的原因,也有体制和法律上的原因。本文指出,解决农民工平等权保护问题,必须加强农民工平等权的法律制度建设,把对民工平等权保护落实到法治层面上。  相似文献   

16.
纠正歧视行动是企图消除现存的和继续存在的歧视、纠正过去存在的歧视带来的影响,并建立制度和程序防止将来再出现歧视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加拿大纠正歧视行动的宪法制度规定在《加拿大人权宪章》的第15条第2款,它是第15条第1款所规定的平等权条款的重要补充,加拿大纠正歧视行动的合法性认定需要把握几个重要因素。探讨分析加拿大的这一宪法制度能为中国宪法平等权的规范与保护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平等原则与自由原则一样构成人权的重要原则。鉴于平等权内容的特殊性,20世纪以来禁止歧视已成为平等原则的实质性建构过程中的最基本因素。依据《取缔教育歧视公约》关于歧视的定义,发生于西安的“绿领巾”事件已构成教育歧视。  相似文献   

18.
论平等权的一体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国 《法学杂志》2012,33(8):111-114
平等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从平等的意识到平等权的确立,反映了人们对平等认识的深化,这是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需要认真思考并在实践中加以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平等权的主体是谁,平等权的范围的确定以及平等权的保护等,弄清了这些问题,就有利于对平等权的一体保护。  相似文献   

19.
对女性参政的换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平等权的发展,随着人权发展水平的推进,女性从政参政的意识也在逐步提高,现实中女性参政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如何进一步深化女性参政的广度和深度则需要跳出传统的思维窠臼,在实质意义上推进女性参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权精神的危机与拯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延平 《法律科学》2006,24(6):22-32
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人权普遍性的展开与人权精神的衰微是同步的。作为现代化产物的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相对主义都在从根基上侵蚀着作为人权内核的否定性原则和批判性精神。拯救人权,有赖于一个超越现代性的视野,需要暂时剥离实证人权法理学的迷雾,进而对人权的现代历史性、政治工具性作出整体性反思和平衡性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