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权力不受制约时,贪腐就会大行其道。从这个角度看,中国30年的反腐败之路,也可被解读为对权力的制约之路.  相似文献   

2.
基于公诉权滥用的理论和现实,提起公诉制约论者认为应当对检察机关的提起公诉权进行制约,以防止权力滥用,更好地保障刑事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但其对权力滥用过于正统的描述,忽视对主体人的能动性的思考、忽视其他诉讼参与人及整体利益的权衡、忽视本土环境的考虑、忽视刑事诉讼目的的关注却不能不说存在缺陷.借鉴它国经验的权力制约之路固然能够推动权力滥用问题的解决,但充分利用现有成绩和本土优势,提升规范行权理念,完善规范行权制度、创新规范行权机制,将提起公诉权行使纳入科学的、规范化的轨道,使提起公诉权最终走向权力的规则之治,才是推进检察公诉权进步和发展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3.
权力制约的理性思考与模式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权力制约的理论及其体制模式,是西方国家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历史性和国别性.在中国,政府体制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特点是“代表机关的权力至上”.因此,我们不主张美国式的分权制衡型政府体制,但是适当的权力分工与制约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本文介绍、分析了目前国内存在的几种权力制约学说,并指出权力制约的真谛是以权力制约权力.最后,作者建议:我们可以在吸收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及孟德斯鸠的权力制约理论的合理内核之基础上,构建一个在代表机关权力之下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相互制约的体制模式.  相似文献   

4.
权力制约是政治学、管理学和法学研究的重要论题.该论题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成熟、完善于近代资本主义革命时期,直至今天依然有很多学者围绕它展开深入的思考和辩论.本文以西方权力制约理论历史发展为切入点,从权力的本质和特征入手,围绕西方权力制约思想的萌芽、成熟和实践,对西方国家权力制约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以期为构建和完善我国权力制约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石磊 《法制与社会》2010,(14):137-138
权力监督的模式从历史上看可以分为以权力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和以权利制约权力三种。本文指出从对三种模式的分析中,当前我国可选择的改革路径包括:1.合理配置权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2.发展廉政文化,促进伦理法制化;3.大力发展公民社会,壮大民主力量。  相似文献   

6.
何裕 《河北法学》2001,19(3):93-96
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权力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导致权力滥用、权钱交易、腐败滋生.从权力与法的关系以及法的至高性角度,来阐述法对权力制约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以及权力的法律制约机制的构成.  相似文献   

7.
实现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权力监督与制约的思想,借鉴西方权力制衡理论,总结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的实践,应坚持将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推进我国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8.
宪政制度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在宪政精神的指导下进行.在宪政制度下,政府与人民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政府的权力产生于人民的授权,政府受人民委托行使权力,由此决定了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确立以"公民权利本位,政府义务本位"的观念.在宪政制度下,需要通过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法律制约权力等权力制约模式来确保服务型政府的公共性,克服政府自利性现象. "宪政"就是"限政",即政府的权力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严格限制.因此,在宪政制度下,树立有限政府的理念就成为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陈晨  张瑞琪 《法制与社会》2013,(34):125-126
司法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体系中检察机关既是权力的监督者又受到相应的制约.本文从公、检、法三机关权限出发,介绍检察机关监督权的范围、薄弱环节和需强化的重点,以及应对内部、外部权力制约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当法律程序:扼制腐败的屏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当法律程序最初源于"自己不做自己的法官"和"对他人做出不利行为要事先告知、说明理由和听取申辩"的"自然正义"原则,之后其内涵扩展到包括公开、公正、公平和参与等现代民主程序原则。在中国,由于民主、法治发展滞后,公权力运作领域一直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正当法律程序机制,有些领域甚至正当法律程序完全缺位,以至为腐败滋生、蔓延提供了便利条件。中国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从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国家。中国的反腐主要不是靠权力制约权力,而主要是靠权利制约权力,靠正当法律程序制约权力。中国必须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反腐之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对学术界经常表述的“以法律制约权力”概念的辨析 ,作者认为 ,权力制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权力的控制、约束和阻止 ,因而从形态上体现为动态的法律行为而非静态的法律拟制 ,因而 ,法律只能支配权力、规范权力而无法制约权力。同样 ,“以道德制约权力”、“以责任制约权力”、“以程序制约权力”等提法同“以法律制约权力”一样 ,均混淆了权力规制与权力制约的区别。本文涉及了权力制约的实质内涵 ,研究了权力制约的法律特性。  相似文献   

12.
从世界各国情况看,对执法司法权的制约监督,往往是权力监督的关键环节,也是权力监督理论的重点议题.在中国政法体制下,中国共产党的权力监督哲学是认知、思考和解决执法司法权制约监督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近年来,在中国共产党新的权力监督哲学的引领下,中国政法界深入推进执法司法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系统完备、权威高效的执法司法制约监...  相似文献   

13.
政府法治建设伴随着改革开放整个发展过程,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是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平衡制约,在内发型的法治化道路推进过程中,重新审视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良性互动历程,进一步印证实现权力与权力平衡制约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笔者认为,“制约”是“监督”的实质,“支持”则不属于“监督”,过于强调“支持”会造成“监督”缺位. 监督的实质就是对权力的制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就“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明确:“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相似文献   

15.
陶玉霞 《行政与法》2010,(12):19-21
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失去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核心,只有建立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才能保证权力的正确运行。因此,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建设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制约是基础,监督是手段,机制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论对警察权的制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警察权是指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警察机关执行警察法规范、实施警务活动的权力由于受到人性及权力自身特点的影响,其具强烈的强制性,单方性特点,且容易出现权力的扩张、侵犯和擅变,在现代法治的国家里.对其控制和制约及其必要。制约的手段从其自身的构成要素即权力的来源要素、权力的主体要素、权力的运行要素、权力的对象要素、权力的保障要素着手进行,以其真正达到警察权的控制和制约。  相似文献   

17.
曹彦密 《法制与社会》2012,(12):277-278
权力自产生以来就伴随着对它的制约和监督,世界各国各个时期都在探索更好更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的方法,本文从权利的起源入手,探究腐败的根源,通过对我国古代、西方国家以及当代对权力制约和监督方法的总结力图找到最合理和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司法权的监督和制约,须以司法权的独立为前提.本文所说的监督和制约,是为了保障司法权规范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是为了追求权力的平衡.我国司法权滥用的主要原因有司法权纠缠于政治权力,司法机关内部结构的行政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司法权沦为工具等.对司法权的法律规制只是司法权取得方面的制约,对司法权的运行进行制约,是司法权监督和制约机制中更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司法权运行过程的制约,主要通过司法权的内部系统进行.  相似文献   

19.
从行政权力的特征看行政监督的必要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从分析行政权力的特征入手,揭示了行政权力离不开行政监督的必然性,唯有行政监督对行政权力进行有效制约,行政权力的运作才能不偏离既定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加强对县(区)"一把手"的权力监督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一把手"与班子成员的关系,自我监督与外在监督的关系,自觉接受监督与有效接受监督的关系;打造好五种模式,即以权力制约权力、以程序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法律制约权力和以道德制约权力。将这五种权力监督模式有机结合,有利于构建县(区)"一把手"权力监督制约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实现对县(区)"一把手"权力腐败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