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已成为上海民政搭建的提供公益资金、扶持公益组织、服务公益事业的社会公益平台。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两者虽然相似,但在定义内涵、实施主体、资金来源、工作流程、职责分工等五个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本文详细分析了这五大方面的差异。同时,如果站在更高层面思考战略发展目标,必须建立和完善衔接整合机制、社会运作机制、科学评估机制等三大工作机制,使公益招投标以及公益创投成为促进公益组织能力建设、引导和鼓励公益资金投入、实现公益项目效能最优化的上海社会公益平台。  相似文献   

2.
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已成为上海民政搭建的提供公益资金、扶持公益组织、服务公益事业的社会公益平台。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两者虽然相似,但在定义内涵、实施主体、资金来源、工作流程、职责分工等五个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文中详细分析了这五大方面的差异。同时,如果站在更高层面思考战略发展目标,必须建立和完善衔接整合机制、社会运作机制、科学评估机制等三大工作机制,使公益招投标以及公益创投成为促进公益组织能力建设、引导和鼓励公益资金投入、实现公益项目效能最优化的上海社会公益平台。  相似文献   

3.
2009年上海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拉开帷幕,2012年公益招投标工作平台和创投工作平台合并为上海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招投标平台,标志着上海公益招投标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近年来,上海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取得了"扶持公益组织、培育公益项目、提高公益资金使用效率、激发基层参与公益事业积极性、形成政府购买公益服务机制、搭建社会公益平台"等六大工作成效,并逐步呈现"公益平台开放化、预算管理规范化、项目类型多元化、资金来源社会化、评估机制科学化"等五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2009年上海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拉开帷幕,2012年公益招投标工作平台和创投工作平台合并为上海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招投标平台,标志着上海公益招投标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近年来,上海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取得了"扶持公益组织、培育公益项目、提高公益资金使用效率、激发基层参与公益事业积极性、形成政府购买公益服务机制、搭建社会公益平台"等六大工作成效,并逐步呈现"公益平台开放化、预算管理规范化、项目类型多元化、资金来源社会化"等四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从上海公益招投标与公益创投的演绎来看,虽然融入了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因素,但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导特征较为明显。即以社区需求为导向,市民政局通过出台制度规范和成立领导小组,自上而下主导推动;相关社会组织通过负责公益创投工作平台的探索实践,自下而上创新驱动;相关事业单位通过负责公益招投标工作平台的探索实践,在倒逼机制下稳步行动。2012年在市民政局的进一步主导推动下,公益招投标工作平台和公益创投工作平台合并为上海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招投标平台,强制性制度变迁主导下的合并工作初见成效。但其进一步发展,或许更取决于新一轮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即民政部门、财政部门等相关政府部门在制度设计方面的协同合作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社区需求为导向,市民政局通过出台制度规范和成立领导小组,自上而下主导推动;相关社会组织通过负责公益创投工作平台的探索实践,自下而上创新驱动;相关事业单位通过负责公益招投标工作平台的探索实践,在倒逼机制下稳步行动。公益招投标工作平台和公益创投工作平台合并为上海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招投标平台,强制性制度变迁主导下的合并工作初见成效。但其进一步发展,或许更取决于新一轮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即民政部门、财政部门等相关政府部门在制度设计方面的协同合作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首届"上海公益伙伴日"主办方——市民政局的特装展位,通过展示社会创新孵化园、公益创投、公益招投标、民生服务热线等创新内容,凸显了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三方开展跨界合作所取得的积极成效。从支持公益创业、推进公益组织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看,上海通过打造公益创新服务平台,秉承"推动跨界合作、创新服务模式、形成伙伴关系"的公益理念,建立了孵化注册机制、公益创投机制、公益招投标机制、供需对接机制、绩效评估机制等五大机制,初步形成了一条支持公益创业、推进公益组织发展的社会生态路径。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已经成为经济建设的主体;今后,社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也将成为社会建设的主体。社会组织要真正成为社会建设的主体之一,需要政府的科学推进,以及与事业单位的良性合作。上海市将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招投标工作平台和创投工作平台合并为上海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招投标平台,授权事业单位负责平台的归并组建工作,事务性工作委托社会组织具体实施,实现了政府、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9.
公益创投是主体围绕创投项目运行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独立结构和多元主体参加的社会治理创新。具体到项目运作过程中,它往往会存在项目前期调研不扎实、服务过程专业性欠缺、项目行政管理能力不高、项目目标达成度不高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实施公益创投项目的外在社会环境不佳、政府陷入角色困境以及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的局限性等。要实现公益创投项目的有效运转,可尝试从转变政府观念、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培育公共精神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的战略举措,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之际,2012年5月6日,上海青年公益人才学院在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发起成立。学院采取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成为上海共青团培养公益创业、志愿服务和社团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平台,同时成为“联合国上海志愿服务发展项目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公益创投始于城市,而且表现出同社会组织发育水平相同步的特征。无论是投资主体结构还是在资金供给上,政府在公益创投上都扮演着主导性角色。体现在运转过程中,除了表现出支持性公益组织与活动能够获得优先资助的机会之外,项目制、委托—代理模式与绩效评估等也都充斥着政府管理的成分。政府主导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在运转中也带来了角色固化、流程反嵌、目标替代等问题。因此,有效的应对措施应在政府角色转变、流程优化和目标聚焦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2.
建构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益诉讼是指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益利益而提起的诉讼。它是自然人或组织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方式之一。建立和完善公益诉讼可以完善我国司法制度,促进法治发展。它是我国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我国公益诉讼制度,要建立监督权力行使的权利运作之机制,明确公益诉讼提起主体和条件及受案范围,提高公民的公益诉讼意识,建立我国的公益诉讼团体组织,并改善法院的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等。这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需要社会组织与社区居委会的全面良性互动与深度合作。从现实情况看,总体上处在由一般松散型合作向深度合作过渡阶段,尚未达到理想状态。原因在于:国家政策层面缺少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导向,在顶层设计上存在先天不足。社区与社会组织缺乏动力以及街道办事处没有搭建好双方合作的平台。解决的办法:一是搞好顶层制度设计;二是社区居委会与社会组织都要具有开放、尊重、包容、合作意识和内生动力;三是街道办事处通过公益创投等形式为社会组织与社区居委会合作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矛盾逐渐凸现,因此建立公益诉讼制度日益成为社会公众的一个迫切要求。虽然法学界对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经到达了一致认同,但是在具体的制度设计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本文中,笔者力图通过介绍公益诉讼的相关概念,阐述公诉权理论,分析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的必要性,来对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构建提出若干可行性建议,以期对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劳动权从狭义的工作权到广义劳动权,从个别劳动权到集体劳动权,其已发展为一个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的权利体系。劳动者的权利结构中,除劳动者个人权利外,还存在着劳动公益权,其享有和受益者是现代工业社会的整个劳动者阶层,而非某个或某些特定的人,其往往由工会组织来具体行使,且在特征上具有明显的社会权属性和强烈的公益属性。现有非诉机制对劳动公益权保护的乏力和传统诉讼机制对劳动公益权保护的局限性导致劳动公益权困境的存在,分析公益诉讼的优势所在,并提出劳动公益诉讼制度,从原告资格、受案范围和举证责任方面尝试构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民间公益蓬勃发展,民法尤其是民事主体制度对于公益组织进行重新审视成为必然。构建公益组织民事主体制度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影响法律对公益组织民事主体定性的因素。通过回溯外国民事主体制度的构建历史,可以明晰对某一社会存在的民事主体定性影响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域文化发展水平尤其是公民意识水平、权利理论与组织理论发展水平、社会存在自身发展水平等,并运用这一规律揭示我国公益组织民事主体定性困境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浦东公益服务园坐落于浦东新区峨山路613号,是内地首个公益组织集聚的创意、创业园区,它于2008年试运行,2009年12月正式开园,面积3200平方米,共有26家社会组织入驻.这里曾经是上海纺织集团的东星手帕厂,产业调整后,经过现代风格的再设计和改造的厂区被打造成一个创意和创业园区,而公益服务园是园区的一部分.浦东公益服务园秉持"创新、合作、成长"的理念,是浦东新区社会建设创新的实验田,是社会组织合作发展的公共平台,也是公益机构孵化和成长的家园.  相似文献   

18.
税费改革以后,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滞后,催生了农村公益类社会组织。这类社会组织在整合资源、创新村民参与和村务管理的模式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也面临着思想认识不统一、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应当从提高认识,努力营造有利于公益类社会组织的发展环境等入手,推进农村公益类社会组织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公益慈善偏差行为不断,引起社会公众担忧。国外公益慈善监管发展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各国正在逐步构建面向公益慈善行为的专业监管机制、多维监管合力机制和网上网下融合监管机制。英美日德等国公益慈善监管体制和实践创新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我国必须加强公益慈善监管,进一步着力构建专业监管、行业监管、平台监管和自律监督、社会监督共同构成的网上网下多维公益慈善监管体制,并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对公益慈善行为立体式、动态化监督,促进公益慈善事业规范发展,形成健康公益慈善文化。  相似文献   

20.
从世界范围看,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是我国独创的制度。这是由“一府两院”都是党的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机关,均具有保护公益的职责,以及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定位所决定的。传统诉讼的当事人可以完整、充分、自由地行使诉讼权利,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中的诉权行使则需严格依据法律规定,不可以随意处分。检察机关是诉讼当事人,也是诉讼监督者,但是应当区分出庭检察官作为诉讼当事人享有的监督权利与人民检察院进行诉讼监督的不同时间节点。行政公益诉讼与一般行政诉讼在诉讼请求、是否设置第三人制度、举证责任分配、撤诉条件、类案效应等方面存在不同。检察民事公益诉讼与一般民事诉讼在诉讼请求、实体处分方面存在不同。检察公益诉讼与刑事公诉在诉讼职权、两造关系、二审程序等方面存在不同。与社会组织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相比,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诉权是有限诉权,需要履行公告程序。政府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应优先于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二者在诉讼中的地位和权利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