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编辑同志: 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制作的判决书、调解书,写成“经济判决书”或“经济调解书”,右下方注明(××)年法经字第( )号,请问这样制作法律文书对吗?  相似文献   

2.
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在尾部都有“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字样。一份格式规范,说理充分,结构严谨,语句通顺的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读后使人心悦诚服,颇受教益。加盖上“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的字样,它表示法律文书的严肃和慎重,体现了人民司法机关一丝不苟的作风。注意这九个字的格式和使用,也是提高法律文  相似文献   

3.
判决书、裁定书与调解书等法律文书,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一种形式,只能以人民法院的名义制作。实践中,判决书、裁定书与调解书的首部,都做到了冠以人民法院的名称。但是,在尾部署名上,各地法院的写法不尽一致。有的在主文下面,合议庭组成人员或独任审判员署名上  相似文献   

4.
有一经济纠纷,经过被告所在地两级人民法院立案审理,历时两年,先后作出自相矛盾的调解书、通知书、裁定书、判决书七次,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重复撤销、中止五次,造成审理程序上的混乱,影响了法律文书的严肃性,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致使当事人的正当权益长期得不到保护.案情与审理经过是这样的:原告,某贸易公司;被告,某生产资料门市部.一九八○年,原告通过某工厂采购员方×的介绍,向被告预购化肥,并通过银行将货款×万元直接电汇给被告帐户内.被告又通过社会闲散人员牟××再通  相似文献   

5.
在审判实践中,经常发现一些民事判决、调解和裁定是以人民法庭的名义出具的。以人民法庭的名义出具的判决书,调解书和裁定书,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在这些法律文书的标题和结尾处,不是以人民法院的名义出现,而是以人民法庭的名义出现。例如,法律文书的标题是××人民法院,结尾加盖的是法庭的印章。 以人民法庭的名义出具法律文书,弊端有二。一是违背民诉法的规定。民诉法(试行)  相似文献   

6.
民事裁判文书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裁判文书是人民法院在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中,适用法律,就案件的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司法文书。我国现行的民事裁判文书包括民事判决书、民事调解书和民事裁定书三个类属,共49个具体文种(其中,民事判决书16种,民事调解书3种,民事裁定书3...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翻阅了一些法院制作的二审民事(包括经济案件,下同)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发现这些司法文书在引用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维持原判的判决书,只引用程序法,未引用实体法;改判的判决书,只引用实体法,未引用程序法;发回重审或准予撤回上诉的裁定书,未引用相应的程序法,甚至引用了实体法;调解书未引用法律条文。另外,还发现有的司法文书,只引  相似文献   

8.
读了《学习与辅导》一九八六年第八期刊登的陈寅、林洋、钟晓照三同志探讨《“本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表述是否正确》的文章,很受启发,萌发了一点想法,提出来商讨。陈寅、林洋两同志对“本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提法(以下简称“提法”)所作的语法上的分析,我完全赞同。但是,就制作调解书的整体而言,在调解书末尾写上“本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这段话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妥当的。一、“提法”的来源缺乏法律依据。它出自1979年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程序制度的规定(试  相似文献   

9.
写下这个题目似乎很荒唐,因为中国还没有同性恋结婚又闹离婚的先例,但我最近发现一份某县人民法院的民事调解书上醒目地写着,原告×××,男;被告×××,男。案由:离婚。两个男人怎么会离婚呢?再看判决书末尾还盖上一个长方型的蓝戳:“此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法院大印自然不少,这就使人不得不信,又不敢全信。打电话到法院,法院说没办过这样的案子,于是我报出了民事调解书的字号,经再核查,方知被告应为女,系“笔误”所致。  相似文献   

10.
最近,发现有的民事判决书或调解书在判决或调解的具体内容之后写有“以上各项,自本判决(调解)书生效后××日内执行完毕”,或“以上各项,自本判决(调解)书送达后××日内执行完毕”。我认为应该  相似文献   

11.
刑事裁判文书指刑事判决书和刑事裁定书。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审理终结后就实体问题作出的具有约束力的结论文书;刑事裁定书是人民法院解决诉讼程序和部分实体问题所作出的决定文书。在我国刑事裁判文书的制作主要有下列问题有待改进: 第一,裁判文书定罪事实阐述简单,审判人员认定被告犯罪的证据很少或根本未作反映,形成简单的公式化。在相当数量的一审有罪判决书中,较常见的写法是在简单叙述犯罪事实后,即进行公式化归纳:“上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被告人供认不讳。本院认为,被告人×××构成××罪。”象这样的判决书,由  相似文献   

12.
修订后的第二审刑事裁判文书包括二审改判用的刑事判决书、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二审维持原判用的刑事裁定书、刑事附带民事裁定书,二审自诉案件用的刑事调解书,二审发回重审用的刑事裁定书,二审维持、撤销、变更一审裁定用的刑事裁定书,二审准许撤回上诉、抗诉用的刑事裁定书。本文着重介绍二审改判用的刑事判决书和二审维持原判或发回重新审判用的刑事裁定书的主要修改内容和制作方法。一、第二审刑事判决书(一)概述第二审刑事判决书,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受理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或者公诉机关提出抗诉的刑事案件后,经审理…  相似文献   

13.
财产保全裁定书不应写冻结银行“帐号”编辑同志:在司法实践中,经常看到一些法院制作的财产保全民事裁定书上,赫然打印着类似“冻结被告×××在×银行(或信用社)的帐号”的字样,据在某县法院调查,几乎所有的财产保全民事裁定书都是这样的写法。这既有。怖干法律的...  相似文献   

14.
民商案件的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诉讼当事人之间民商权益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进行理顺、确认,并加以评判、解决的具有特定法律效力的诉讼文书。民商案件的判决书较民商案件裁定书和调解书有自身  相似文献   

15.
不少基层人民法院在刑民案件判决书中的最后部份,往往写道:“如不服本判决,可于接到判决书次日起十日内向本院提出上诉状及副本,上诉于××人民法院。”这样表述法律所赋予被告人的上诉权利,似还有欠妥之处,值得注意。根据刑诉法和民诉法的规定精神,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既可以书面上诉,也可以口头上诉;既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人民法院制作的调解书末尾,都署有“本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字样,我认为这样写并不确切。调解书与判决书的法律效力虽基本相同,但严格讲,还是有所区别的。 第一,调解书与判决书性质不同。调解书是纠纷当事人经调解自愿协商的结果,是人民法院认可的;判决书则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律对案件作出的裁决。第二,调解书与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不同。调解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而一审判决书则需等十五日法定上诉期限过后,才发生法律效力。第三,调解书在送达当事人之  相似文献   

17.
被告吕××,一九七九年五月,经××省××县人民法院以反革命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吕××不服,一再申诉.一九八0年四月二十八日,原判人民法院以(80)院刑裁字第66号刑事裁定书撤销原判,但在同一裁定书内又认定吕犯有打砸抢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裁定书最后写明:“如不服本裁定,可于接到裁定的第二日起十天内向本院提出上诉状及副本,上诉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书记员:×××”.  相似文献   

18.
刑事判决书主文表述数罪并罚,在实践中有这样几种表述形式:一、“被告人×××犯××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犯××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犯××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3年。”二、“被告人×××犯××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罪,判  相似文献   

19.
作为刑事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法律文书之一,起诉书的制作应当做到语言规范、准确,逻辑严谨、无懈可击。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性地使用过去的计量单位,反映到起诉书制作上,有的检察人员也使用惯用计量单位,这直接影响了起诉书的严肃性和规范性。经笔者调查了解,司法实践中,起诉书中不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长度单位使用上,如被害人王某被人用刀刺伤,伤口长约“××公分”;对距离长短则以“××里”表述等。二、在重量单位使用上,如“被告人牛某盗窃铁路运输物资废铁2000斤”,“被告人张某抢劫黄金10两”等。三、…  相似文献   

20.
人民法院司法文书的种类很多,有审结报告、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庭审笔录、通知书、传唤证、送达证和提押票等。由于篇幅所限,现只能将其中最主要的几种分别介绍论述如后: 一、判决书(一)判决书的概念和意义是什么? 判决书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按照审判程序,根据法律规定对审理终结的案件,就实体问题作出处理决定的书面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